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的墓葬和建築雖然比較宏觀,但是並不算是精巧,而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中型、大型墓裡出現了封土堆,夏商周時候的墓葬基本上沒有封土,很多人覺得春秋時候的封土就是地下墓葬到地上的延伸,就像是更大型的宮殿建築一樣。”
“這個時候的地下墓葬也有所變化,開始使用例如河卵石和木炭之類的建築材料來模仿地上建築,並且拋棄了夏商周時候的大而空的墓葬特點,開始變得精巧起來。”
朱清穀又是放出了幾張春秋戰國考古墓穴的照片。
讓天幕下的人都可以看清楚。
木炭是用來乾嘛的?防潮啊!
那河卵石和沙子就是防盜唄!
“是不是很像地上的建築了?那個時候地上的建築已經開始出現瓦當這些防水排水的東西。”
“那個時候的人都是信奉事死如事生,所以生前享受的榮華富貴都要帶到地下去繼續享受,不僅僅是墓穴的建設隨著地麵的建築有所變化,就連陪葬品也越來越多。”
“不過那個餓時候的陪葬品多為禮器,禮器的數量和精美程度直接反映了墓主人在生前的社會地位。”
“最被大家知道的應該就是鼎!天子九鼎、諸侯六鼎等,不允許僭越。”
“到了兩漢之時,墓室的變化十分巨大,已經從之前的豎式穴,變成了磚式墓和畫像磚墓,尤其是磚室墓,流行得非常的快,到了西漢末期,就開始流行多室磚室墓了。”
[這個我知道!幾房幾廳對吧?]
[地下還能趕流行了哈哈。]
[你沒見那個時候拍了86版本西遊記,後來冥幣的頭像都是玉皇大帝那個演員嗎?還有演如來佛祖的演員,在泰國買的佛牌上竟然是他,所以這種東西也流行得很快的。]
[這種東西,口口相傳唄,先祖托夢給子孫說磚頭房子好,那以後都建磚頭房子!]
“什麼磚頭房子的……”劉徹看了都覺得有點黑線,“先祖也不會因為此等事宜托夢。”
劉據卻笑了,“父皇,說不定先祖說了住在裡麵能夠庇佑後人呢?”
“……”劉徹。
流行這個詞語其實早早就有,在《左傳》裡說的是天災流行,很容易就明白什麼意思,現在又加上了個‘趕’字,也是說不上來的貼切。
本來說墓葬這種事情是嚴密嚴肅的,現在說著趕流行,想想好像還真是,一時間本來有些惴惴的人隻說後世子孫促狹,也對天幕說墓葬這種事情沒有覺得那麼晦氣了。
朱清穀一直以來都很佩服老祖宗們的智慧,她放出了一段視頻,依舊是一個3d模擬視頻。
是模擬漢朝時候磚室墓的建築方式。
【先挖出豎穴土坑,然後挖出斜坡墓道,坑底用磚石搭建墓室,最為精巧的應該就是頂部已經開始使用拱頂和穹隆,這樣可以彌補前麵商周時期墓葬的防腐和耐壓的問題。】
看完這個3d模擬圖之後,不少人都覺得他們也懂粗略的建造一個磚室墓了。
“而這種墓的出現也和當時的建築有分不開的關係,同樣也是墓葬製度的又一個新階段。”
喜歡直播通古代後,我把係統上交國家請大家收藏:直播通古代後,我把係統上交國家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