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榜公布過去幾天,星城的空氣慢慢轉涼,省政府大樓裡卻愈發忙碌。問題牆前圍著看榜的人一批接一批,群眾代表的簽名在燈下發亮。
李一凡清楚,紅紙與黑榜隻是把節奏壓住的第一步,想讓製度真正紮根,必須把最敏感也最貼近群眾的環節拉進來,讓學校、醫院、環保執法這些民生一線也接受同樣的規則。
上午的小會室,窗簾半卷,桌上的材料碼得齊整。趙建國開門見山地說,群眾來電和媒體關注都說明一個事實,監督越往前,信任越多。既然紅紙與黑榜在政務大廳、口岸、園區見到了成效,下一步就要擴圍,彆讓製度停留在經濟條線。
李一凡接著提出三條先行的抓手,一是教育係統從招生與資助入口抓起,二是醫療係統從掛號、收費、藥房與出院結算抓起,三是環保從隨機抽檢與數據上傳抓起。陳曉峰把草案分發下去,幾頁紙上隻有必要動作、閾值與責任人位次,沒有一句空話。
會還沒散,幾家媒體的消息已經在外麵傳開。有人擔心教師醫生會不會也被貼名字,有人叫好說終於要把真實問題亮在陽光下。廳局裡也在低聲議論,教育口的處長說招生季節本就複雜,怕一刀切傷了老師積極性。
衛健口的負責人說醫院裡患者情緒複雜,掛號窗口被上牆會造成輿論壓力;環保口的人則不無擔心地說企業會反彈,執法隊伍承壓太大。李一凡聽完,隻回了八個字,規則在前,誰都不例外。
擴圍試點最終定在株洲、嶽州、湘南三地,同時啟動群眾代表培訓。陳曉峰把培訓提綱壓縮成四頁,第一章講怎麼看承諾欄,第二章講怎樣用秒表核驗,第三章講如何寫簡明評語,最後一章隻留一句話,簽名之前請再讀一遍證據編號,彆讓流程掉到口號裡去。
株洲的第一場落在一所重點中學的招生現場。校門口等候區設立了移動問題牆,三格承諾模板貼在最顯眼的位置。家長排隊裡有焦躁的,也有沉默的。校長帶著教務主任和招生辦負責人出來,表情拘謹。群眾代表開門見山地問,去年承諾的插班緩解方案寫得很漂亮,現在進度如何。
教務主任拿起話筒說已經加班排課,準備調劑,李一凡抬手示意彆繞,按模板填。對象是什麼,金額是多少,截止日期在哪一天,證據截圖編號在哪一列。主任停了幾秒,終於把三格填滿,內容寫到具體班級、教室改造費用與九月底前完成。群眾代表在下方加了一行評語,承諾寫到教室與教師,才算直麵問題。
台下的家長有人點頭,也有人追問如果到期沒完成怎麼辦。校長咬了咬牙,說逾期就紅卡,追加公開家長開放日,歡迎進來查。李一凡沒有說話,隻讓工作人員把這張表格當場貼到牆上。
同一時間,嶽州一家三甲醫院的門診大廳裡,掛號與收費窗口前新裝了秒表屏。早高峰一到,隊伍很快拉長。群眾代表站在黃線外點人,隨機提出核驗,兩分鐘內生成掛號單據,延誤即寫進評語。
一個中年男子找關係想走後門,被保安攔下,他不甘心地高聲抱怨。院長在一旁沒有躲,直接走到話筒前說,今天是誰都不能插隊,誰插隊誰上牆。藥房那頭又傳來提示音,有處處方被判定為重複開具,藥師被群眾代表攔下問緣由。藥師臉色發白,連說是係統誤判。陳曉峰示意調取後台日誌,時間戳與處方量一對照,重複事實一目了然。群眾代表在承諾欄寫下三句,重複處方全量清查,患者差額按日返還,月底前複盤並公示退費名單。
院長在承諾欄上簽字,藥師也在旁邊簽上自己的名字,隨後站在牆旁接聽患者來電,逐一解釋。大廳裡有人小聲說今天有點狠,也有人說這樣才像有醫德。
湘南這邊,環保執法隊的車輛在一早分頭出發。以往抽檢常用的路線被棄用,改為群眾代表抽簽決定檢查點位與抽樣時間。清晨的江麵起了霧,一家化工企業的排口在岸邊隱約可見。企業代表已經提前等在門口,照例端茶倒水,執法隊長擺擺手,讓他把檢測井的蓋子打開。群眾代表拿出溫度筆與采樣瓶,按培訓流程進行盲采。
當第一瓶樣本封口時,企業安全員的電話響了,他壓低聲音退到一邊,石子路上傳來幾聲輕響。群眾代表把這一次電話時間記在紙上,隨手拍了照片。送樣車沒有走往常的路,而是按抽簽結果繞城,實驗室收到樣本即刻登記,數據在後台係統自動鎖定。下午三點,結果顯示某項指標異常。
執法隊長回到企業,企業經理說可以複測,可能是偶發。群眾代表搖頭,說規矩寫得清清楚楚,複測要在群眾在場且視頻記錄完整的前提下進行,同時要把第一次的數據貼上牆。經理沉默了一會兒,說這對企業影響很大。李一凡讓他看牆上的三格,再看看群眾代表手裡的秒表,最後提醒了一句,影響很大不是理由,影響小也不是擋箭牌。
