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屆時,相信一定能刺激這些士兵悍不畏死,縱然身體被敵人捅穿,也要用最後一口氣和敵人同歸於儘,他們的軍心意誌,將不弱於秦末巨鹿之戰已經破釜沉舟的楚軍士兵。”
常建新說完,便耐心等劉琨、劉紹、趙斌、張信四人商議這樣做的可行性。
究竟是多大半個月的訓練能提升的戰鬥力大,還是通過常建新所說的方法激勵能提升的戰鬥力大?
四人足足商議了差不多一個小時。
最後由劉紹開口定音道:“不一定要剛結束秋收就直接北伐,秋收結束以後,士兵歸營,可以再多訓練半個月再行北伐。”
“彼時或許已經進入冬季,但我們大唐士兵擁有的禦寒條件肯定比胡人士兵要好。”
這得益於常建新這些年,陸陸續續從現代時空收了近一億斤舊衣物舊被褥送來古代時空。
那些舊衣物舊被褥放在現代時空都是垃圾,可是放在古代時空,五胡亂華的黑暗時代,卻是絕對的寶貝。
舊衣物舊被褥裡麵可是有很多棉花的,有現代衣物內如何利用棉花,古代時空的大唐百姓們拆出來棉花,也可以縫製成可禦寒的衣物。
可以這樣說,古代時空的大唐百姓,因為這近一億斤舊衣物舊被褥,擁有古代時空整個世界最好的禦寒條件。
越是酷寒,反而北方的遊牧民族沒有優勢,大唐將士優勢更大。
劉琨沉思過後,點了點頭。
趙斌、張信二人相視一眼後也點了點頭。
這算是和劉紹達成了共識,采用常建新所說的策略。
時間又過去十天,秋收臨近,做為皇帝的劉琨下詔,讓兗州、青州、豫州、徐州、關中等今年在大唐治下第一次春耕的郡縣出身的士卒,全部歸家參與秋收。
秋收結束以後再回歸軍營。
七萬零四百多從兗州、青州、豫州、徐州等郡縣新招募的純新兵,六萬多在關中俘虜的匈奴漢趙偽朝漢兵,以及關中各郡縣世家豪強收上來的府兵。
加上同樣是從兗州、青州、豫州、徐州等郡縣世家豪強收上來的府兵兩萬多人。
總計放了十五萬多士兵歸家參與秋收,大唐剩下十四萬多士兵,足以防守各郡縣。
秋收開始。
土豆、紅薯、玉米的產量,以及改良過的小麥、稻穀的產量,無不讓這些第一次在大唐治下春耕的漢民百姓震驚。
這樣巨大的糧食產量,毫無疑問可以讓一家老少,乃至子孫後代都不必挨餓,每一年都能敞開了吃。
今年秋收,整個大唐治下都是歡樂的,百姓們享受糧食產量的海洋。
三百多萬百姓,雖然真正開墾耕種的土地麵積隻有一千多萬畝,平均每個人頭不到四畝,但這四畝之中,隻要有一畝是土豆或者紅薯,產量便足夠一個人一年的口糧了。
所有人對未來都充滿希望。
放歸家參與秋收唐軍士兵歸營以後,還沉浸在那巨大的糧食產量裡麵。
之前哪怕每天也都能敞開了吃,但那是在軍中,是吃大唐朝廷的糧食。
他們自己家的糧食,從他們出生記事開始,就沒有能真正敞開了吃,而不怕存糧不夠撐不到來年秋收的。
但是今年做為大唐治下的第一次秋收,看著僅從一畝地上麵便收上來那麼多糧食,無比告訴他們,哪怕他們每天都敞開了吃,所得糧食也肯定夠吃到明年秋收。
他們第一次吃自家的糧食敢於敞開了肚皮吃,乃至讓全家所有人都敞開了肚皮吃。
劉琨、劉紹、趙斌、張信無不關心這些結束秋收以後回歸軍營的唐軍士兵,眼看他們已然對未來美好生活充滿了期盼。
按照常建新提出來的策略,該轉而給這些士兵們潑冷水了。
在劉紹這個大唐太子,兼天下兵馬大元帥的命令下,各級唐軍將領開始在軍中,告訴士兵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糧食再多,隻要胡人還沒有被打垮消滅,他們便隨時可能南下燒殺劫掠,搶走你們家裡的糧食,你們家裡的妻子女兒,想要一家老少,子孫後代真正安居樂業,必須先徹底消滅胡人,奪回漢家山河……”
“不日,太子殿下將親自統帥大軍北伐羯胡,鮮卑諸胡。”
“為了今後子孫後代能安居樂業,爾等務必舍命殺敵……”
這些話語的激勵,也確實起到了巨大的效果,尤其是兗州、青州、豫州、徐州等郡縣征召上來的純新兵,彆看他們是所有唐軍士兵之中訓練最少,最沒有經驗的一批。
可是在歸家參與秋收,親眼看到屬於自家的大量糧食,先是對未來有了美好的憧憬,此刻卻又被這些話語激勵,認識到隻要河北的胡人還沒有徹底滅亡,便隨時有可能衝過黃河,殺過來燒殺劫掠。
兗州、青州、豫州、徐州等郡縣的新兵,他們可是真切被匈奴人以及羯趙輪流統治過的。
尤其是羯趙統治的那幾年,真的太慘了,太讓人絕望了。
如果不是大唐南征殺退黃河以南的胡人,把他們和一家老小從羯胡統治下解救出來,他們和一家老少怕是還生活在羯胡統治的黑暗絕望之中。
對大唐朝廷感恩,對胡人的痛恨,在這一刻達到極點。
殺胡之心,滅亡胡人之心,在這一刻直衝蒼穹。
正如劉紹所預想的那樣,此刻這些出身兗州、青州、豫州、徐州等郡縣的新兵,雖然是大唐所有士兵之中訓練最少,最沒有戰鬥經驗的新兵。
但他們的軍心、士氣、意誌,卻反而更強。
猶如秦末巨鹿之戰,已經破釜沉舟的項羽麾下楚軍士兵。
感覺到北伐時機已至,劉紹開始下令往並州河東郡彙聚兵馬,準備開啟北伐。
喜歡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請大家收藏:()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