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禁這始終都是明朝不可逃避的話題。
朱元璋他們也沒有想到陳明良講白銀,會從海禁這方麵切入。
“海禁,意思就是禁止民間私人海外貿易,在宋元以前,政府官方和私人海上對外往來也是比較頻繁的。”陳明良說。
站在講台之上,他可以把下麵的人的表情都全部收入眼中,他的講課風格並不激進,現在也正在徐徐推進。
“但是到了元末明初,陳友諒、張士誠依舊有很多殘黨盤踞在周圍的海島,加上另一邊島國也有倭寇騷擾海邊百姓,以及北邊還有元人急需平叛,抽不出手來的朱元璋選擇了禁海。”
“首先將目前的精力先放在北邊的殘元之上。”
隨著他說話,ppt上也出現了明初的地圖,地圖的周邊到處都是刀戈和火,讓下麵的人知道那個時候的明朝一點都不太平。
“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反明勢力,但是也破壞了正常的向外的貿易關係,為了加強這種貿易掌控,當時的統治者就發明了一種叫做朝貢貿易的製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就是主要的明朝對外交易的製度。”
“到了明朝的中後期,西方開始殖民許多地方,外來貿易加劇,明朝的經濟動蕩,明朝政府不得不開放部分的海上貿易。”
“即便是如此,華夏的海外貿易在多年的打壓下,沒有得到長足的發展,喪失了先機,所以就算是明朝末年開放了海外貿易,華夏的商人在海上經濟也依舊沒有占據多麼重要的機會和地位。”
“華夏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在世界經濟市場掉隊。”
“但是我們絕對不能這樣單一的來理解明朝的海禁,這其中有著幾百年的複雜、曲折的曆史原因和地理因素。”
陳明良溫聲說著,配合一些肢體語言,下麵的人其實也聽得認真,被他的肢體語言所帶入其中。
陳明良首先分析了一下為什麼華夏人自古以來對海洋都是不重視的?
因為我們的資源足夠,並不像是歐洲那邊的小國一樣資源不充足,所以他們要發展,隻能向外。
加上我們這邊的心腹大患一直都是北邊、西邊等等地方。
隻是簡要的分析下來,從曆史原因,地緣衝突,還有思想原因上闡述,很多人也就明白為什麼在明朝之後趨向保守思維的人對海洋也提不起太多探索的興趣。
那些知道海上貿易很賺錢的存在除外,他們也不會告知彆人自己的生財之道。
漢·諸葛亮:其實自漢代以來,海上貿易便有了記載,《漢書》當中便有記載。)
隋·獨孤皇後:隋朝也有,在後世延邊地區還設立了“交市監”。)
後麵唐朝人也站出來說玄宗朝的時候就已經在廣州設立的市舶司,抽一成的稅,甚至還會查封那些禁止入內的東西。
到了文宗時期,福建、揚州、嶺南等地方就已經開始接待很多外來賓客。
宋朝的時候,海上貿易更加繁茂,尤其是兩宋的時候,北方長期被少數民族控製,陸上交易受到阻遏,所以宋朝政府不得不傾入更多的精力給海上交易。
所以這個時候的造船技術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甚至於指南針也被頻繁用於出海當中。
也正是因為如此,宋朝加大了對海上貿易的掌控。
……
天幕上這些人你一言我一句的說著,配合陳明良的話,有一種暢所欲言的自由氛圍,下麵有點數的人會和自己身邊的人炫耀自己也和天幕上的大佬交談了,沒有點數的人則是心生羨慕。
如果是貞觀朝或者是洪武朝的人,他們可以選擇工作,工作可以獲得薪酬,他們也可以選擇把薪酬兌換成一些點數,不過不多,有限製。
不是這兩個朝代的人就隻能夠老實的去做一些能夠對華夏文明有助益或者是有影響的事情,已經很多文人發現他們保護古籍,或者是翻譯並且整理典籍、資料這些隻要是能夠擴大華夏文明影響力的東西能夠獲得點數了。
如果這些也不會,那麼就隻能等朱清穀開有獎競猜活動了,隻要猜對,就可以得到13個不等的點數。
原先許多人就是這樣得到的點數,然後發了彈幕,判定他們的話也對外界有影響,偶爾也會得一個兩個,也可能沒有。
能不能得到都看自己的努力。
……
“因為寶鈔的貶值,加上種種方麵的原因,明朝中後期,白銀成為通用貨幣,整個社會對於白銀的需求很大,海禁一解除,大家會向外尋求白銀。”
“而海外貿易的發展以及西方諸多國家的貿易,使得華夏的商品源源不斷的輸出,而海外的白銀源源不斷的流入。”
“此前我們也說了海禁的曆史原因和海禁影響,放開了海禁,明朝就像是一個肺損傷的病人,猛猛的吸了一口氣,不知道後續會不會受到損傷,現在要先活著。”
“這裡是明朝銀課收入表格,到了明朝萬曆年間的時候,全國銀量產出甚至不超過12萬兩,從這裡大家大家是不是可以看出銀量大量不足?”
陳明良放出了表格,然後下一個就是這一期間,白銀所需,下麵的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其實也是知道差距很大的,但是數據帶來的直觀還是一下子就把這些事情明晰的剖開在他們麵前了。
“明代前期,朝貢貿易成為白銀收入的唯一渠道,但是到了中後期,已經不能夠滿足國內對白銀的需求了,成化或者弘治之後,東南沿海地區就已經有很多人家衝破海禁的藩籬,開始發展私人貿易,甚至於有家族有大船數百艘……”
“私人貿易將華夏的絲綢、瓷器、茶葉遠銷海外,而海外的白銀也讓人寧願冒著大海的危險,也要趕赴海上……”
隨著陳明良的述說,大家似乎也聯想到那一幅波瀾壯闊的畫麵。
不同的人種,不同的國家,不同的語言,貨物和銀錢在不斷的往來,而那一幅地球的地圖上,展覽的海域也被往來的船隻標出一條又一條的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