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八點,星城政務大廳的玻璃門準點打開,冷風卷入大廳,吹動紅色倒計時牌上的數字:“360000”。這是全省“並聯清算”的最後期限,三十六小時後,每一條整改承諾、每一筆財政資金、每一個群眾投訴,都將公示在同一張“真相圖譜”上,誰在綠區,誰在紅區,一目了然。
調度室內,陳曉峰把最新的風險清單貼上牆,三十七個項目被分成三類:財政密集型、輿情敏感型、民生剛需型。每個項目後都插著一麵小旗——綠旗代表完成,黃旗表示預警,紅旗則意味著隨時可能“上牆”。王平站在一側,簡短宣布:“今天紀委專班直接進場,立案權限下放到現場,發現問題當場立案。”幾名年輕乾部分到調查組時臉色緊繃,仿佛正被推到沒有退路的戰場。
八點二十分,財政口的預警第一時間傳來:南嶺市提前撥付未驗收的教育專項資金六千萬元,撥款單寫著“應急墊付”,卻查不到應急審批流程。李一凡合上手裡的簡報,冷聲道:“把市長請到現場會說明,群眾代表參與旁聽。”十分鐘後,這條預警被直接推到問題牆,成為今天第一個“上牆”的項目。廣場直播間彈幕瞬間刷滿:“誰批準的?說清楚!”
九點,北方考察團抵達星城,要求觀摩一場“全流程清算”。調度室立即切換直播:選中的項目是一處市級棚改,從立項到資金流向,所有影像同步播放。群眾代表舉手質詢:“你們承諾一季度完工,為何到六月還沒封頂?”後台調出進度日誌,顯示三次“因資金不到位暫停施工”,財政口當場承諾追撥,限今天下午完成。考察團席間響起竊竊私語:“這種透明,得罪人也得乾。”
九點半,熱線平台亮起紅燈,一位瀟北縣群眾反映附近山體出現裂縫,疑似地質災害前兆,已多次上報無人理會。陳曉峰當機立斷:“無人機立刻起飛,連線到大廳。”十分鐘後,航拍畫麵投到大屏,裂縫清晰可見,環保與應急部門同時接入。應急廳副廳長直接下令封鎖現場,群眾轉移。李一凡沉聲:“先保人,再問責,今晚拿出責任鏈。”
十點整,省政務大廳三號會議室坐滿了人。財政、審計、環保、教育、公安等六大口負責人齊聚,桌麵擺滿厚厚的流程卡。陳曉峰一張張拆解:“重複審批的全部並聯;越權簽字的追責;群眾簽名必須留痕。”承辦人逐一被叫到台前,當場解釋每一個“勾選”。直播鏡頭切到群眾代表席,幾位代表認真做筆記,一位老教師低聲說:“今天這些筆記,將來要在牆上當教材。”
十一點,新的輿情熱搜衝上首頁——“財政墊付誰來擔責”。評論區有人怒斥“不能用納稅人的錢填黑洞”,也有人留言“給乾實事的乾部一條活路”。李一凡在調度室掃了一眼,淡淡吩咐:“發一條權威解讀,把‘誰批準誰擔責’寫清楚,彆讓輿情帶偏。”宣傳口立刻行動,半小時後,澄清帖掛上官網首頁。
午間,調度室仍然燈火通明,白板上的紅黃條紋顯得刺目。陳曉峰把上午的進展畫成一張“風險熱力圖”,紅區集中在資金撥付、末端驗收、群眾回訪三處。李一凡把圖釘在牆上,沉聲道:“下午開並聯會,把流程壓縮,把責任拉近,把假賬趕出圖譜。”
下午兩點,第三輪並聯會議開場。財政口率先表態:取消預付製,統一改為“驗收合格再付款”;住建口承諾實時上傳施工影像,群眾可掃碼查看現場;教育口宣布家長代表全程參與驗收,簽字才能觸發資金撥付;環保口則提出代檢機構重新建庫,公開搖號抽檢。群眾代表輪流簽名,直播間一片刷屏:“就該這樣,誰也彆想蒙混過關。”
三點半,嶽州傳來整改包:所有退費到賬短信截圖附後,係統同步變綠。四點,朱洲送來重新比對的合同影像,騎縫章順序無誤,家長代表補簽,綠單貼上牆。五點,湘南園區複檢完成,水質曲線恢複正常,監測報告現場公示,群眾滿意度首次破九成。
傍晚六點,廣場被圍得水泄不通,最新的“清算榜”亮起,紅條明顯縮短。站在最前排的市民大聲喊:“彆讓紅單過夜!”掌聲一片。電視台機位捕捉到乾部表情,鏡頭推到一名縣委書記,他緊握拳頭,對身邊人說:“回去後連夜開會,不想明天在牆上見自己的名字。”
晚上八點,群眾二次核驗入口開啟。手機頁麵顯示每一條整改進度、每一個簽字影像,群眾可以點“確認”或“質疑”。短短二十分鐘,係統收到近百條質疑,全部派單下發,要求明早九點前答複。
深夜十點,調度室隻剩下值班燈。陳曉峰把統計放到李一凡麵前:“還有七條紅單,都是硬骨頭。”李一凡沉默良久,低聲說:“明天這個時候,要麼七條變綠,要麼七個人走人。”
午夜時分,星城廣場依然燈火通明,紅單在風中獵獵作響,仿佛懸在全省乾部頭頂的刀。街角有記者蹲守,給全國觀眾發回直播:“瀟湘的三十六小時,正在倒數。”
喜歡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