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六十年代農家女!
幸好你藏得夠深,要是真被關有壽瞧出你這些心思,他立馬會將你掃地出門,哪會兒還像現在拍胸口。
探出的房簷遮住了夏日午後的陽光,東屋關有壽一個勁兒地許諾隻要孩子在他家,就不會讓他受委屈。
他不好直言說會當成兒子對待。可人和人就是要講究個眼緣,這小屁孩還真是跟他兩口子貼心。
短短的接觸兩日,薛大山也看得出這關老弟值得信任。見無其它什麼事情,他再次提出告辭。
雖說來馬六屯時間不長,但離開京城已經有些日子。不說小景年正急著打聽那邊的消息,他也得回去準備一二。
當然借口不是如此。
“老弟,真不用留我。這一回都認識了路,往後我少不得還要來你這兒轉轉,你彆嫌我煩就行。”
“隻管來就行。”
“好。那咱們也說好了,我知道你往常沒空,也就貓冬能歇上幾天。回頭上京一定要通知我。”
關有壽樂嗬嗬地直點頭。
這次因為關平安給梅老準備的東西不少,關有壽就沒再打包小包地回禮。一來天氣炎熱很多東西還不如等入秋;二來乘車也不方便。
與薛大山一起離開的還有葉大貴和劉翠香老倆口。
此刻東屋一群爺們,對屋劉翠香也拉著侄媳婦嘮嗑。正如齊景年所說的,人不是單單就一個人。
她始終還是會牽掛唯一的親妹妹。
尤其是在一直被她視為小可憐的外甥終於如她所想的過上好日子,她的心裡又好像偏了老妹兒一些。
可嘮嗑?
能嘮些啥?
今天從天還沒亮至今,三兒是一直都沒踏一步到那邊探望一二。來來往往的客人進進出出的或許也是原因。
但真有心的話,又不是隔著千山萬水,如何能去不了一趟。遠的不過是人心,終究還是冷了母子情分。
這位善良的老人隻能在侄媳婦跟前說說自家老妹兒的不容易,也隻能讓侄媳婦彆去跟那糊塗婆婆計較。
多的話,麵對孩子的一臉愧疚,她也說不出口。唉……多好的兒媳婦,咋就不懂得好好珍惜。
“好孩子,三兒就靠你多照顧。過日子有啥磕磕碰碰的,兩口子可千萬彆吵嘴,吵多了傷和氣。”
“好。”
“他要欺負你,也彆憋在心裡頭。你讓人給我寫封信,我過來捶他給你出氣。我是他大姨,捶他正合適。”
葉秀荷樂得連連點頭。
該說的都說了,劉翠香側耳聽著外麵的動靜,這是要打算走了。她這才拉過炕上的一個袋子。
掏呀掏的,掏出了一對成色陳舊的金丁香耳釘。
見老太太塞過來,葉秀荷嚇得連忙擺手,“我不能要。”彆說是金子,就是銀的,她也不敢要。
劉翠香笑了笑,“先聽我說完。”說著,她的目光透過這對金丁香帶著緬懷,“這本來就是該你的東西。”
葉秀荷頓時一怔。
“當年我娘帶我們姐妹倆人出來。就是在最難的日子,她都沒賣。一來是我爹留給她的念想,二來我們孤兒寡母就是賣了也沒用。”
劉翠香想起幼年的經曆……停頓了一下,“後來我娘快不行了,她就讓我收著將來給三兒媳婦。”
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