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火線”橫跨了整個戰場,也打響了太平道進攻的第一銃。
首當其衝的雷神直接被“碎星”貫穿,金身碎裂,化作無數流螢升空,回歸了大真人府。
不過剩下的十七尊雷神也立刻還以顏色,齊齊施展神通。
一瞬間,整個天幕都被染成了紫色,接著無數的雷霆從天而降,仿佛一座完全由雷電構成的森林,覆蓋了大半個艦隊。
許多飛舟還未來得及開炮,便被上方落下的數道雷電擊中,直接被擊穿了防護陣法。
畢竟有些飛舟不是戰艦規格,運氣不好的直接炸裂開來,當空解體。運氣稍好的,則是拖著滾滾濃煙一頭向下方衝去。
天人一級的道士或者靈官還能及時升空,離開飛舟,進行自救。
至於其他人,那就隻能聽天由命了。
一般情況下是凶多吉少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像齊玄素那樣死而複生,不是被活活摔死,就是被飛舟燃起的大火燒死。
這也是空中艦隊的缺點,一旦潰敗,幾乎逃無可逃。相對而言,地麵軍隊是最容易逃命的,就是幾萬頭豬,也不是那麼好抓的。海上僅次於陸地,畢竟汪洋碧波,在海上找人和大海撈針也差不了多少。唯獨是空中,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隻能等死。
不少太平道之人都為這種較為陌生的手段而震驚。
雷電幾乎沒有任何規律可言,有直來直去的,也有歪歪斜斜的,還有恨不得拐上十八個彎,有直接落在飛舟上的,也有擦著飛舟邊緣打空的,還有橫著打過來的。
天上地下,滿耳儘是風雷之聲。
第一輪交鋒之後,雙方各有損傷。
十七尊雷神正麵承受了太平道艦隊的一輪炮擊齊射,神道金身變得黯淡許多,甚至有焦黑痕跡,就連腳下的雷雲也變得稀薄許多。
如果隻是一味挨打,隻要幾輪齊射下來,雷神們就要再度減員。尤其是“應龍”的“碎星”,太平道已經開始不計成本地使用“天一真水”進行強行冷卻了。
雖然下方的大陣還可以繼續召喚雷神,但也是需要時間的,而且人力有時而窮。
畢竟都是道門的火炮,沒什麼兩樣,既然能轟開地肺山的護山大陣,自然也能傷及雲錦山的三十六部雷神。
不過十七尊雷神並沒有停歇,在召喚了一輪天雷之後,立刻選擇前進,打算與艦隊進行肉搏,發揮自己的長處。
一旦近身之後,混戰一團,火炮就不好發揮優勢了。
就在這時,一道劍光憑空出現,如此浩大,甚至比橫向一字長蛇陣的艦隊還要長,如同一道銀河橫貫在了太平道艦隊和雷神之間。
是國師出手了,他要強行阻隔雷神們的近身意圖,繼續發揮艦隊的遠程優勢。
國師不是道門第一人,卻是公認的劍道第一人,姚令之所以是道門第一人,一多半都在“旁門左道”的手段上。
僅以劍道修為而論,無論是修煉“太陰十三劍”的前地師姚令,還是修煉“龍虎劍訣”的天師,也包括以刀禦劍的大玄皇帝秦權殊,都不如國師。
此劍曾在鳳麟洲弑神,也曾在鳳麟洲斬龍。
沒有了金闕的限製之後,國師終於可以儘情揮灑劍氣,雖然不曾一劍斷江,但劍氣已經如大江東去。
此劍無雙。
不過與此同時,一直沒有露麵的天師同樣選擇出手,兩位副掌教大真人二度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