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燒煤爐取暖,哪怕是零下二十多度的酷寒天氣,晉陽城的老弱婦孺們也不用受凍,生病者大大減少,直接被凍死者更是幾天都沒有一例。
這個冬天比去年冬天冷,並且晉陽城雖然十五萬軍民裡麵,十三萬都是老弱婦孺,但對比去年僅有六萬多軍民,且其中四分之一都是青壯兵丁的情況,反而病死凍死數量沒那麼多。
又是一場大雪過後,再吹到晉陽城來的風便不再是冰冷刺骨西伯利亞寒流,而是帶了絲絲暖意。
這是春天要到了。
隻等雪化了之後,萬物便將複蘇。
“做好開始春耕的準備,也要注意胡人大軍隨時殺來。”
“挑選出五百匹戰馬,組成一支五百人的斥候,向晉陽北側監視鮮卑人,向晉陽東側監視羯族人,向晉陽西側、南側監視匈奴人,務必確保百姓有一個安定的春耕環境。”
做為並州節度使的劉琨連下軍令。
劉紹、趙斌、張信,以及其他十幾位中層將領在廳堂內領命。
一年之計在於春。
雖然可以通過常建新購買糧食,但要知道,晉陽城的黃金、玉器、寶石已經全部交易給常建新了,所以這種形式,不可能一直下去。
最好還是得自己種出來糧食。
況且,劉琨、劉紹等人對於常建新曾說過,土豆、紅薯兩種作物,能畝產至少兩千多斤,非常向往。
如果真有這種產量,哪怕再減半,晉陽十五萬人口,但凡能種上十五萬畝,也足夠一年口糧的了。
而晉陽城為什麼能成為並州最重要的重鎮?
便是因為晉陽城不僅東西兩側都有山脈做為屏障,易於防守,向北可以阻擋鮮卑人南下,向南則可以控製晉中平原。
晉中平原有汾河從中間穿過,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耕地兩百五十多萬畝。
十五萬軍民,其中兩萬青壯士兵要防範胡人軍隊的隨時來襲,不可能分出多少人力用於開墾耕種,而其餘十三萬又都是老弱婦孺,想把這兩百五十多萬畝地全部種上,當然不可能。
劉琨、劉紹、趙斌、張信四人經過商議,隻準備耕種最靠近晉陽城的三四十萬畝,剛好十三萬老弱婦孺之中有四萬左右成年女子,平均每個成年女子帶著兩三個老幼,隻需要耕種十畝左右。
“長安城偽帝劉曜已經下旨調遣大軍,籌集糧草,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北上再攻打晉陽城,必須趕在他們出征之前完成開墾播種。”
種地不僅要有安定的環境,還要有農具。
十三萬老弱婦孺,其中八萬多都是去年才逃過來投奔的,他們自然不可能帶有農具,而晉陽城中倒是遺留有一些以前時候的農具,但頂多隻夠兩三萬人用。
這一點,劉紹隻能求助常建新。
“這個簡單。”
常建新笑嗬嗬的回應。
不提現代化機械,就算是傳統農業技術,他所處現代時空也領先劉紹所處古代時空一千七百多年。
常建新並不準備直接給劉紹送現代化機械設備過去。
有沒有人會開,有沒有人會修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