瀟湘省政府大樓內,燈光映照在厚重的木質會議桌上。李一凡坐在主位,手邊放著厚厚的調研資料。幾天前南下珠三角、東南沿海的考察讓他心中思緒翻湧,如今正是需要把戰略轉化為行動的時刻。
會議開始前,他習慣性地用手輕敲桌麵,目光掃過眾人。副省長林浩民、陳鬆年,發改委主任張廷山,組織部長許宏誌,還有財政廳廳長周德興等關鍵乾部悉數到場。氣氛略顯緊張,大家都知道,這次會議不隻是普通的彙報,而是一次關乎瀟湘未來二十年的定調。
李一凡開口,聲音平穩卻帶著壓迫感:“同誌們,前期南下考察,我看到了產業轉移的趨勢,也聽到了各方的隱憂。沿海產業成本上漲,外資、港資開始布局東南亞。如果我們瀟湘不能及時承接,就會在中部競爭中掉隊。”
他頓了頓,掃過全場,繼續道:“江淮、湖廣,包括贛皖,都在暗暗發力。陶銘澤已經放出話,要把江淮打造成中部產業新高地。我們怎麼辦?是繼續用老一套的招商引資,還是拿出新打法?”
林浩民沉聲道:“省長,我讚同必須創新。單純的項目招商已經不足以吸引優質企業,必須以產業鏈和人才為突破口。不過,我擔心省內土地、環保壓力會成為阻力。”
李一凡目光轉向陳鬆年:“鬆年同誌,你怎麼看?”
陳鬆年咳嗽一聲,緩緩開口:“我承認瀟湘的土地指標確實緊張,尤其星城市周邊,但我們可以通過存量優化、產能置換來解決。同時,要加強和中央部委的溝通,爭取更多政策支持。”
張廷山則語速飛快:“我建議儘快起草《瀟湘產業轉移承接白皮書》,不僅僅是戰略口號,而是要列出具體產業目錄,比如電子信息、汽車零部件、新能源材料,分區域布局,配套政策全覆蓋。”
許宏誌附和:“人事上我會全力配合,確保各部門有專班專人,不允許再出現推諉拖延。”
會議進入實質性討論。有人擔心財政壓力過大,有人憂慮人才引進難度。李一凡靜靜聽完,忽然一拍桌子:“同誌們,不要怕投入。沒有投入,就沒有未來。看看星城市,當年我們投入了多少?但結果呢?高新園區成了全省乃至全國的標杆。召陽縣當年也是通過產業突破,從一個普通縣躍升為全國百強。曆史已經證明,投入是值得的。”
話音落下,會議室一片安靜。所有人都清楚,李省長這是在拿自己過去的政績說服眾人。
稍頃,周德興謹慎發言:“省長,財政壓力確實存在,但如果能拉動幾千億的投資回報,問題就不是問題。我建議設立專項基金,由省財政引導,吸引社會資本參與。”
李一凡點頭:“很好。這就是要有魄力。我們不能守株待兔,要主動出擊。”
他抬起頭,語氣堅定:“從現在開始,成立‘瀟湘承接產業轉移工作領導小組’,我任組長,浩民、鬆年任副組長,廷山負責具體統籌。各部門必須無條件服從,任何人不得推諉。”
全場肅然,眾人齊聲應是。
——
散會後,夜色已深。李一凡站在辦公室窗前,望著星城的燈火。他心中清楚,瀟湘要在中部大戰中突圍,單靠自身還不夠,必須拉攏盟友,也要直麵對手。
這時,秘書陳曉峰快步走進來,遞上一份剛收到的內部簡報:“省長,江淮那邊消息,陶銘澤已經在合肥召開全省動員會,提出要打造‘中部智造走廊’。”
李一凡接過簡報,目光閃爍。紙麵上的字跡在燈光下格外清晰,他輕聲自語:“智造走廊……陶銘澤果然先下手。”
陳曉峰低聲問:“省長,要不要我們也立刻公開動作?”
李一凡擺手:“不急。我們要走在前,但更要走得穩。陶銘澤是老辣人物,善於造勢,但瀟湘必須以實打實的項目和政策說話。明天你通知廷山,先把白皮書框架出來,下周我親自去京城,和國家發改委薑主任溝通。”
——
京城,國家發改委大樓。幾日後,李一凡如約而至。
薑承遠主任正在辦公室等候,見他到來,笑著起身迎接:“李省長,辛苦了,瀟湘最近動作很大啊。”
李一凡微笑:“承遠主任,我們瀟湘的確在下功夫,但離中央要求還有差距。這次來京,主要是想聽聽發改委的意見,也請您批評指正。”
薑承遠點點頭,示意落座:“中部大戰已經開始,各省都在搶位。你們瀟湘有優勢,但也要注意,不要盲目擴張。中央最關心的是承接轉移的同時,能否真正完成產業升級。”
李一凡神情堅定:“承遠主任請放心,我們不僅要承接,更要轉化。瀟湘的目標是成為中部產業鏈的橋頭堡,而不是簡單的加工地。”
薑承遠微微一笑,端起茶杯:“好,有這個格局就好。中央會重點關注你們的做法。到時候,白皮書拿出來,我會親自過目。”
李一凡鄭重點頭:“多謝承遠主任支持。”
——
離開發改委大樓時,初冬的風吹過,李一凡扣緊了大衣。他知道,中部大戰已經悄然拉開序幕。江淮、湖廣、贛皖,都是強敵,但瀟湘若要真正走向全國,必須在這場博弈中搶得先機。
他心中默念:“這不僅是瀟湘的戰鬥,也是我李一凡的戰鬥。”
星城的燈火、南下考察的所見所聞、省委書記趙建國的囑托、中央的期待……一切都在提醒他,這是一場沒有退路的大戰。
未來的道路,才剛剛開始。
喜歡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