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在稱出畝產的那一刻,激動得淚流滿麵,跪在地上連連叩拜磕頭。
如果土豆、紅薯真能達到一千多斤畝產,那麼更是神物中的神物。
土豆生長周期比紅薯短,所以先刨出來的是土豆。
當然,並不是把種植的全部土豆直接都刨出來,而是隻刨出來一百畝,吃多少刨多少,其餘的趕在下雪之前刨出來即可。
第一株土豆是劉琨、劉紹父子親手刨的。
用鋤頭先在旁邊往下挖,然後慢慢向裡麵刨,第一個冒出來的就是一個黃色的足有拳頭大小的土豆,就這一個便有半斤左右。
很快又露出幾個大小不一的出來。
最終這一株土豆,刨出來了大小不一的九個。
“九乃數之吉,大吉啊!”
頓時有人驚喜的呼喊。
此刻所有人都很激動,哪怕知道這個人有拍馬屁的嫌疑,所有人也都非常高興。
雖說還沒有稱重,但肉眼估算,刨出來的這九個土豆,怎麼著也有三到四斤重。
如果其他所有土豆都有這種產量,這一畝地怕是絕不止一千多斤,甚至能有幾千斤的產量。
誠然,他們所處的古代時空沒有化肥也沒有農藥。
但其實紅薯、土豆本來就不需要放多少化肥,也不需要打多少農藥,產量不會像小麥、水稻、玉米這種同樣的種子產量卻與現代差那麼大。
第一株是劉琨、劉紹父子親手刨,後麵的就是大家一起動手了。
當第一畝土豆全部都被刨出來,小山一般的土豆堆放在一起。
還沒有整體稱重,但所有人臉上都已經是震撼的表情。
劉琨一大把年紀了,此刻滿麵紅光。
他是世家出身,當初以一己之力聚集人手,從匈奴人手中奪回晉陽城,而後在晉陽城一守就是近十年,期間為了維持晉陽城軍民的吃穿用度,他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
為了避免春耕種植的糧食還沒收割就被胡人派遣騎兵前來破壞,他不知想過多少方法,種在晉陽城裡,種在山溝裡,做偽裝等等。
像土豆這種長在土裡,產量還像是小山一般的糧食,著實太能影響他的情緒了。
最後真正稱重出來,竟然有三千八百多斤重。
哪怕這未必就是全部土豆的平均畝產,但就算把平均畝產看低到三千五百斤,甚至三千斤。
第一輪種植的土豆有二十萬畝左右,被匈奴人糟蹋了一成左右,那麼也還剩下十八萬畝。第二輪又種植了五萬畝,總共便有二十三萬畝土豆。
按照三千斤的平均畝產計算,總收獲都能有六億九千萬斤。
喜歡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請大家收藏: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