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一眾朝堂大臣們在那麵麵相覷。
好一會兒,朝堂諸公們才明白了過來,陛下改革科舉製度,壓根就沒想過讓大家插手。
皇帝拿出新科舉製度的框架給內閣看,也不過是走個過場,通知一下大家而已。
對於新科舉製度的改革,皇帝壓根就是打算親自下場的。
連新成立的教育部尚書都是皇帝自己。
這尼瑪,就很蛋疼。
人家皇帝,壓根就沒打算帶他們玩啊!
這是赤裸裸的無視,但那又如何?有辦法嗎?現在朝堂上的官員們,根本就沒有辦法。
以前皇帝不帶他們玩,他們還敢用集體請辭來威脅皇帝。
但現在,沒有一個人敢請辭的,誰要是腦子一熱說不乾了,皇帝肯定當場就批準。
前內閣首輔餘大成就是前車之鑒。
先不說文官集團內部,那些同窗們眼巴巴地盯著彆人的位置,盼著有空缺好上位,就說皇帝這邊,手下就有著眾多的行政官員。
請辭不乾這種事情,對於陳平安這個新帝而言,根本算不上威脅。
甚至現在皇帝還巴不得有人請辭呢,官位空出之後,皇帝估計會立馬換上自己人。
而且,龍國法律還規定了,沒在朝廷乾滿十年者,年齡不到50者,非因病無力工作請辭者,可是沒有退休金的。
沒有人舍得自己的月俸以及以後看得見的退休金,龍國現在的月俸和退休金,可不是以前的大明能比的。
神武六年1642年)八月初三,大朝會後的第二天,《龍國日報》頭版頭條,開始大力宣傳新科舉製度的改革。
《龍國日報》以醒目的大標題“科舉改革,龍國未來之光”刊載了一篇深度文章。
文章開篇便點明,此次科舉改革是龍國發展曆程中的關鍵轉折點,意義深遠。
文章詳細闡述了新科舉製度中製定齡限製的重大意義。指出過往科舉無年齡限製,導致許多人皓首窮經,耗費大量光陰在科舉之途,卻未必能為國家所用,極大浪費了時間。
而且沒有年齡限製的科舉製度,會帶有極大的不公平性,30歲的人和十幾歲的孩童一起去考童生,這對年齡小的人太不公平了。
而新製度規定童生考試年齡在11到12歲,後續各階段也有明確學製限製,這能讓年輕人才更容易嶄露頭角。
年輕人精力充沛、思維活躍,在年富力強時進入仕途,能以全新的視角和充沛的乾勁為國家發展注入活力,避免人才培養的拖遝與低效。
......................
喜歡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請大家收藏:()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