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六點,星城已進入備戰狀態。市政府督導協調中心亮起通宵未熄的燈光,調度組在戰情大屏上實時監控三十個“綠單項目”推進動態,同時盯住“紅單”高發區域的數據回傳。
前一天嶽州造假事件餘波未平,省紀委已經連夜介入,一份初步報告正遞往省紀委書記王平的案頭。更緊張的是,今天迎來首批來自省外的觀摩團,不僅有粵省、閩省、江淮的廳級乾部,還有中央政策研究室、國家發改委、國辦督查組的乾部和智囊齊聚星城,氣氛陡然升級。
上午九點整,廣場大屏切入“星城政務大廳——代表全流程觀摩”現場。六組群眾代表從後台通道依序上場,每組手持電子審批申請,由調度後台實時下發任務。觀摩團則按廳局級彆分批安排坐在西側看台,耳機同步接收解說音軌。
大屏右上角掛出一個倒計時器,顯示“1500”的秒表開始計時。第一組群眾代表請求跨區審批一體化窗口開通,政務服務處負責人當即調出跨區數據共享接口,聯係三地協調中心聯簽意見。不到九分鐘,一整套數據比對、身份驗證、事項確認完成,現場觀摩官員麵麵相覷,紛紛低語記筆。
隨後第二組代表提出城市更新項目驗收難題,涉及多部門聯合查驗。工作人員點開大屏圖層,展示無人機前夜巡視照片與傳感器實時數據,在數據公開大廳實時調取“工地責任人通話記錄”與“整改日誌”,一一核對。
觀摩團中,一位來自粵省的副秘書長驚訝地問:“你們這數據接入程度,連通話記錄都有?”陳曉峰在耳機裡回應:“工地實名製施工卡係統內置安全調度監控,責任人離崗自動報警,數據接入政務中台,保留72小時回查。”話音剛落,大屏跳出綠條“驗收通過”,後台簽字歸檔。倒計時還剩3分27秒。
上午十點半,“群眾問題牆”貼單環節正式開啟。大屏先播放昨日紅綠單彙總:新增綠單21條,整改完成紅單12條,仍有紅單9條。直播鏡頭掃到嶽州一項目的紅單未變,觀摩席一陣騷動。
就在這時,一位中央政研室乾部發言:“我們是否能現場查閱這條紅單資料?是否存在繼續造假隱患?”陳曉峰隨即操作指令,一份名為《嶽州永豐路安置房整改複核報告》出現在屏幕上,並加紅字體標注:“經實地調查,該項目複檢數據涉嫌再次造假,已啟動第二輪問責。”
這時,星城市紀委副書記張國威走上講台,麵無表情地宣布:“嶽州項目由紀委聯合住建、審計同步複查,當事人停職,市住建局黨委全體約談,問題已同步上牆。”
觀摩團成員陷入短暫沉默。幾秒後,來自江淮的一位副省長站起身鼓掌:“這樣的坦誠才值得我們把人帶過來看。”其他乾部也紛紛鼓掌,一位福建代表低聲感慨:“我們那邊乾部怕‘出紅’如怕掉腦袋,可你們這邊把‘紅單’當鏡子照,是真改革。”
午後的專題座談改在星城市人大新落成的交流中心舉行。會場分成三環:內圈是外省觀摩團代表,中圈是瀟湘省廳級乾部,最外圈坐著隨機選出的“紅單”項目群眾代表,每人桌上都擺著《督辦情況反饋表》。會議主持是省委副秘書長兼改革辦主任周立德。他開場第一句話便是:“今天的問題,都不是表揚會。”一時間全場肅然。
代表們提問犀利而精準。粵省乾部問:“群眾代表權限如何保障?能否對乾部評分?”陳曉峰答:“評分係統已上線,群眾代表每日投票打分,按分數產生‘最可信代表榜’,自動參與次日點評。”閩省督查辦主任接問:“群眾選舉機製是否存在‘代表代表’現象?
王平發言:“代表由人大係統與街道聯選,基層紀委參與評估,任何被兩次舉報者取消資格,並上紅名單留檔。”討論逐漸升溫,一位群眾代表站起:“我就是普通居民,選我的是鄰居不是誰指定。”她舉起手上的《人民代表通行證》,會場頓時響起掌聲。
下午三點,記者團加入隊伍,他們的拍攝鏡頭集中在新上線的“綠單排行榜”上。大屏幕顯示:排名前五的是星城高新、朱洲經濟區、常德新城、永州物流園、衡陽高鐵新區;最末三位分彆是嶽州、邵陽和懷化。每一項數據後麵都帶著項目名稱、簽字乾部、承諾兌現時間。
記者們不斷提問:“這個榜每周公布一次?排名有直接考核作用嗎?”李一凡現場回應:“榜單每天更新,每月納入政績考核和代表評分。想回避,不可能。”
傍晚六點,觀摩團一行前往“群眾回音廣場”,這裡設置了十塊電子留言牆,每塊牆上滾動播放群眾當天留言。留言中既有點讚“審批提速”的,也有對“代表態度敷衍”的批評。幾名群眾代表當場回應:“我們會每晚核查留言,按內容回訪,第二天同步反饋。”粵省一位廳級乾部感慨:“不怕留言罵,才是真接受群眾監督。”
夜色降臨,觀摩團陸續離場,但李一凡並未離開廣場。他站在遠處,靜靜望著問題牆上剛剛刷新的紅綠單。陳曉峰走上前,小聲道:“明天第四批觀摩團來自西北五省,還帶了六家央視媒體。”李一凡點點頭,語氣沉著:“我們不是演給誰看,是演給自己的製度看。”
此時,調度室傳來信息:朱洲項目整改完畢,請求複檢。李一凡眉頭一挑:“連夜做。”他看了一眼廣場上微微閃爍的綠單燈帶,輕聲說:“不要讓紅單過夜。”
星城的夜,再次被一場製度與透明的博弈點亮。
喜歡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