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州的天空陰沉著,空氣中彌漫著海邊特有的濕氣。省委大院裡,槐樹枝條在風中輕輕擺動,仿佛一場風暴正在醞釀。
上午的常委會剛剛結束,李一凡從會議室走出來,神色平靜,身後的秘書常之朗小心翼翼地跟著。今天的會議主題原本是討論“智造灣南新區”第二期招商,但到中途,省紀委副書記突然插入彙報:陳紹東舊部有異常接觸外省商會代表,涉及多家地產與金融殼公司。
整個會場當時靜得能聽到筆掉落在桌上的聲音。
回到辦公室後,李一凡拿起茶杯,看著窗外雨霧中的嶺州海港,淡淡說道:“果然,他們不會甘心。”
常之朗遞上整理好的簡報,低聲彙報:“紀委掌握的線索顯示,這些人多是陳紹東時期的副廳、處級乾部,近期頻繁出入外資代表處和港資商會,其中兩人還參與了恒係舊資產的‘二次包裝’。”
李一凡抬眼:“有沒有資金往來?”
“有。”常之朗答,“通過一家叫‘南巢創投’的公司做過賬,股東層層嵌套,最後查到一家注冊在灣外的信托賬戶。”
李一凡沉默幾秒,放下茶杯,語氣平穩卻帶著鋒芒:“讓金融專班今晚加班,調出南巢的資金流,尤其是與恒達、均安、海光三家企業的賬往。凡星那邊的係統可以先行比對一遍。”
晚上八點,嶺州金融安全專班燈火通明。
牆上的大屏幕上,一條條資金線像蛛網一樣交織。數據組負責人報告:“書記,初步確認南巢賬戶近三個月共流轉資金十二點六億,其中四億流入灣南新區的舊項目地塊。”
李一凡眉頭一沉:“是誰批的?”
“批複文件出自發改委副主任的簽章,但簽批時間在他請假期間。”
會議室空氣瞬間凝固。
李一凡盯著屏幕,語氣冷了幾分:“偽造公文、倒簽審批,查!紀委、組織部同步介入,今晚立案,明天通報。”
常之朗輕聲提醒:“是否先報中央督導組?”
李一凡搖頭:“嶺州的事,嶺州自己先動。讓他們知道,這裡已經換了天。”
深夜十一點半,嶺州紀委聯合公安、金融專班突擊搜查南巢創投。幾十名執法人員分頭行動,查封電腦、服務器、財務賬本。現場負責人一度試圖掩蓋,但被當場拿下。
與此同時,李一凡仍在省委值班室。他的手機屏幕亮起,是紀委書記發來的短訊:
“行動順利,三人已控製,賬目初步鎖定恒達舊部資金回流。”
他隻是“嗯”了一聲,繼續翻閱手中的《嶺州金融風險防控體係草案》。
淩晨一點,雨聲敲打著玻璃。
常之朗遞來一份新的調查簡報:“書記,陳紹東在調離前兩天,批準南巢獲得‘招商特彆通道企業’資質,這份批文當時未公開。”
李一凡抬眼,神情如刀:“怪不得他走得那麼快。”
他頓了頓,又問:“四九城那邊知道了嗎?”
“吏部剛來電話,中央金融巡視小組明早到嶺州。”
李一凡微微一笑,笑意卻不達眼底:“他們來的正好,讓他們看嶺州不是護短,而是護法。”
第二天上午,金融巡視組抵達嶺州。巡視組組長是位年近六十的老乾部,出身財金係統,話不多但眼神極銳。李一凡在歡迎會上隻講了一句話:
“嶺州的問題不怕揭,隻怕蓋。請同誌們儘管查。”
巡視組進駐三小時,就調出了南巢賬戶的全部流水。多條資金流顯示,南巢曾以“顧問費”名義向恒達係舊高管支付巨額酬金,並間接轉入外省商會基金。
老組長抬頭看著李一凡:“你們的動作,比我想象的快。”
李一凡淡然答:“嶺州的賬,不能再糊塗。”
當晚,嶺州發布《嶺州省南巢創投事件通報》:
涉案金額12.6億元,涉案人員18人,其中廳級乾部3人,處級8人,涉嫌濫用職權、非法利益輸送等問題,現已移交紀檢監察機關處理。
新聞一出,全網震動。各地財經媒體頭條幾乎同時刷屏。
輿論焦點集中在一句話——
“嶺州省委書記李一凡親自坐鎮專班,淩晨批示立案。”
有評論寫道:“嶺州反腐,已成嶺南風向。”
夜色深了,李一凡走出辦公樓,海風帶著鹹濕味迎麵撲來。
常之朗在後麵輕聲問:“書記,這一步,會不會太快?”
李一凡停下腳步,望著遠處的海岸燈火。
“快,是為了讓他們來不及反應。”
他頓了頓,聲音低沉而堅定:
“嶺州不能再回頭——無論是誰留下的影子,都要讓陽光照進去。”
他轉身回到樓內,燈光再次亮起。牆上的時鐘指向午夜十二點。
嶺州,這座被風吹醒的城市,正在重新書寫它的金融規則。
喜歡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