下午的省政府裡,幾位副市長打來電話,語氣裡帶著擔心,說教育醫療環保都是敏感領域,若一上牆,輿論壓力很大,會不會引發情緒對立。李一凡隻說了一句,怕上牆就把牆建得更高,越怕越要往前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讓陳曉峰把群眾培訓再加一節,教大家怎麼安撫情緒,怎麼引導現場,彆讓對立情緒把規則扭曲。秘書處連夜把補充頁打出來,送到三地指揮點。
傍晚前,株洲那所中學的承諾欄下貼出了第一份進度單,寫明教室改造已經拆除隔斷兩間,消防驗收預約在三日後,教師調劑名單公開在校內平台。
兩名家長在牆前相互看了一眼,其中一人拿出手機給另一個看通知截圖,低聲說今天的事好像真有用。嶽州醫院的廣場上,退費名單第一批在電子屏上滾動,名字之後隻寫退費金額與單據編號,整整齊齊。一個老人在女兒攙扶下走到牆前,用手指點了點名單上的號碼,說看得見就踏實。
湘南環保局的大門外,企業代表站在風裡看執法通報,第一行寫明指標超標的具體數值,第二行寫複測規則,第三行寫整改時限與停產範圍,群眾代表在最下方簽了名字,標注了拍攝視頻編號。
媒體的標題很快出來了,民生三線上牆,群眾筆下有尺度。評論裡多的是掌聲,也有擔憂。有人說醫生護士辛苦,彆把全部壓力都推過去;有人說校長不易,彆把所有矛頭指向招生辦;也有人說企業也有難處,環保要有過渡期。
李一凡看完,把一條短信發給陳曉峰,下一輪通氣會要把善意表達寫進話術,但底線不動,寫清楚可以幫,越線就得罰。
夜裡,三地的調度會陸續開始。株洲的視頻畫麵裡,教務主任把白板劃成四格,寫上進度條、證據編號、風險預案與家長谘詢電話。他把話講得很慢,最後說今天我們把承諾寫到教室和老師,家長可以隨時來問。嶽州的視頻裡,門診護士長把退費流程演示了一遍,最後把電話貼到窗口旁邊,說有問題先打電話再來,不用跑兩趟。
湘南的視頻裡,執法隊長站在地圖前把抽簽規則又講了一遍,提醒隊員見到企業的招呼笑一笑就好,腳步彆慢,數據彆緩,鏡頭彆關。
臨近午夜,省政府指揮間的屏幕上仍有三地的曲線緩慢移動。陳曉峰把一天的材料裝進檔案袋,最後一本是群眾代表的手寫筆記,字不算工整,卻都落在點上。李一凡把筆記翻完,說明天把培訓增補成現場小課,群眾來就發兩頁紙,背不熟也能照著做。陳曉峰點頭,補了一句,三地乾部反應比想象中好,最擔心的一批反倒跑得積極。
第二天清晨,株洲的學校門口又立起了移動牆,這一次多了家長輪值表。第一條下麵寫著四個字,抽簽在前。嶽州醫院的誌願者招募公告貼在大廳入口,第一句寫群眾陪看,第二句寫陪看也簽名。湘南環保局的車庫裡,執法記錄儀被集中檢查,所有設備的時間統一校準。群眾代表來了,先看秒表,再看牆。
上午九點,省委小會室裡再次開會,三地連線彙報。株洲彙報第一句講承諾具體化的比例已經提升,嶽州彙報第一句講重複處方清查完成三成,湘南彙報第一句講異常指標複測已全部完成在群眾在場的情況下。
王平把紀檢意見簡明扼要地說完,重點在於兩個字,要真。許宏誌補充組織部的建議,三地的試點把教員團與基層骨乾捆在一起,誰能跑通,就在評優與任用裡前移一步,誰躲避,就退出隊伍,彆讓苦練的人被湊數的人拖住。
午後,幾封來自縣區的請示擺在桌上,有的要求把試點複製到鄉鎮學校,有的請求把藥房退費係統的接口開放給縣醫院,有的希望環保抽檢的隨機算法可以共享。李一凡把清單勾了幾筆,批示了一句話,願意公開的地方就給工具,願意按秒表跑的地方就給人手,願意在牆下簽字的地方就給資源。
傍晚,三地同時貼出第二批紅紙與第一批綠單。紅紙針對承諾空話與複測不規範,綠單則表彰快速改進的窗口與團隊。群眾代表在紅紙下寫評語,在綠單後也簽名。圍觀的人裡,有看到紅紙搖頭的人,也有指著綠單誇讚的人。有人說今天看牆,心裡有數了。
夜深以後,省政府大樓的燈還沒熄。李一凡坐在窗前,把一天的材料分成三摞,民生承諾、群眾評語、乾部名單。
他把明天的三個動作寫在備忘錄上,第一,擴圍從試點轉入常態,周調度變成日通氣;第二,群眾培訓從講為主改為跑為主,現場背口令,現場填模板;第三,數據看板增加民生模塊,把醫院退費、學校改造、環保複測一並上屏。寫完他合上本子,目光落在廣場的那麵牆上,紙麵在風裡輕輕響動,像是遠處有人在點數秒鐘。
門口傳來腳步聲,陳曉峰進來,說三地的群眾代表還在現場,問明天是否繼續抽簽。李一凡點頭,說舊的程序要在新的光下重複一遍又一遍,直到所有人習慣看牆、習慣簽名、習慣在秒表下把事辦好。他頓了頓,補上最後一句話,民生三線上牆不是作秀,是把權力放在群眾眼皮底下,讓每一個承諾從紙上走到時間裡。
喜歡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