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隻有七八支是在距離唐軍士兵七十米以內距離射的。
本身就是嚴密軍陣的唐軍士兵撐起盾牌,頃刻間將羯族騎兵射來的箭矢阻擋大半。
僅有三支箭矢從縫隙射進去,分彆射中三名唐軍士兵。
可惜唐軍士兵身上盔甲防護能力強悍,本身就不是七十米以內距離就能夠大概率破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種傳統的單層鐵片盔甲,才會七十米以內就有大概率破甲。
事實上,唐軍士兵身上的鋼製甲片盔甲,哪怕是三十米以內射來的箭矢,破甲概率都絕對不到四成,七十米以內射來的箭矢,根本沒有一絲一毫破甲的可能。
射中唐軍士兵的兩支箭矢之中有一支,是從五十米以內距離射來的,便是這支也沒有能破甲。
羯族騎兵第一輪箭雨,沒有給任何一名唐軍士兵造成實際傷害。
衝在最前沿的羯族騎兵,自然能很清楚的看到沒有任何一名唐軍士兵因為中箭受傷,他們吃驚的同時倒也沒有多想。
畢竟他們本來就不是要靠弓箭擊破唐軍步卒軍陣,最終是要靠戰馬與騎兵本身來擊破唐軍步卒軍陣。
羯族騎兵衝到唐軍軍陣前沿之前,軍陣之中的唐軍弓箭手又射出去一輪箭雨。
這一次足足射死射傷十六名羯族騎兵。
唐軍弓箭手來不及射出第三輪箭雨,衝在最前麵的羯族騎兵衝到軍陣前十米。
隻需再有兩三個眨眼的功夫就能撞在唐軍軍陣前沿。
“槍林,刺!”
軍陣前沿,一名唐軍隊長大喝一聲。
“唰唰唰!”
軍陣之中的唐軍長槍兵,將長槍的槍尾撐在地上,槍頭頂出去形成一線寒光閃閃的密集槍林。
衝在最前沿的幾名羯族騎兵閃避不及,直接連人帶馬撞在槍林上。
“噗,噗噗噗……”
霎那間利器入肉的聲音。
還有鮮血濺灑的聲音,戰馬悲鳴與騎兵慘叫的聲音響徹軍陣前沿。
“殺!”
有幾名羯族騎兵,在長槍刺中座下戰馬之前,飛撲出去,直接落入唐軍軍陣之中。
然而,他落下去以後人都還沒來得及爬起來,就被唐軍刀盾兵手中橫刀猛烈劈砍,瞬間被亂刀砍殺。
衝在最前麵的幾十名羯族騎兵,不能一下子撞開唐軍步卒軍陣的前沿防線,那麼戰馬與騎兵的屍首就會形成一條障礙線,後麵的羯族騎兵的衝勢也會受到阻礙。
與此同時,戰馬是動物,麵對一片寒光閃閃的槍林,加上目睹其他戰馬被紮成篩子,未死的戰馬倒地悲鳴,它們會下意識止住馬蹄。
失去衝勢以後,羯族騎兵隻能在馬背上,用長槍朝軍陣前沿的唐軍士兵刺。
可惜,羯族騎兵這樣刺過去的長槍,往往被唐軍士兵用盾牌擋住。
與此同時,唐軍長槍兵也刺向馬背上的羯族騎兵。
羯族騎兵刺過去一杆長槍,唐軍長槍兵往往便回應出來三四杆長槍。
而且唐軍長槍兵有刀盾兵用盾牌掩護,羯族騎兵卻沒有其他防護。
一些羯族騎兵硬生生被幾杆長槍同時使力從馬背上捅下來。
軍陣前沿的唐軍長槍兵、刀盾兵擊殺衝到前沿的羯族騎兵的同時,後麵的唐軍弓箭手也在連續不斷的朝外麵羯族騎兵射箭。
衝不開唐軍的陣型,戰馬又因為阻礙失去了衝勢。
騎在馬背上不是衝鋒狀態的羯族騎兵,就猶如一個個活靶子。
不斷有羯族士兵被唐軍弓箭手射殺墜馬。
前後都不到一百個呼吸時間,衝到前沿被唐軍長槍兵、刀盾兵擊殺的,以及陸續被唐軍弓箭手射殺的,羯族騎兵傷亡數量已然超過八十騎!
