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城的天空灰蒙蒙的,細雨淅淅瀝瀝落下,把省政府廣場上的地磚洗得發亮。問題牆前卻比往常更熱鬨,群眾代表、媒體記者和圍觀市民擠滿了現場。
今天不是普通的紅卡通報,而是瀟湘曆史上第一次把教育、醫療、環保這些最敏感的民生領域貼上了問題牆。紅紙與黑榜並列,一行行名字與崗位刺眼,像把冷刀,直插進全省乾部的心口。
牆中央最顯眼的位置,貼著一張株洲某中學校長的紅紙。幾天前,這所學校在招生季對外承諾要增加兩個教學班,並保證在九月前完成教室改造。然而暗訪組查到,工地連圍擋都沒立,承諾成了一紙空文。
群眾代表在評語欄裡寫下:“教室未建,承諾落空,紅紙警醒。”圍觀的家長們議論聲不斷,有人憤憤道:“孩子馬上就要開學,還在紙上打轉!”有人搖頭:“要不是上牆,咱們還被蒙在鼓裡。”
旁邊一張黑榜引發更多嘩然。嶽州一家三甲醫院藥房的負責人因重複開具處方,被患者當場抓到。那天,一位老人拿著兩張藥方發現內容完全一樣,金額卻翻了一倍。群眾代表把情況寫進日誌,送到問題牆。
藥房負責人站在群眾前鞠躬認錯,聲音發抖:“是我圖省事,沒仔細核對,給患者添麻煩,也損害了醫院聲譽。”群眾代表冷冷寫下評語:“藥方要真,藥費要清。”場下的患者爆發掌聲,有人喊道:“這樣才讓人放心!”
湘南環保局的紅紙更是刺眼。執法隊在群眾陪同下隨機抽檢某化工廠,結果發現排口指標嚴重超標。企業經理辯稱是偶發事故,執法隊長一開始也想從輕處理。
但群眾代表當場指出,後台日誌顯示連續三天異常。最終,執法隊長和企業經理同時被寫進紅紙。群眾代表寫下評語:“指標超標,理由不成,整改刻不容緩。”企業經理臉色鐵青,執法隊長則站得筆直,眼神中充滿羞愧。
問題牆前的氣氛凝重。群眾們指著紅紙低聲交談,有人拍照發到朋友圈,配文:“第一次看到學校、醫院、企業和乾部一起上榜。”點讚和轉發迅速刷屏。
媒體鏡頭不斷閃爍,瀟湘日報當晚的頭版新聞標題直白:《學校、醫院、環保齊上榜,群眾監督更見真》。社交平台評論區滾動刷新,有人拍手叫好:“乾部怕紅紙,群眾才安心!”也有人提醒:“要防止走形式,彆隻是演給媒體看。”
省政府八樓會議室內,常委們同時盯著大屏幕上的直播畫麵。趙建國麵色冷峻:“今天是分水嶺。乾部必須明白,群眾的眼睛不是擺設,誰再想蒙混,就是自己往牆上撞。”王平接著說:“紀委已下發通報,涉事的校長、藥房負責人、執法隊長一律停職學習,三個月後複評,群眾複簽。”
有人忍不住小聲擔心:“教育和醫療是敏感領域,輿論壓力太大,可能影響行業士氣。”李一凡語氣平靜,卻每個字都像鐵:“士氣不是靠護短養的。乾部怕的不是曝光,而是丟掉群眾信任。今天丟臉,明天要用行動贏回來。群眾要的不是乾部完美,而是乾部真誠。”
當天下午,省紀委、組織部、教育廳、衛健委和環保廳分彆派出專班,直插到三個試點地區。株洲教育局緊急召開校長大會,十幾位校長坐在台下神色凝重。
有人低聲說:“以後家長的意見都要簽字留痕,容不得糊弄。”嶽州醫院的會議室裡,院長麵對全院職工宣布:“從今天起,每一張處方都要群眾代表抽檢,誰敢再玩虛的,就等著上牆。”湘南環保局裡,執法隊長們排隊簽署承諾書,隊伍裡有人滿頭是汗,卻沒人敢多說一句。
與此同時,基層的風聲驟緊。幾個縣區的領導打來電話,有的請求把問題牆複製到鄉鎮學校,有的請求在縣醫院設立紅紙專區,還有的希望環保抽檢的算法能共享到鄉鎮。李一凡看完請示,批示了五個字:能跑的先跑。
夜幕降臨,星城廣場依舊燈火通明,紅紙和黑榜在燈光下閃著刺眼的光。人群漸漸散去,卻不斷有人回頭再看一眼那麵牆。群眾代表的簽名和時間戳一行行壓在紙上,像釘子一樣釘進了每個乾部的心口。
李一凡站在辦公室的窗前,注視著廣場,心裡清楚:民生首榜的震動,才剛剛開始。乾部們的恐懼隻是表象,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麵。要讓製度紮根,就得讓群眾的筆天天懸在乾部頭頂,讓每一次承諾都落到紙上,每一次改進都寫進時間。
他轉頭吩咐陳曉峰:“明天準備材料,三地經驗要形成專報,直接報到中央。記住,這不是作秀,而是讓群眾看到我們把承諾寫在牆上,把責任刻在心裡。”
喜歡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