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穀都不知道自己引領了這些潮流。
宋明清時候的一些被稱作是‘奇技淫巧’的‘科學家’便也瘋狂的記錄著天幕上的一切。
可以說是天幕一出現,他們就迎來了屬於他們的春天。
以前他們向來都被那些文人排斥,說是不入流,可是現在他們卻備受重視,成為了皇帝、達官貴人的座上賓。
宋應星白天剛剛拒絕了彆人送的禮,他也想要清靜一些,專心寫手中的書。
他曆年來對這些冶金織染之事有所涉獵,早就想要整理成為一本典籍,方便後人傳閱,不知道是哪裡走漏了消息,越來越多的人想要同他談心,又說全力支持。
他搖搖頭,看著天幕,對於天幕之上的許多東西格外的感興趣,比如說天幕上標注抽濾的時候,說是利用壓強,將固液分離,他便是想起了之前他覺得的聲音是靠氣傳播得。
“原來還有這般,倒是有趣。”他看到了朱清穀往濾餅裡小心的加入一些清水來清洗,“應該是裡麵有些東西是溶解在水裡,然後這個所謂的產物不溶於水。”
而朱清穀後麵又把衝洗之後的粗產品加入了燒瓶裡,重新加入了乙醇和水,繼續回流,冷凝管接上水龍頭,就有源源不斷的水流回流其中冷卻。
沈括也是細細觀察,“原來這個叫做冷凝回流。”
他倒是見過人家蒸酒,也是這般,可以收集到更加醇厚的酒液。
隻是之前也沒有思考太多,現在又重新有了思考,而且之前用水衝洗濾餅的動作也讓他豁然開朗。
就像是酒液裡有酒和水,定然也是兩種東西變成氣的條件不一樣,然後用冷水一衝,一種遇冷就回流了,另一種還從另一邊出去。
這樣就分隔開了。
隻是這一次反應反應了很長的時間,旁邊的學生都開始相互串門,或者是聊天了。
而朱清穀則是一點一點的拿起那些設備,並且讓係統把用法、用來做什麼的注意事項標注在旁邊。
比如說什麼酸式滴定管、堿式滴定管、溫度計、濕度計等等。
天幕下的古人可以說是大開眼界。
對於許多文人來說並非不能理解,也不若其他東西一樣給他們的衝擊大,但是這種難受是綿長的。
用他們的所學固然可以解釋一些東西,但也是比較寬泛的,而他們所學了一生的東西,對於後世來說用處並不大。
而一些方士、煉丹師可就高興了,之前天幕上說的丹藥有毒讓他們遭受牢獄之災、四處逃竄,但他們又不敢辱罵天幕。
可現在他們又要感謝並且讚頌偉大的天幕。
之前就有些人會弄所謂的火藥或者是找硝供職於皇帝手下,現在隻會擺弄丹藥,不會火藥的煉丹師又可以說說他們會弄這什麼‘煉藥’了!
兩個小時實在是太漫長了,朱清穀還以為今天能夠提早一點開溜,結果一看時間現在都五點多了。
平常他們可是五點就下課了,今天還要被迫多待幾十分鐘。
朱清穀還在和天幕下的人科普化合物和單質以及混合物、純淨物。
然後從單質、化合物又漸漸科普到元素、原子。
而且還會用動畫演示,天幕下的人一下子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