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不是經常想著朱由檢簡樸,簡樸到龍袍都要補丁?其實也是,但這隻是一方麵,可崇禎也有不那麼簡樸的時候,崇禎十七年的時候,還召入了很多太監,而應天、北京等地的太監加起來竟然有十萬之數,給這些新太監做鞋子都要花掉五萬兩。”
“他要這麼多太監乾嘛?”永樂時空的朱棣看著也很是心累,天幕上再次批評他建造的陵墓奢華,還提到萬曆那個該死的孽障造陵寢竟然要花八百多萬兩!
這八百萬兩銀子也夠他征討一次漠北了!
還有這些宗室……
現在朱棣就覺得這大明到處都是窟窿,到處都需要補!
朱祁鈺剛立了朱見深為太子,找了幾個大儒教導太子學習,結果天幕就和他說以後太子會奢靡。
而且聽了張居正、李承乾等人的事情之後,他覺得還是有必要好好考察一下這些大儒的心性才放心。
朱祁鈺越來越心累了。
……
“第三,也是重中之重,那就是軍費。”
“到了明朝中後期,國家財政百分之九十七都用在軍費上。”
天幕下的人倒吸了一口涼氣。
很明顯就知道這些錢都被軍費吸走了,那麼彆的事情就沒有錢用了。
一旦沒有錢用,就又開始收稅,可是收稅又收不上來,收不夠,畢竟天下一半的田就要給天下的稅。
然後就會演變成為橫征暴斂,橫征暴斂的後果是什麼,就是起義!
簡直就是一環扣一環!
朱元璋皺了皺眉。
而朱清穀很快也開始解說道,“起初,朱元璋也是吸取教訓,設立了衛所製度,那就是讓軍隊駐紮在險要之地,閒的時候耕種軍所所配給的農田,戰時就可以迅速集結,這種屯田保障了軍隊的糧食來源,減輕了國家的財政負擔。”
“起初這是一項不錯的設想,隻不過五六十年,這一項製度就開始糜爛了。”
“首先,軍田被軍官豪強霸占,甚至賣給普通百姓,供給就減少了,衛所的士兵要麼逃跑,要麼被權貴占為私奴,軍所基本上都沒有人了,並且戰鬥力很弱,所以到了後麵明朝的皇帝不得已就轉變成為募兵製。”
“募兵製基本上耗儘了明朝的家底。”
“其實這裡也有軍戶、匠戶太固定的問題。”
“你想想看,我是軍戶,我兒子是軍戶,我兒子的兒子還是軍戶,在衛所這裡又吃不飽總是被欺淩,又沒有改變自己戶籍的辦法,沒有彆的出路,隻能逃跑了。”
“還有匠戶,我的手藝活好,我兒子的手藝活也還行,但不代表我孫子或者孫子的孫子就一定會手藝活,有這樣的天賦。”
“好竹還總是出歹筍,一個聖明君主請了文武大臣來教導皇子,皇子也不一定成為賢明的皇帝。”
“皇家尚且如此,更何況普通人家?”
喜歡直播通古代後,我把係統上交國家請大家收藏:直播通古代後,我把係統上交國家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