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不在屋內完全暴露的直接燒,就不會毒死人,可以砌土灶做好排煙。不過這樣的話用來燒水做飯可以,取暖卻是不太行。”
常建新不斷設想著,他繼續道:
“想要燒煤取暖,隻有用鐵灶,用鐵做一個爐子,做好排煙,煤把鐵燒燙燒紅,最後通過從鐵散發的熱量來取暖。”
“鐵灶還可以專門留一個口子,取暖的同時也可以順帶燒水做飯。”
農村常見的燒煤灶,市郊區靠近鄉村的地方,便滿大街都有人賣,常建新以前小的時候還燒過。
然而,常建新雖然說出了使用煤炭的方法,說出了該怎麼打造鐵灶,但這在現代時空很容易的事情,放在劉紹那個古代時空,卻極其困難。
沒有切割技術和焊接技術的古代時空,打造一口燒水炒菜用鐵鍋,成本都非常的高。
一個集燒水做飯、排煙、取暖為一體,氣密性還要好的鐵灶,對於古代時空的人來說就是妥妥天頂星科技,他們無能為力。
“你等著,我去給你現弄幾個直接送過去,然後你們自己決定想要哪一種,要多少個。”
常建新此刻正在靠近郊區的倉庫附近,往郊區外開車最多兩公裡,肯定就能見到有賣燒煤爐的店麵。
果然,常建新才開不到兩公裡,不僅看到了賣有燒煤爐的店麵,還一條街大部分店麵都有賣,大的小的,各種‘款式’都有。
沒辦法,這種沒有技術含量的東西,常建新懷疑很多都是老板自己和親戚朋友焊的,就賺點手工費。
常建新挑了四個,放在車後備箱裡,開車出去兩三百米,停在路邊一處寬敞的地方,然後直接連接古代時空,給劉紹送了過去。
“底座長寬都是接近一尺,總高一尺三寸左右的這個,配一個鐵鏟,一個鐵鉤,加六米排煙管,一百斤大米價。底座長寬一尺左右,總高近兩尺這個,同樣配一個鐵鏟一個鐵鉤,加六米排煙管,一百三十五斤大米價……”
常建新把四個燒煤爐的大概尺寸,具體價格告訴劉紹。
後麵他又想到了劉紹應該不知道現代的‘一米’有多長,便又補充道:
“我這裡說的一米,大約三米三三等於你們的一丈。”
“你們自己先用一下,然後決定好買哪一種,要買多少個,兩個時辰以後我再聯係你。”
常建新說完,便斷開聯係,專心開車回家休息。
古代時空那邊,劉紹對著四個燒煤爐左看看右看看,把能打開的地方都打開,把裡麵也看了一遍。
他還讓親兵去把父親劉琨也叫了過來。
“真是鬼斧神工啊,如此精巧,真不知是如何打造出來的。”
父子二人沒有見過電焊,自然無法想象這種燒煤爐是怎麼打造出來的,他們隻能用‘鬼斧神工’四個字來表達心裡的震撼。
“小一些的這個爐子,單單是這麼重的鐵,一百斤糧都不可能買得到,何況還打造成了這等模樣,值,很值啊。”
劉琨拿著劍柄到處敲敲打打。
最後,父子二人又下令軍士背來幾筐煤炭,他們裝好排煙管之後,就開始試著燒煤。
隨著煤炭被點燃,爐子被燒燙燒紅,熾熱的熱量從鐵做的爐體大量散發出來。
由於是四個爐子同時在一間屋子裡燒,很快屋子內就熱得幾乎要出汗,取暖效果簡直比直接燒柴火都還要好。
“我看這個爐子最好,一個這樣的爐子,足以溫暖一間能圍坐二三十個人的屋子。”
劉琨指著四個爐子中的一個說道。
“軍中漢子個個身體健碩,怕冷那就是訓練少了,加大訓練就是,所以不需要這些。”
“城中老弱婦孺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況且還有一個多月寒冬就過去了,我看有兩千個足矣!”
經過一番商議後,由劉琨做出決定。
下午,常建新在床上睡了一個舒服的午覺起來。
想到中午和劉紹的約定,他直接坐在床上便連接古代時空,聯係劉紹。
聽到劉紹的選擇和需求的數量,他又拿起手機,打開三折疊大屏幕,給農貿公司的尤小柔發去了一連串信息。
“這種規格的煤爐,你去想辦法訂購兩千個,要在一個星期內全部交完貨,給你的價格是一百八十塊錢一個,你能談出多少優惠,多出來的錢便算做公司利潤。”
一百八十塊是街邊店麵零售價的價格,批發價至少能便宜二十塊,大規模批發價還會更便宜,可能一百四十塊左右就能買到。
隨著和劉紹長時間交易,常建新逐漸完善了一個規則。
那就是他給劉紹的大米價按照固定的一塊八毛錢計算,然後劉紹那邊需要什麼東西,他都直接按照市場零售價折合多少斤大米給劉紹報價。
至於說為什麼不直接報軟妹幣的價格,因為他和劉紹本質上是以物易物的關係。
劉紹交易過來的黃金、人參、玉器、寶石等等,其實都沒有一個固定的軟妹幣價格,黃金價格也是每天波動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