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的夜晚陰雲密布。原定直播前的城市廣場,原本應是燈光明亮、人群有序,如今卻被一層微妙的沉靜包圍著。嘉陵市委大樓內,白世林坐在會議桌首位,眼前擺著厚厚一遝稿紙,身邊無人開口。整整八小時,他拒絕任何外界會客,隻讓辦公室空調嗡嗡作響。
晚上八點五十,直播團隊準時到達。直播背景板是改革試點官方“問政·上牆”統一視覺係統,一塊3米高的豎屏牆橫亙於布景中,牆上滾動著今日最新留言:“我們村今年的扶貧路燈還沒通電”“嘉陵社區醫院今年還沒公示醫改補貼”“東灣小學食堂整改後,飯菜依舊沒變化”。
八點五十五,白世林緩緩起身,走入直播室。攝像頭已經對焦,導播在耳麥中低聲提示:“五分鐘後接入‘星城主直播間’,中央媒體與十六省考察團同步在線。準備好了嗎?”
白世林沒有點頭,也未搖頭,隻是緩緩坐定,手掌緊握扶手,臉上的線條卻一絲未動。他知道——這不是一個發言機會,而是一場“官場生死局”。
九點整,倒計時結束,直播開啟。星城市改革試點總調度中心主屏切入嘉陵分會場,李一凡、薑承遠、監察係統多位領導坐鎮主會場,數十個地方窗口並列接入,十萬級乾部在線觀看。
主持人話音落下:“現在有請嘉陵市委書記白世林,回應今日觀摩中群眾對整改工程的質疑。”
畫麵切入。白世林身著深灰西裝,語速平緩而克製:“今天上午的觀摩暴露出我們嘉陵在基層治理中存在較多缺口,特彆是環保整改項目管理混亂、乾部推諉責任等問題。對此,我代表嘉陵市委市政府表示誠懇致歉。”
屏幕右側,彈幕滾動:“敢承認就是好事”“空話不能再聽了”“行動才是真改革”……
白世林繼續發言:“我願意帶頭承擔失察責任,並已簽署即日起辭去嘉陵市環委會主任職務,接受組織調查。”
這句話一出,後台輿情係統警報驟然升起,彈幕流速激增,點讚數激烈飆升,群眾反應熱烈。
但他並未止步:“此外,我提議由第三方審計機構進駐嘉陵市財政環保資金專賬,全麵追查過去三年所有整改項目流向。同時,將原本在建的5個重點項目暫停,逐一核驗群眾滿意度後再決定是否恢複。”
薑承遠望向李一凡,低聲道:“他是要賭一把了。”
李一凡未語,手指卻輕扣桌麵,一聲一聲,像是節奏感極強的倒計時。
十分鐘發言結束後,直播室切入互動提問環節。群眾代表段慧敏舉手:“白書記,今天我們提了很多問題,但您說的話,和以前的領導也差不多。我們什麼時候能看到‘變化’?”
白世林停頓數秒,平靜答道:“段大姐,變化不是等來的,是撞出來的。今天這一撞,我記下了。”
就在此時,係統跳出預設“留痕錨點”——這句話被標記為直播熱詞,短短一分鐘內被分享超過4000次。
李一凡輕聲開口:“調度係統收尾,今晚進入‘整改落圖’階段,嘉陵需在48小時內提交整改任務標識清單,任何未完成節點,直接掛牌。”
“掛牌”一詞一出,星城市內六個係統隨即反應:紀檢組分派人手入駐嘉陵、督導組進駐三大項目點、財政係統凍結兩筆撥款、宣傳係統籌備“整改紀實”短片、民聲熱線調高等級、陽光留言牆預設三日答複機製。
直播結束後,李一凡沒有離席,而是調出後台數據曲線圖:在線乾部數量在直播開始15分鐘內達到峰值——98.6參與率,是改革試點啟動以來最高一次。後台問責關鍵詞“嘉陵”“汙水”“直播問責”“書記承諾”進入榜單前十。
他喃喃一句:“乾部的改變,得靠把直播當鏡子。”
而此刻的嘉陵,一處不起眼的小鎮衛生院,接到了市裡整改督導電話:“明早八點,整改小組到現場看你們‘公示欄’換沒換新版,你們這回彆再糊弄了。”
這通電話像是石子入湖,激起一連串漣漪。
而在更遠的朱洲、雁陽、安和、瀘南等市,不少乾部開始重新檢查自己單位的“上牆清單”,不少人心頭一沉:“明天該不會輪到我們吧?”
次日清晨五點,李一凡一早抵達調度室,黑眼圈明顯。他望著地圖上一圈圈被點亮的“風險紅區”,對陳曉峰淡淡說道:
“我們才走了一半,另一半,是把這場革命推進製度裡去。”
喜歡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