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官府裡做事的人不知道為何就是把目光移向了包拯。
然後又看看天幕,天幕之上的包拯為何都是這麼黑?
而且額頭中間還頂著一個月牙?
一般麵有異象肯定也是無法選拔做官,做官也要儀容端正,如果儀容上乘,說不定還是加分項。
儀容不端,那就是減分項了。
詳情參考溫庭筠。
包拯也不管其他人的目光,依舊麵容端肅的看著天幕,但也隻是稍看一會,就會重新低下頭處理公務。
“包青天……難道是包拯?”趙禎有些疑惑,又有些想笑,“如果真是包拯,也不知道包拯知道此事之後會有何樣的神情?”
包拯為人也是端肅,眼睛裡揉不得沙子,就連趙禎自己之前都被包拯扯著諫言,包拯的口水都噴到他的臉上了,趙禎都會忍著。
現在趙禎還有一種惡作劇成功一樣的快樂,想要知道包拯臉上的神情是什麼樣子的。
難道天幕之上的包拯的麵容就是這麼被氣黑的。
“這……這不是像黑炭一樣的麵容嗎?為何後世之人會這麼認為?”歐陽修也是笑聲放肆。
而和包拯共事過的人多多少少都有點氣氛愉悅,因為和包拯共事,就會發現他一板一眼的,真的就像是一塊茅坑裡的臭石頭一樣,又臭又硬的。
“沒錯,就是包拯。”朱清穀很快就給出了肯定。
“包拯是北宋時期的清官,他擔任監察禦史期間執法嚴峻,不畏權貴,就連宋仁宗寵妃張貴妃的伯父有違朝廷法度,也都會上書直諫。”
不少人也想起來了之前說宋仁宗的時候,宋仁宗被人拉著勸諫的事情。
“包拯任知縣的時候斷案如神,為民伸冤。”
“擔任三司使的時候,改革鹽法,打破官府對鹽的壟斷,降低鹽價,讓百姓更加方便的買到鹽,並且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
提到這裡,範仲淹、王安石等人都陷入了深思。
有些時候減少利益不見得斷絕利益,反而是得到了更多的收入。
裡麵也蘊含著很深的經濟之理。
“而且他一生清正廉潔,生活簡樸,許多官員在端州任職的時候都會以進貢為名搜刮以謀取私利,但是包拯在端州任職的時候嚴格規定值按照進貢數量製作,離任之時不帶走一方端硯。”
趙禎的臉色漲紅起來,“查,一定要查到底是誰在端州任職謀取私利!”
他馬上下旨讓人去速查。
就算是不被天幕說出來,遲早有一天也會被查到,但更多的可能還是官官相護。
更何況現在還被天幕說出來了!
趙禎在平複了心情之後,想到了包拯,麵色還是稍霽。
“也因為這些,在民間傳說當中,包拯白天在人間審理案件,鐵麵無私,到了夜晚他就前往陰曹地府,讓冤魂得以申訴,惡鬼受到懲處,維持陰陽兩界公平正義。”
“而且他還有三口鍘刀,分彆是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龍頭鍘用來處理違法的皇親國戚,虎頭鍘則是用來處理貪官汙吏,狗頭鍘則是普通人所用。”
“無論是誰,總有一口鍘刀能夠適合你。”
朱清穀這麼一說,天幕下不知道多少人的臉色變得極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