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詐騙這個概念,其實很多人都是知道的,說白了就是,張三有李四財產的處置權,然後被王五給騙了,把李四的財產給了王五。
這裡的受騙人是張三,被害人其實是李四,詐騙人是王五。
但其實真的說起來,我國的刑法中是沒有明確規定三角詐騙的。
對於是否承認三角詐騙,目前的法律界有著很大分歧,相當一部分學者是不承認三角詐騙的。
這是理論界的爭議,而在實務裡,三角詐騙被化入了其他各個犯罪概念裡。
周雲這邊笑道:“馬行長,三角詐騙這個您知道什麼意思吧?”
馬瑞昂聞言道:“這個我大概知道,但我們普通人知道的肯定不是很準確,要不您給解釋一下?”
周雲隨即道:“行,我簡單給您說一下,咱們舉個例子吧。”
舉例說明是最簡單最直接的辦法,尤其是舉一些和職業息息相關的例子,最好了。
“假設啊,張三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通過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欺騙京海銀行主管貸款事項的副行長,騙取100萬元貸款後潛逃。”
“沒有疑問的是,張三的行為構成貸款詐騙罪。”
“但這裡受騙人與處分行為人是副行長,被害人是京海銀行,這就其實是一個很典型的三角詐騙。”
所以其實真的說起來,我國的所有貸款詐騙罪都算是三角詐騙。(注1)
馬行長聽得眨了眨眼,作為銀行領導,他可以說對貸款詐騙這個罪名極其敏感。
可以這麼說,每年都有銀行領導因為這個罪名而被帶走的,這算是銀行人最敏感的幾個罪名之一了。
然後對方就這麼舉例子,聽的馬行長都忍不住手抖。
對麵的周雲還在那裡道:“馬行長,這樣說您應該聽懂了吧。”
馬瑞昂沉默著點點頭,你還彆說,這麼舉例子他一下子就懂了,而且估計這輩子都忘不了。
馬行長沉默了好一會才道:“但是周律師,那這個案子怎麼算三角詐騙啊?”
周雲開口道:“您看,假如這筆錢就是那個前夫的,那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他通過在訴訟中隱瞞關鍵信息的方法,成功地將個人債務轉變成了夫妻共同債務!”
“在這裡麵,那個前夫是詐騙方,法院法官是受騙人以及處分行為人,我的當事人趙老師則是被害人,您看是不是呢?”
馬行長仔細琢磨了一下,臥槽還真是這個感覺!
他現在可以說很懂三角詐騙,主要是剛剛周雲的例子太過於生動了。
這其實也是被逼的沒辦法了,周雲不得已才引入了三角詐騙這個在實務和理論界都爭議很大的概念。
因為什麼,因為沒辦法適用虛假訴訟,為什麼,虛假訴訟罪的規定是,自然人或者單位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
看到了吧,必須是提起訴訟的那一方才能被認定為虛假訴訟罪。
所以其實在日常的民事訴訟中,被告弄虛作假,那一般也就是罰款什麼的。
因為刑事上沒罪名可以套,偽證罪不行,因為偽證罪也是要在刑事訴訟中才行,也因此,確實是沒辦法。
人找不到,而且找到了也沒用,已經是老賴了,你還能把他怎麼辦,不動用一些非常手段是不行的。
但是,這個邏輯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在這裡法官確實是財產的處分人,而且法官也確實因為被騙而錯誤處分了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