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劉太後一同前來的,還有納蘭皇後。
良帝見狀,揮退冥淩和陸驕驕。
劉太後見外人走了,開門見山道:“皇帝,你打算如何處置淵兒?”
良帝劍眉緊蹙,“母後,若你此來是為他求情的,就不必開口了。”
劉太後急道:“淵兒他也是被陳儒元蒙蔽了,他並不想造反啊!”
“但他拿劍指向朕,還說了弑父殺君的話。”
“皇帝,淵兒畢竟是你的長子,你就看在他也是被人蒙蔽的份上,饒他一命吧!”
“若一個領命造反殺到朕麵前之人,朕都能輕易饒恕,母後讓朕以後還如何樹立君威?”
“是君威重要,還是你兒子的命重要?”
“哼!一個領兵造反的兒子,不要也罷!”
劉太後有些無助,她看向納蘭皇後,嗬斥道:
“你倒是說句話呀!哀家叫你來做什麼?一國之母應該母儀天下、慈悲為懷,眼下可是一條人命,是皇上的皇長子,你身為他的母後,還不趕快為他求情?”
劉太後拿捏了納蘭皇後半輩子,在皇後麵前,她的話向來說一不二。
但是這次,良帝還未開口解圍,納蘭皇後倒先開口了。
“母後,您是希望本宮乾政嗎?”
劉太後不耐煩,“你在胡說什麼?”
“源兒謀反,此乃國事,皇上和眾臣自有判決,您讓本宮求情,不就是在慫恿本宮乾政嗎?”
“好你個皇後,你不想求情就直說,何必如此編排哀家?哀家看你實在不孝!”
“是非不分不是孝道。”
“你……皇後,你是不是腦子糊塗了?竟然如此頂撞哀家?”
“本宮隻是實話實說而已,相信皇上也不會樂意本宮乾政。”
劉太後啞口無言,轉頭看向良帝,良帝卻像個透明人似的,低頭假裝看奏折。
原來回懟太後,皇上不會不高興!
原來回懟太後,心情可以如此暢快!
納蘭皇後被劉太後打壓這麼多年,第一次體會到前所未有的舒心。
她清晰的記得,言蘿月說過,她的困局都是自困,她才是後宮之主,整個後宮都歸她管,何必要讓自己受委屈!
劉太後見帝後裝死,又將目標轉向秦慕蘇。
“阿蘇,你勸勸你父皇,對你大哥從輕發落吧?”
她說的小心翼翼,甚至帶著點乞求,完全沒有對納蘭皇後那般趾高氣揚。
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劉太後,秦慕蘇垂眸思索起來。
阿蘇向來心軟,良帝見狀,開口道:“母後,源兒的事您就彆管了,眼下還不太平,叛軍尚有殘餘,陳家還未清洗,這些事都不是一時半刻能處理好的,朕也不會即刻賜死他。”
劉太後收回失望的眼神,悶聲道:“那哀家的弼兒呢?孩子總是無辜的!”
“他們都在軍營,朕會派人把她們遣送回京,關押在章王府,待此間事了,再行處置。”
“你不會殺他們吧?”
“朕可以向您保證,弼兒不會死。”
僅僅是不會死,至於他的王世子之位,他以後的前途,良帝沒有多說。
劉太後知道,再問下去也不會有結果。
她緩緩向外走,走到秦慕蘇身邊時突然停下,抬頭看著他,說道:
“哀家記得,那日在金鑾殿上,源兒極力想摘下你的麵具,他說你麵具下的臉,與阿甫長得不一樣?”
秦慕蘇聞言,輕輕一笑,聲音好聽道:“皇祖母想看嗎?”
劉太後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