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似乎不用考慮吧?肯定是先河北,後涼州。”
常建新喝了一口紅酒後,把杯子放在桌麵上,便隔著時空直接開口說出自己的建議。
他繼續說道:“涼州太遠了,與洛陽隔著幾千裡,如果按照步卒行軍速度,單單是從洛陽行軍到涼州,怕是就得一個多月。”
“涼州東到西又橫貫幾千裡,不說一路上還要攻打郡縣城池,單單是行軍又要一個多月,就算攻下來,戰線也拉得太長了。”
“河北羯趙與鮮卑人才是大唐的心腹之患,涼州勢力給他們十年發展,他們也不會比現在強多少。羯趙和鮮卑人卻不一定,多給他們一年時間,解決河北的難度可能便會增加數成。”
“先解決近在眼前的強敵,再去管偏遠的涼州更好一些。”
“況且涼州再怎麼樣也是漢人自己的勢力,把胡人都掃滅以後,漢人再解決自家內部的事情簡單一些。”
一旦把河北的羯趙、鮮卑等胡人勢力掃滅,那麼華夏區域便隻剩大唐、涼州、東晉三家漢人勢力,再沒有胡人的事!
先打涼州,絕對是麵子問題。
先打河北才是實際問題。
唐皇劉琨雖然很憤怒涼州牧張茂膽敢斬殺大唐使者,挑釁大唐威儀,但他經曆過堅守晉陽孤城近十年的苦難,不是那種為了麵子就不要實際的人。
經過半個小時的商議,劉琨、劉紹、趙斌、張信都認同常建新所說,應該先攻打河北,先解決河北的胡人,再轉向涼州。
甚至攻下河北以後,接著又先攻江南東晉朝廷,最後再解決涼州。
反正涼州可農耕土地有限,人口有限,各種資源有限,哪怕放著十年再動手,涼州的實力也不會比現在增長多少。
做出了決定以後,大唐便朝著下一階段北伐河北做準備,各種資源儘量往河東郡集中。
把資源集中在河東郡,顯然晉陽五郡在大唐手上,大唐軍隊並不需要從黃河南岸強渡黃河攻入河北。
而是可以直接從河東郡,東出萁關,直接攻打羯趙的河內郡。
拿下河內郡以後,繼續沿著黃河向東,攻下鶴壁縣。
從鶴壁縣往北,攻下安陽,再往北即可兵臨鄴城城下!
如果羯趙把所有主力大軍集結在鄴城,那麼可在鄴城一戰全殲羯趙主力大軍,滅亡羯趙。
當然,大唐立國便宣誓與所有胡人為敵,清除漢家土地上的胡人,恢複漢家榮光,便不止羯趙是大唐的敵人,鮮卑同樣是大唐的敵人。
鮮卑人絕對也知道大唐滅掉羯趙以後,下一個必定是他們,所以他們很大概率會聯軍相助羯趙,共同對抗大唐。
大唐需做好同時對付羯趙主力大軍,拓跋鮮卑主力大軍,段部鮮卑主力大軍,慕容鮮卑主力大軍,幾方加在一起,敵軍很可能超過三十萬的準備!
九月,大唐近三十萬士兵所需鋼製甲片盔甲全部製作出來,鋼製兵器也全部打造完成,大唐所有將士都能做到身披鋼製甲片盔甲,手握鋼製兵器。
同時,大唐朝廷繼續嚴格訓練士兵。
再過一個月,進入十月份就將開始秋收,各種糧食預計在十一月完成秋收。
秋收之前,劉琨、劉紹、趙斌、張信四人又一次和常建新隔著時空商議。
這一次他們商議的是,該不該讓一部分大唐將士停止訓練,參與到秋收裡麵去。
參與秋收,便會阻礙接近一個月時間的訓練,不參與秋收,隻靠老弱婦孺的話,估計會有一部分糧食沒有足夠的人力收上來。
劉琨、劉紹、趙斌、張信四人,太清楚土豆、紅薯、玉米、現代時空改良過的麥種、稻穀能產多少糧食。
晉陽五郡、關中、兗州、青州、豫州、徐州等,加在一起足足四十三個郡,幾百座郡縣城池,放在後世能養三四億人口的土地,大唐卻隻有三百多萬人耕種。
毫無疑問,春耕的時候,大唐百姓全部挑選那些靠近水源,土壤肥沃的最上好土地優先開墾耕種。
哪怕種下去以後,絲毫不理會,土豆、紅薯也絕對能突破兩千斤以上每畝。
玉米、小麥、稻穀雖然需要打理才行,但種植麵積卻都不大,加在一起都不到土豆、紅薯種植麵積的一半。
基本上老弱婦孺人口的人力都用到了打理玉米、小麥、稻穀上了,尤其是小麥、稻穀是百姓傳統的糧食。
關中、兗州、青州、豫州、徐州等郡縣的百姓,都是第一次種土豆、紅薯、玉米,哪怕他們都先吃過這三種糧食,哪怕大唐朝廷說得再天花亂墜,百姓們也願意相信。
但畢竟百姓們的內心還是更偏向於小麥、稻穀,有足夠人力打理的小麥、稻穀,畝產四百到五百斤不成問題。
總之,可以預見今年秋收的糧食總產量將會非常巨大。
“理論上來說糧食夠吃就行,產量多的話,收不上來浪費了也就浪費了,算不上是什麼大問題。”劉紹無奈的說道。
做為必然的率領大軍出征的統帥,劉紹更偏向於儘可能保持軍事上的強大,多一分實力多一分勝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縱然十幾萬大唐軍隊實力絕對足夠強大,對付三四十萬敵軍,會輸的概率幾乎沒有,但劉紹還是希望儘可能的小心,不能有絲毫大意。
……
劉琨、趙斌、張信也認可劉紹所說。
越是到即將掃平所有胡人的時候,越是不能大意。
現代時空,常建新卻有不同的想法,他試著提出來道:
“除了晉陽五郡、弘農郡、滎陽郡、洛陽這些地方出身的士兵不是第一次在大唐治下春耕,已經真切見過土豆、紅薯等糧食巨大的產量之外,其他郡縣出身的士兵,必然都心懷忐忑,內心對家裡老弱婦孺未來的生存有一定的擔憂。”
“如果讓他們回去參與秋收,親眼看到山一般的糧食。”
“等秋收結束以後,開始誓師北伐的時候,告訴他們,隻有徹底滅掉胡人,把所有胡人驅逐出漢家土地,他們的一家老少,子孫後代才能真正安居樂業,每年都能種出這麼多糧食,吃到這麼多糧食。”
“否則胡人連年南下燒殺劫掠,奴役漢民,甚至把漢民直接當兩腳羊吃,哪怕能種出再多的糧食也沒有未來,妻兒老小,子孫後代無法有安居樂業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