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幾個拓跋鮮卑將領秘密商議了一晚上,代縣漢兵有意警惕拓跋鮮卑人。
雖然他們肯定不是拓跋鮮卑人的對手,但至少也讓拓跋鮮卑人不敢輕易朝他們動手。
相互不信任,這樣的氣氛下,已然等同於內亂了。
原本城內的防守力量,就很難守住城池,還出現這般內亂,結局顯而易見。
當天亮之後,晉陽軍開始攻城。
“攻!”
代縣同樣沒有護城河,所以與數日之前攻打忻州城差不多的方式,同樣的猛烈度。
拓跋鮮卑人自然是想要反抗到底的,他們期盼自己能撐一兩天時間,然後雁門關甚至平城方麵會派遣援兵到來解了城池之危。
城中漢兵雖然遭受不信任和排擠,但剛開始的時候,他們也不太敢真做些什麼。
畢竟他們的家小可不都在代縣,有些人的家小在拓跋鮮卑人統治的其他區域,比如平城、朔州等地。
他們如果直接發動叛亂,與城外晉陽漢軍裡應外合,消息一旦傳出去,很可能連累他們的家小。
負責攻城的晉陽軍第一線士兵,人人身上皆著甲,加上攜前日平原遭遇戰大勝之士氣。
每一名晉陽軍士兵都戰意沸騰,不顧生死,凶悍程度甚至還超過數日前攻打忻州城的時候。
當初忻州城內有兩千多拓跋鮮卑人,數百漢兵,總共三千守衛力量,且當時拓跋鮮卑人與漢兵並沒有‘內亂’,漢兵也一起參與守城了。
然而,當下的代縣城,拓跋鮮卑人隻有一千二百左右,還與六百多漢兵有了嫌隙,不僅不信任漢兵,還防著漢兵,形成了‘內亂’。
另外,無論是拓跋鮮卑守軍士兵還是漢兵,都知道前日拓跋力溶率領一萬兩千多拓跋鮮卑騎兵突襲晉陽軍,卻慘遭大敗,他們的軍心士氣亦遭受嚴重打擊。
種種不利疊加,攻城的晉陽軍在更短的時間內攻上城牆,以更短的時間在城牆上取得優勢。
當城牆上同時存在超過四十名以上晉陽軍士兵,頓時便開始在局部殺得拓跋鮮卑守軍士兵節節敗退。
幾名拓跋鮮卑將領完全沒有想到晉陽軍戰鬥力竟然如此強悍,這樣下去怕是很快就會城破。
要想守住城池,便必須有更多的守城力量。
如此一來,六百多漢兵就不能不用。
雖然幾名拓跋鮮卑將領對漢兵極度不信任,但逼到這一刻,他們也顧不得其他。
他們用漢兵的家小威脅,如果他們膽敢叛變,與攻城的晉陽漢軍裡應外合,他們的家小一定會被清算,以此強逼著漢兵一起參與守城。
六百多漢兵麵對這般威脅,顧慮之下,確實不敢直接叛變,以及不得不登上城牆參與守城。
不過他們大部分人卻也能不出力便不出力,能避著直接與登上城牆的晉陽軍士兵廝殺,便儘可能避開。
於是看似有六百多數量的漢兵幫助守城,卻幾乎沒給拓跋鮮卑人帶來多少助力。
最終,城牆上同時存在的晉陽軍士兵數量依舊不斷增加。
四十人、五十人、七十人……
當城牆上同時存在的晉陽軍士兵數量超過八十人,每一名晉陽軍士兵都能以一敵三,甚至敵四,八十晉陽軍士兵爆發出來的戰鬥力,便相當於兩三百拓跋鮮卑守軍士兵。
這些晉陽軍士兵,直接在一半左右城牆占據優勢,而且優勢還在繼續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