相應的,唐軍的傷亡數量才七個人,超過一比十的傷亡比。
這般僵持下去,羯族騎兵不僅沒有可能衝破唐軍的軍陣,打開道路,還會被唐軍大量殺傷,損失慘重。
“吹號,命令前方後撤回來。”
“烏烏……”
在羯族騎兵主將魏無恤的命令下,羯族傳令兵吹響後撤的命令。
唐軍陣前,還沒有傷亡的羯族騎兵立刻撥轉馬頭向後撤離,撤到軍陣之中唐軍弓箭手的射程範圍之外。
……
這邊,魏無恤已經嘗試過了,羯族騎兵正麵強行衝鋒,很難衝破唐軍的軍陣。
所以他打算另想辦法突破唐軍軍陣的阻攔進入函穀關內。
唐軍三千步卒軍陣隻是攔住了官道,攔住了戰馬可以直接奔跑的區域,並不是徹底將所有可以進入函穀關的路全部堵死。
比如羯族騎兵放棄戰馬,改為步卒,從唐軍軍陣的左右兩側山溝、山林慢慢繞到函穀關東城門樓與城牆下。
隻要唐軍軍陣不是直接堵在函穀關東城門樓下,堵住城門,就不可能完全阻止得了人進入函穀關。
而唐軍軍陣如果敢靠近到距離函穀關城門樓百米以內,那麼函穀關城門樓上的羯族守軍弓箭手就可以居高臨下的用弓弩射箭打擊。
然而,魏無恤這邊另有想法,函穀關東城門樓上的侯顯看到羯族騎兵後撤,不再繼續衝擊唐軍的軍陣,他卻是心急如焚。
因為函穀關西城門樓與城牆在唐軍主力的猛攻下,已然岌岌可危。
唐軍主力隨時可能完全占領西城門樓與城牆,打通城門通道,大規模殺進函穀關。
彼時就算洛陽援軍能進得來函穀關,也絕無可能把已經攻入函穀關的唐軍重新趕出去,函穀關可就勢必要失陷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你魏無恤可以下令騎兵改為步卒從山溝、山林繞道,唐軍也可以分出一部分士兵,下到山溝區域,進入山林區域糾纏廝殺。
總之,侯顯根本沒時間等城外的魏無恤慢慢想辦法,慢慢嘗試繞過唐軍的步卒軍陣。
“吹告急號角和進攻號角,希望援兵能聽得懂我的意思!”
城門樓上,侯顯命令身邊的傳令兵道。
城外,魏無恤正打算下令一部分騎兵繼續正麵衝擊唐軍軍陣,牽製唐軍,一部分騎兵放棄戰馬改為步卒,嘗試從兩側山溝、山林繞道進入函穀關呢。
陡然聽到從函穀關傳來的連續號角聲。
告急的號角聲讓魏無恤聽出來了函穀關當前形勢岌岌可危。
而進攻的號角聲則讓魏無恤聽出來了,侯顯希望他能下令援軍騎兵繼續全力衝擊唐軍軍陣,直接突破過來。
“侯顯那個家夥,真就如此廢物嗎?我援軍都已經到城外了,他難不成就連多守一個時辰、半個時辰都守不住,就這麼急迫?”
“能正麵衝破過去,難道我不會衝?用得著他指手畫腳?”
魏無恤鐵青著臉,直接破口大罵。
以現在這種情況,他一味地命令騎兵正麵衝擊唐軍步卒軍陣,哪怕最終能衝破過去,時間也未必就比改一部分騎兵為步卒從兩側山溝山林繞道快多少。
正當魏無恤的策略被乾擾,一時陷入猶豫的時候。
函穀關東城門竟然打開了,函穀關羯族守軍主將侯顯,居然親自帶著七八百羯族士兵從函穀關殺出來。
很明顯他是打算和魏無恤率領的洛陽羯族援軍前後夾擊,以此打破唐軍的軍陣,直接打開道路。
魏無恤蹙了蹙眉,如果能有函穀關守軍從後方夾擊,他這邊確實更有希望正麵直接衝破唐軍的軍陣。
隻不過這樣一來,函穀關內的守軍兵力,也會相應減少。
如果前後夾擊,仍然無法迅速突破唐軍軍陣的阻攔,可就變成函穀關內守軍反倒額外被東城門外的這支唐軍步卒牽製一部分防守兵力。
屆時,唐軍主力在西城門樓與城牆將更容易突破,更快大規模攻入函穀關內。
總之,函穀關內守軍抽調一部分兵力出城夾擊,此舉有利有弊了。
不過,不管是利大還是弊大,侯顯都已經帶著一部分函穀關守軍出城了,由不得魏無恤不配合。
“傳令,繼續正麵衝擊唐軍軍陣,以五百騎為一隊,梯次衝鋒!”
魏無恤隻能讓手下羯族騎兵集中全部力量,繼續正麵衝擊唐軍軍陣。
唐軍軍陣之中,楊征也看到了後方函穀關羯族守軍主動出城。
楊征絲毫無懼,隻冷笑一聲道:
“想靠前後夾擊打破我第二步卒軍團三千將士組列的軍陣?簡直癡心妄想!”
楊征甚至有自信在平原地帶,麵對上萬敵軍從四個方向同時衝擊而不被破陣。
函穀關羯族守軍與洛陽羯族援軍,前後夾擊就想打破軍陣,在他眼裡自然是癡心妄想。
“如此也好,我也看看有沒有機會,趁機反從函穀關東城門直接殺進函穀關內,直接攻陷函穀關!”
楊征點一名團長說道:“你繼續在前沿指揮應對洛陽羯族騎兵的衝擊,本軍團長要親自到軍陣後方,指揮應對主動從函穀關出來的羯族守軍,順便觀察一下看看有沒有可乘之機。”
喜歡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請大家收藏:()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