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省委大樓的長廊寂靜無聲。牆壁上的掛鐘指向九點半,常委會即將開始。走廊儘頭,幾名工作人員推著茶水車悄無聲息地忙碌,厚重的木門緊閉,仿佛預示著裡麵將要發生的爭論。陳曉峰抱著厚厚一摞材料,快速走向會議室,他知道今天這一場會,必定暗流洶湧。
會議室內,長桌一字排開,書記趙建國居中落座,左手邊是省長李一凡,右首是紀委書記王平。其餘常委依次而坐,每個人麵前攤著筆記本,茶杯冒著熱氣。與往常例會不同,今天的議題直指“群眾倒計時”改革機製的首輪評估。空氣中彌漫著緊張氣息,仿佛隨時都會爆發火花。
書記點頭示意,王平第一個開口,聲音沉穩卻鋒芒畢露:“群眾倒計時,初衷是好,但近期乾部普遍反映,壓力太大。怕出錯,不敢簽字,不敢拍板。製度一旦過頭,可能反噬發展。”他說完環顧四周,幾位年長常委輕輕頷首,算是暗暗呼應。
財政廳長周德興順勢接話:“確實如此。最近財政撥付效率下降,就是乾部怕擔責。大家寧可拖著,也不願簽。製度是好製度,但不能讓乾部人人自危。”他的語氣帶著一絲無奈,卻鋒利指向李一凡。
會議室裡短暫沉默。李一凡緩緩抬起頭,眼神如刀鋒般淩厲。他翻開手邊筆記本,語氣不急不緩:“效率下降,不是製度問題,而是乾部問題。怕群眾監督,本質上是心虛。瀟湘需要的乾部,是敢擔當的執行者,而不是縮手縮腳的官老爺。”
話鋒一轉,他的聲音陡然加重:“群眾秒表是照妖鏡。誰怕光,誰就現形!”
這句話如同重錘砸下,會議桌兩側一片竊竊私語。不少人心頭發緊,有人手中的鋼筆“哢噠”一聲掉在桌上。
組織部長許宏誌見機站出來,語氣平穩卻立場鮮明:“乾部如果因為群眾監督就退縮,那隻能說明他不適合崗位。組織部門會根據評估結果,調整崗位,把能挑擔的留下,把畏首畏尾的換掉。”
陳鬆年略顯為難,試圖緩和:“倒計時機製是創新,但畢竟剛起步,是否可以先在重點行業推進,逐步擴展?一步到位,可能引起過大反彈。”
趙建國緩緩抬起眼睛,語氣低沉有力:“改革有陣痛,這是常態。製度既然推開,就不能縮回去。但問題必須說清楚——效率下降,到底誰來背鍋?”
全場驟然安靜,目光齊刷刷落在李一凡身上。
李一凡神色不變,語氣堅決:“如果是製度漏洞,我來負責。但如果是乾部推諉扯皮,不敢擔當,那就是乾部個人背鍋。群眾倒計時,就是最公平的考核。”
書記趙建國嘴角微微上揚,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沒有立刻表態。
這時,外事辦主任陳明遠輕聲補充:“上午四九城來電,月底中央要聽取瀟湘改革專題彙報。這不僅是省委在看,全國都在看。若此時退縮,恐怕後果更大。”
王平臉色一僵,終於沒再開口。
會議最後,趙建國定調:“倒計時改革繼續推進。紀委要盯緊風險點,組織部準備人事調整預案。月底的彙報,由省長親自負責,必須拿出讓中央認可的成績。”
李一凡起身點頭,語氣堅毅:“保證完成任務。”
散會後,常委們三三兩兩走出會議室,走廊裡低聲議論不斷。有人抱怨:“李一凡太硬,把責任全推給乾部。”也有人歎息:“風向已定,不跟也得跟。”
陳曉峰快步跟上,壓低聲音:“省長,今天這番話,恐怕得罪不少人。”
李一凡輕聲笑了笑:“怕得罪人,就做不成事。月底彙報過關,他們自然閉嘴。”
夜幕降臨,省委大樓依舊燈火通明。李一凡站在窗前,望著雨後的夜空,心中明白:常委會上的爭鋒,不過是前奏。真正的考驗,是月底那場中央彙報。在全國的聚光燈下,瀟湘的答案,隻有一個——不能退。
喜歡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