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三千八百多斤土豆_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 > 第184章 三千八百多斤土豆

第184章 三千八百多斤土豆(1 / 2)

小麥、稻穀都是肉眼可以直接看到穗,其實不用等到收割,便清楚的知道肯定比以前產量高。

以前小麥產量種得好也不過兩百多斤畝產,而常建新提供過來的現代改良過的小麥種子,收割的時候稱重出來的畝產則達到了接近五百斤。

雖然常建新提醒他們,這小麥第一年的產量才會這麼高,後麵留種再種,正常產量也就四百斤左右。

不過那也比以前最多兩百多斤好很多了。

小麥和稻穀的畝產量,也就相差二三十斤。

稻穀收割的時候,畝產量則達到了五百斤出頭,常建新同樣告訴他們,後麵再留種的產量,估摸著正常的話也就四百多斤的產量。

不過相較於以前兩百五六十斤產量,同樣也是好很多了。

當初種植了兩萬畝左右小麥和水稻,但在匈奴大軍圍攻晉陽城的那段時間,有六成左右被匈奴人糟蹋了,最後隻剩下四成左右,也就是八千畝。

當初擊敗圍城的匈奴軍隊之後,又額外開墾了十萬畝土地,耕種小麥、玉米、土豆三種生長周期比紅薯、稻穀短的糧食,其中三成種小麥,三成種玉米,四成種土豆。

也就是又有三萬畝小麥。

按照平均畝產估計,今年秋收將總共能收得一千九百萬斤左右小麥和稻穀。

接下來是玉米,當初第一批種植了六萬畝左右,被匈奴人糟蹋了兩成半,隻剩下四萬五千畝左右。

後期額外開墾種植了三萬畝左右,所以總共是七萬五千畝玉米。

現在收獲的是第一輪種植的四萬五千畝。

常建新通過劉紹的視角觀看,發現古代時空因為沒有化肥、農藥,雖然是第一年種植,但玉米個頭也隻現代時空農村種植的勘勘三分之二大小。

現代農村種植玉米畝產量九百斤左右,所以常建新估摸著古代時空劉紹那邊種植的這些玉米,畝產量估計在六百斤左右。

前麵收割的小麥、水稻,隻是產量增加了,但畢竟是傳統農作物,百姓們都種過見過。

現在將要收獲的玉米,則是他們以前從未種過的糧食。

當然,過去一年多時間,無論是普通老弱婦孺,還是晉陽軍將士,都已經吃過了不少玉米,倒也不是那麼稀奇,隻是好奇他們自己種植究竟能有多少產量。

晉陽軍將士鎮守四方,能派遣出來幫助收割糧食的也就幾千人,主要還是靠十三四萬老弱婦孺。

成年女子帶著一些半大少年少女,與健壯的少數晉陽軍士兵一起開始采摘玉米。

半個拳頭大四寸左右長的玉米個頭,上麵的玉米粒雖然沒有常建新過去一年多時間送來的那麼大粒,但卻粒粒飽滿。

采摘其中五畝,帶芯稱重平均每畝七百多斤,按照七到八成玉米粒比例,估摸著畝產玉米粒就算沒到六百斤,也非常接近。

哪怕隻按照平均五百五十斤畝產計算,總共七萬五千畝玉米,最終也能收獲四千一百多萬斤玉米粒。

最後終於到最令人期待的紅薯和土豆產量。

劉琨、劉紹、趙斌,甚至坐鎮河東郡的張信都專門快馬趕回晉陽,就為了親眼看一看紅薯和土豆的產量究竟能達到多少。

小麥、水稻、玉米接近五百斤到六百斤的產量,已經非常令人激動。

許多上了年紀的,以前種植了三四十年,少的畝產隻有一百多斤,多的畝產也隻有兩百多斤的傳統小麥、水稻,都已經激動得忍不住連稱常建新送來的小麥、水稻是神物!


最新小说: 權力巔峰:從市委大秘開始 修仙充值一千億,天才都是我小弟 在火影教書,係統說我是綱手學生 鬥羅:楊家老祖,提破魂槍出山 我們法師是這樣的 奸臣重生後將死對頭拿下了 三角洲:我雞哥,開局監禁麥曉雯 SSS級神醫下山 重生提前一年囤貨,逃荒吃香喝辣 隋唐:從護隋到萬界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