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州國際會議中心,初秋的清晨,天光透過高大的玻璃幕牆,映照在巨大的“嶺州金融新秩序”主題展板上。展板前,身著深灰色中山裝的李一凡站在接待廳中央,正迎接一批來自四九城的貴賓——中央公務員學院改革研學團。
此行帶隊的是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中央公務員學院副院長劉辰年,年近六旬,卻精神矍鑠。他曾是多項重大改革方案的起草人,在政界與學界都頗具威望。這一次,正是他主動提議調研嶺州,引發外界對“嶺州模式”的高度關注。
李一凡迎上前去,微笑著伸出手:“劉院長,歡迎各位來嶺州指導。”
劉辰年握住李一凡的手,話語中既有寒暄也有試探:“李書記啊,嶺州這盤棋,外界都在看您怎麼下。”
“所以更需要你們這些老改革家,來把把脈。”李一凡輕聲應道,目光堅定。
隨行的還有十幾位中央公務員學院中青乾部代表、經濟改革與金融穩定領域的研究員、調研員。他們中有的是未來的地市主官,有的正擔任部委處長,甚至還有從一線金融監管係統抽調的年輕專家學者。
整個上午,研學團在省府會議中心聽取了“嶺州金融安全專班”的階段彙報。
謝明宇代表銀保監分局詳細介紹了恒達資金鏈斷裂前的資金調度流程、信貸杠杆路徑、子公司高頻“空轉”現象和房地產抵押品劣化的鏈式反應。
財政廳負責人張文禮則彙報了嶺州近年來在隱性債務、土地財政依賴、平台公司運作模式方麵的關鍵風險點,以及李一凡書記推動的三項財政清理改革。
聽到這一段,劉辰年眉頭緊鎖:“地方債務,房地產項目、金融理財產品三位一體綁定,這不是嶺州的問題,而是整個南部沿海地區的共性風險。”
“但嶺州的問題最先爆了。”一名年輕的改革處副處長低聲說道。
“所以嶺州必須最先出招。”李一凡站起身,走到投影幕前,掀起一張新布標:“嶺州金融改革路徑草案——‘三破三立’。”
“破資金空轉之病、破債務錯配之網、破信貸資源配置扭曲之局。”
“立剛性兌付新規、立陽光債務結構、立保障剛需製度。”
會場一時間鴉雀無聲。多位學者紛紛低頭做筆記。劉辰年望著李一凡,意味深長地說:“你這份提綱,我要帶回四九城,交給發改委和金融辦去研究。”
下午,研學團前往城中村片區——“天彙苑項目”實地走訪。該片區原為嶺州五十年代棚戶區重建項目,被恒達地產承包後遲遲未完工,留下大批爛尾樓、被拆遷居民維權無門。
李一凡未帶警衛,隻帶了一名副市長和幾名專班成員,走進廢棄樓棟邊搭建的臨時居民點,一位頭發花白的大媽指著半垮的圍牆怒罵:“說是恒達公司出了問題,我們老百姓招誰惹誰了!”
“書記,家裡三代人就盼著搬回去住上新房,如今六年了,一磚未動,租的房子都租不起了。”
李一凡走近她,扶住她的手臂,語氣鄭重:“我向你保證,今年冬天前,啟動複建,專人對接。”
這番話不僅讓在場的群眾鼓掌,更讓身後的調研員們麵露驚訝之色。
傍晚,嶺州電視台播出了“中央公務員學院調研嶺州”特彆報道,李一凡在鏡頭前首次公開提出:
“我們不會包庇任何一筆非法資金鏈,也不會放棄任何一個普通購房者。穩定金融,不是維護資本的特權,而是保護民眾的信心與秩序。”
當天晚上,嶺州金融安全工作專班官網上線,三天內訪問量突破三百萬。微博話題嶺州書記走進爛尾樓現場衝上熱搜第一。
而在四九城,大夏吏部金融局緊急發函,要求東南六省上報本省城中村、舊改類地產項目風險排查清單,標注是否存在資金鏈斷裂可能。
嶺州的風,開始刮向全國。
李一凡望著夜色中燈火斑斕的嶺州市,一邊在筆記本上寫下六個字——“信心,比黃金重要。”
喜歡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