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點整,省政務中心內的聯席會議廳座無虛席。三十六小時全省“紅單清算”行動進入最後節點,來自各口各地的調度員、群眾代表、紀委督導組、輿情聯動組齊聚一堂,等待本輪最終的綠單亮相。“第二輪問責成果固化專班”掛起白板,調度組現場寫下四個紅字:節點、通報、固化、倒計時。
陳曉峰站在主屏幕前,一身藏藍督查服在燈下泛光。他左手夾著昨夜整理的“未閉環問題清單”,右手提筆,逐條圈劃:瀟北工業園排放監測造假、湘南交警口預裝攝像頭采購異常、朱洲學區粉刷現場複檢不合格、嶽州扶貧資金撥付時間差爭議——共四個尚未“轉綠”的核心疑點,涉及資金、生態、教育、基建四大高壓線。
“各市州各自表態,”李一凡一句話拋出,聲音沉穩,“轉綠前不能關直播,現場群眾代表簽字確認,且所有答複需上傳問責牆,留下影像。”
瀟北彙報員率先舉手,園區監測數據不符已被衛星回溯鎖定,第三方檢測機構昨夜緊急入駐,三組水樣、兩組空氣樣已送檢,預計傍晚前出報告。紀委專班副組長冷聲問:“先前合格報告是誰簽發的?”對方一滯,抬頭應答:“環保局副局長孫野。”李一凡低頭圈出名字,“立案調查,並調閱其任期所有監測出具文件。”
湘南代表跟進,交警攝像頭采購項目資金未流入招標賬戶,而是由外包公司墊付。陳曉峰皺眉:“本應走財政支付,為何繞過流程?”代表答:“原本是急用,走的是交警基金調度。”群眾代表席上,有人立刻發問:“誰批準?”空氣一滯,督查組現場調出文件,批示人名下隻有“首字縮寫”。李一凡道:“留痕製度已明文上牆,凡流程缺簽、指令模糊,皆視為失責。三小時內補全資料,群眾代表監督公示。”
十點十五,朱洲教體局遞上最新進度:涉及綠單的六所學校,四所通過驗收,另兩所牆皮厚度不達標,需重刷。家長代表同步上傳實地影像,並圈出“刷過又裂”的部位。李一凡盯著畫麵,冷道:“今晚必須返工,施工單位不得換人,由原團隊完成,群眾明早八點前簽字交卷。”
嶽州扶貧辦情況最複雜。資金到賬時間和群眾反饋“入賬時間”存在兩天出入,導致部分受助人提出“公示不實”質疑。財務現場調取撥款回執,確實早於群眾短信通知時間,群眾代表站起質問:“到底是錢晚到,還是通知晚發?”調度員答不上。李一凡點頭:“建檔流程需含‘到戶時間’,短信、銀行、通知三線對照,哪個最慢,誰負責。”
十一點半,紀委書記王平登台。他簡明扼要地通報了五起“數據造假”處理結果:瀟北環保局副局長停職,嶽州扶貧中心主任記過處分,湘南交警設備采購處長調離,朱洲教體施工監理解聘,湘西某縣瞞報地災隱患被立案問責。群眾代表帶頭鼓掌,王平一邊收拾文件,一邊說:“接下來三十六小時,每兩小時更新一次處分結果。”
午後兩點,星城廣場問題牆前站滿群眾,值守誌願者將當日所有“紅轉綠”項目更新在牆上,紅綠相間的記錄被攝影師拍下傳至政務大廳大屏幕。李一凡站起身來走近牆邊,看著群眾代表簽名的字跡,語氣平靜:“這一輪不是整改,是生死線。誰敢拖,就不是撤崗,而是封口。”
下午三點,湘南交警部門完成財務流向梳理,補充影像已上傳。群眾代表掃碼確認,每一筆款項時間點明確標注,連夜補簽收據圖像。瀟北園區監測複檢數據同步上傳,汙染指數回歸合格標準,公眾頁留言點讚超四千條。嶽州扶貧反饋問題,短信與入賬時間差被界定為“技術延遲”,由運營商發函說明,最終以“信息滯後”結案處理。
四點整,陳曉峰走進督查室,站在紅綠圖前,深吸一口氣:“全部綠了。”話音剛落,數據牆上彈出“最新一批處分通報”,群眾簽字同步彈出,並附影像資料。“開始製章程,”李一凡道,“這一套做法,從明天起,轉常態執行。”
晚上六點,省府官網掛出《第二輪問責結果清單終版)》,群眾代表製度與問題牆機製首次被納入行政程序流程。《瀟湘日報》頭版頭條刊發《三十六小時終局:綠單背後的速度與分量》,評論區火速破萬,留言有感慨,也有提醒:“綠單不等於終點,製度才是起點。”
夜裡八點,星城燈光漸暗,隻有省政府八樓調度室仍亮著。陳曉峰靠在椅背,閉目十秒,又睜開,轉身對秘書說:“通知各市州,明日召開群眾代表常態輪換製度協調會。”秘書低頭記錄。手機彈出短訊:“紅單歸零,製度歸位。”
廣場上,一名女孩站在牆前,將自己簽字的綠單拍下發到朋友圈,配文:“第一次覺得,這個國家真看得見我們。”
樓群間,電子屏同步滾動:“問責牆,日日照常亮。”
喜歡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