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臨蒼換新主靈山代祭祀
單喜與徐天放率領興州兩千兵士來到臨蒼府城下,此時城門大開,守城兵士做夢也不會想到,這支軍隊是來奪取城池的。
“單將軍歸來了。”
城上兵士們遠遠地望見單喜率軍歸來,其中一人忙道:“單將軍回來了!快去稟報兩位將軍!”
不一會兒,隻見兩名身材魁梧、身披重甲的將軍急匆匆地帶著一隊兵士快步走出城門,目光緊緊鎖定在逐漸近前的單喜身上。
“末將恭迎單將軍回城!”
單喜翻身下馬,來到兩人麵前站定,審視過後,緩緩道出:“蔣鳳,許伝,本將軍平日待你們如何?”
聽到這話,蔣鳳和許伝先是微微一愣,二人一同抱拳躬身說道:“回將軍話,老將軍您對我等恩重如山。我等能跟隨將軍左右,實乃三生有幸!”
“好,好,好!”
單喜連說三聲好字,捋順著胡須,仰頭望向了臨蒼府高高的城牆。
“今日我決定投靠安南王,獻出臨蒼府城,你二人可同意否?”
單喜目光堅定地看著麵前的兩人,他那飽經滄桑的臉上此刻透露出一種決然之色。
“啊?老將軍……”
蔣鳳驚得目瞪口呆,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所聽到的話。
這位一直以來忠心耿耿、守衛邊疆多年的老將軍,怎麼會突然做出這樣的決定呢?一時間,無數個疑問湧上心頭,讓他不知所措。
站在一旁的許伝也是滿臉驚愕,他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張著,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
“你等想必認為,我豈能行此大逆不道之舉?實則不然,當今聖上才是弑君殺父的忤逆之徒,想我堂堂梁國之臣,豈會輔佐如此暴虐之君?此時,王爺的大軍已在城外十裡安營。爾等是戰是降,自行定奪吧。”
兩人對視過後略一思量,立即躬身道:“我等以老將軍馬首是瞻,願獻城池於安南王。”
單喜點頭道:“好,你等隨我進城,肅街閉戶,迎候王爺到來。”
這臨蒼府一下就換了天,快到知府徐文還未弄清楚怎麼一回事,就已經淪為了階下囚。
“單將軍,你這是何意啊?”
徐文看著滿院的兵士,詫異問道。
單喜冷冷一笑:“徐大人,本將軍奉安南王之令,前來接管這臨蒼府衙。”
徐文氣得渾身發抖,“單喜,你可知這是叛國之舉?你一生忠君為國,如今怎做得這等糊塗事?”
單喜卻不為所動,“徐大人,當今聖上並非明主,我隻是順應天命。”
“單將軍,聽本官一句勸,你不要惹禍上身,這安南王難成大事……”
“哈哈,是誰在說本王的不是?”
一陣朗笑聲從府衙外傳進來,隨著笑聲落下,寧王氣宇軒昂地走了進來。在他身後,莊敬孝等人一眾隨行。
徐文心中一沉,麵上露出驚恐之意,小步上前,見禮道:“原來是寧王殿下大駕光臨,下官臨蒼知府徐文,有失遠迎,還請殿下恕罪。”
寧王含笑問道:“你便是臨蒼知府徐文。”
徐文諂媚道:“正是下官……”
寧王笑容頓消,將臉色一沉:“來人,將這個徐文拿下。”
“啊……?”
徐文驚慌道:“下官願意獻出臨蒼府城,追隨王爺左右,王爺為何如此對我啊?”
“這些年來你都做了什麼事情自己心中應該清楚,本王留你一命已是開恩,暫且押入牢中,待日後再與你算賬。”
“王爺饒命,下官不知何處有錯,王爺饒命啊……”
徐文的求饒聲漸漸減弱,莊敬孝上前勸道:“王爺,如今您初到臨蒼便將徐知府打入牢中,這恐怕難以向城內百姓交待呀。”
白羽衣微微蹙眉,她雖不知寧王為何會作出此等行為,但這其中必有緣故,故而她即便心中有疑,卻也在一旁並未言語。
寧王冷聲道:“這徐文欺壓百姓,貪受不義之財。顧衝曾與本王講起,當年他家中便是被這徐文害得背井離鄉,遠離臨蒼。”
莊敬孝眉頭一皺,跟著點點頭。
白羽衣嘴角抹起一絲輕笑,這就怪不得寧王了,若是徐文隻做了些貪汙之事,或許還不至於身入牢中。壞就壞在你惹誰不好,偏偏惹了顧衝。
“莊大人,這府衙事務暫由你代為處置。徐將軍,城防一事便交由於你。單將軍,羽衣,你們隨本王前去視察城內……”
這一日,正是清明時節。
而在同一天,京師府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正整備待發。
晨曦初照,金色光輝灑在筆直的青石板路上,皇家祭祀隊伍緩緩行來。
隊伍最前方,身著黑色勁裝的一百零八名侍衛騎著高頭大馬,神情肅穆,他們身姿挺拔如鬆,手中長槍閃爍著寒光,整齊的馬蹄聲仿若鼓點,震撼人心。
緊隨其後的是三十六名僧眾,他們整齊劃一地邁步前行,每行一步口中都在默默詠誦著長生佛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為醒目的是這些僧眾身上披著的金黃色袈裟,這袈裟隻有在極為隆重的場合才可以穿上。當風吹過的時候,袈裟隨風飄動,發出輕微的沙沙聲,仿佛在訴說著一種神秘的佛法。
三十六名宮廷樂師身著華麗的服飾,奏響了最為莊重的祭祀樂曲。
笙簫之音悠悠而起,似山間輕嵐,縹緲空靈。鐘鼓之聲沉沉而落,如暮色晚霞,低穀回蕩。
這祭祀樂曲,不僅是聲音的交織,更承載著人們對天地的敬畏、對祖先的緬懷和對美好生活的祈願。
每一個音符,都蘊含著無儘的故事,在時光長河中回蕩,永不消散。
這隊伍中最為引人注目的,當屬這由三十六人抬著的巨型轎輦。
轎輦周身雕刻著栩栩如生的蟒蛇圖靈,蛇身靈動,蛇目閃耀,似有盤騰之勢。
轎輦上華蓋高張,石青色的綢緞隨風輕舞,隱隱可見端坐在輦中的顧衝,身著華麗的蟒袍,神情莊重,威嚴自生。
轎輦兩側,是手持各種祭祀禮器的禮官,隨後便是由宦官與宮女組成的隊伍,浩浩蕩蕩,一眼望不到頭去……
這樣一支壯觀的隊伍引得京師百姓紛紛駐足觀看,人群中傳來竊竊私語之聲。
“誒喲,好大的陣勢,怕是皇上出宮了吧?”
“聽說是要去靈山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