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謠言成狄青家的狗頭角崢嶸,宅院生光,暗示狄青有不軌之心,最後狄青被罷去樞密使,出知陳州,抑鬱而死。”朱清穀說。
趙禎一下子就站了起來,緊皺眉頭,隨後歎息道,“狄卿,是朕對你不住!”
一些臣子已經在家裡開始怕得發抖了。
狄青搖搖頭,麵色沉穩,其實他對這些事情也早有預料。
他隻是想要對君主儘忠,為大宋出力罷了。
“生不逢時啊生不逢時!”劉徹同樣也眼熱,畢竟能夠被天幕提到的,絕對不是什麼平凡之輩!
“這宋朝要是不要武將,不如送到大漢來,朕給他們加官進爵!”
諸葛亮也是歎息宋朝武人之艱難,從那所謂的趙匡胤到趙光義開始,以及那所謂的行軍陣圖開始,就有些歪了。
和唐朝相比,宋朝的君主的肚量的確是小一些,不過經曆過五代十國,宋朝的人也的確怕武人再生事了。
五代十國的時候不是弟弟篡位就是臣子篡位,都是武人生事。
加上趙匡胤自己就是欺負孤兒寡母上位,怎麼能夠不清楚武人的殺傷力?
……
“在民間故事以及一些傳說當中,狄青在戰爭當中衝鋒陷陣、運籌帷幄被認為是武曲星下凡,司掌武運,所以也有一些地方拜祭狄青。”
關於狄青的事跡,最後停在了‘狄武襄祠’上。
天幕下的人就知道狄青死後的諡號是‘武襄’。
‘武’用來表彰軍事方麵的卓越成就,有克定禍亂等等含義。
而‘襄’則是辟地有德,在軍事相關事務上有突出貢獻。
加起來,就是對狄青對國家穩定起到重要作用的褒獎,是非常顯赫的諡號。
可是人都已經死了。
諡號多好,其實也不是狄青所追求的,狄青所想的不外乎也是那些。
宋神宗有些出神,很快也回神過來,“看看這個狄武襄祠在何處?從朕的內庫出銀子修繕一番,也拜祭一番。”
宋神宗趕緊讓自己身邊的內侍去補上這些禮節。
也當做是為一些事情平反了。
趙曙不想把這些當做是政治上的作秀,因此就是秘密派人前去。
狄青將軍的確是一位值得敬重之人。
朱清穀說完之後也有些感歎,但她的步伐也並不能停留太久。
天幕下的人已經從她述說的文字裡聽出了她的可惜和傾向了。
有些懷才不遇或者是遭受迫害、被連累之人也感同身受。
……
“接下來讓我們來找一找一個人,我小的時候就耳熟能詳關於他的故事了,後來長大之後看了真實的曆史,才知道故事還是有太多誇大的成分。”
朱清穀在電腦當中輸入了‘包青天’三個字,然後就跳出了很多的電視劇,各種版本的包青天。
什麼‘包青天’什麼‘少包’,還有七俠五義、‘新包青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