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八點,星城市的天空還帶著淡藍色的霧氣,省政府大樓的燈已經全部亮起。白板上寫著醒目的標題:“第二批觀摩日”,下方排滿了緊湊的時間表:上午九點政務大廳觀摩,十點半問題牆現場貼單,下午兩點園區水質監控,晚上七點總結座談。
陳曉峰一早來到督查室,親自檢查每一個環節的直播線路,確認信號源、倒計時條、實時回傳影像全部正常。他抿著嘴,對團隊說:“今天人更多、問得更細,不能有任何卡頓。”
上午八點半,第二批考察團抵達政務大廳,比預定時間早了十五分鐘。八個窗口人員立刻進入狀態,一桌受理的流程重新跑起。代表隨機抽簽後進入旁聽席,拿出秒表計時。
企業負責人遞交資料時刻意提出疑問:“我有一項材料暫時補不齊,怎麼辦?”窗口工作人員當場出具補正單,指明當天必須補齊,否則係統將在午夜零點推送紅條上牆。外省乾部頻頻點頭,帶隊廳長低聲對身邊同事說:“這樣的約束,我們回去得學。”
十點,考察團轉場到省政府廣場。問題牆前早已聚滿了市民,記者的鏡頭對準中央位置,主持人宣讀當天第一批綠單兌現名單。群眾代表拿著簽字筆,當眾簽下名字,貼上透明罩。
考察團成員湊近看了一會兒,其中一人伸手摸了摸時間戳:“能不能查到影像?”陳曉峰示意工作人員調出視頻,屏幕上立刻出現施工現場封頂畫麵與代表簽名的全過程,觀摩團發出低聲讚歎,鏡頭捕捉到群眾自發鼓掌的瞬間。
午後,考察團來到湘南園區水質監控中心。十二塊大屏同步顯示排口數據,警戒值用紅線標出。就在演示進行時,突然有一處排口數值略微波動,警報聲響起。現場工作人員立刻按應急程序鎖定閥門,取樣送檢。群眾代表立即簽字,封樣全過程同步上傳到後台,倒計時條啟動,提示“六小時內出結果”。
外省乾部麵麵相覷,帶隊廳長問:“這是真實情況嗎?”陳曉峰點頭:“我們沒有回避現場風險,任何異常必須當場處理並記錄。”這一幕成為當日直播的最高熱度片段,網友刷屏:“敢在考察團麵前觸警報,這才是真監督。”
下午四點,督查室收到一條異常報告:嶽州一處市政工地的直播畫麵與報表時間不符,疑似提前錄播。王平當即帶隊突查,驅車兩個小時直抵現場。工地果然無人作業,報表卻顯示“施工中”。
王平當場開機連線調度室:“立即上牆,標注‘停工造假’。”群眾代表隨即在問題牆前貼上紅單,透明罩壓實,廣場上響起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考察團正好趕到,親眼看到紅單貼上,帶隊廳長沉聲說:“你們敢當場曝光,我們服。”
晚上七點,省政府禮堂舉行總結座談。外省乾部圍坐一圈,先由群眾代表發言。一位老代表說:“今天我們看到的不隻是亮點,還有問題。牆不是擺設,誰慢誰上去。
另一位年輕代表補充:“上牆是壓力,也是保護,乾部和群眾都放心。”帶隊廳長代表考察團發言:“瀟湘不怕醜,把問題曬出來,才有說服力。我們回去要把這種紅單機製學過去。”
會後,李一凡留考察團主要成員在小禮堂單獨交流。他攤開“邊界指引”文件,說:“快不是唯一目標,質量和安全必須放在第一位。今天的紅單是教訓,也是提醒。
外省乾部頻頻點頭,其中一人問:“要是乾部因為堅持質量放慢進度怎麼辦?”李一凡答:“有免責條款,第三方核實屬實的,不扣分。”這句話被記錄在當天的紀要裡,成為次日各大媒體解讀的重點。
深夜十一點,調度室的白板重新更新,嶽州造假工地的重做時間、複檢安排、整改責任人一一標注。陳曉峰把整改清單打印成冊,放到李一凡桌上。李一凡看了很久,緩緩合上,說:“明天讓群眾代表親自去複查,視頻全程公開。”窗外的旗幟獵獵作響,綠單和紅單在燈光下並排站立,像兩把尺子,丈量著乾部的速度,也丈量著改革的含金量。
午夜時分,廣場仍有市民圍觀,指著最新貼上的紅單議論紛紛。有人說:“敢在考察團麵前貼紅單,說明這麵牆是真的。”有人感歎:“以前怕看到問題,現在怕看不到。”陳曉峰從廣場邊走過,停下腳步看了很久,心裡默念:牆前無眠,下一輪必須更緊。
喜歡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