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堡一戰讓宋朝和西夏在麟府境內的處境和形勢瞬間移位,西夏人儘管仍然控製著位於麟州和府州之間的建寧寨並以此繼續隔斷著兩地的交通,但他們此時已然如是秋後的螞蚱風光不再。數萬人被夾在兩城之間且還失了後勤基地,而且宋軍此時還反過來在他們的軍需補給線上到處打劫,這讓西夏人的處境變得雪上加霜。與其說現在是他們在圍困麟府,還不如說是他們被困在了麟府之間。
既是如此,李元昊是不是應該派兵過來支援呢?或是他再次禦駕親征為自己的弟兄被宋軍痛打而前來討個說法呢?很遺憾,此時正在焦頭爛額的李元昊哪還有這種心思,他簡直快要煩死了。原來,他的老婆死了,他的小舅子正在向他討要說法,他正在擔心他的小舅子會來打他。他死掉的這個老婆可是來頭不小——遼國的興平公主,他的那位小舅子正是遼國皇帝耶律宗真。
這位遼國的興平公主與李元昊之間本就是一場政治婚姻,兩個人之間其實談不上有什麼真感情,李元昊也並不怎麼待見她,相傳這位興平公主是被李元昊囚禁至死。最讓遼國方麵感到惱怒的是李元昊竟然沒有在第一時間通報興平公主的死訊,這就讓耶律宗真很是懷疑自己的這位宗室姐姐是死於非命。耶律宗真派遣遼國北院承旨耶律庶成前去向李元昊問罪並且還發出了戰爭威脅,李元昊雖然百般遮掩興平公主的死因,但遼國方麵是否會相信他的說辭就得兩說。
另一方麵,宋朝此時也正在謀劃著從陝西各路出兵以緩解麟府方麵的危局。如果遼國和宋朝同時對西夏用兵,李元昊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估計也會翹辮子。恰好就在這個時候,張亢把琉璃堡給端了,李元昊即便想再度出兵麟府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他現在正在想著如何給自己的院子紮緊籬笆,哪還有心思和精力去管麟府地界上的事。
照理說,李元昊這時候應該想辦法儘快從麟府撤軍才是,可他還在猶豫,他想賭一把。然而,他不會想到正是他的猶豫和患得患失導致了西夏軍隊接下來被張亢接連兩次暴揍。
在毀掉了琉璃堡之後,張亢便開始謀劃著對西夏軍隊發動戰略反攻繼而徹底將其逐出宋境。從實力的角度來分析,張亢並不具備與西夏軍隊進行決戰的條件和能力,但能人總是有非凡的膽識和勇氣,再加上過人的謀略和算計,張亢還是決定即便是冒險也要迅速尋找與西夏軍隊進行決戰的時機。
機會很快到來。還是在這個十月,張亢親自領兵三千護送著朝廷劃給麟州的軍餉走出了府州城。作為一個自帶主角光環的人,張亢這一次的護餉行動簡直是順利得沒有天理,他一路上沒有遇到任何的襲擾就成功地完成了任務,但其實西夏方麵是準備好了要在半路上截擊這批軍餉的,可雙方就是陰差陽錯地沒有碰上頭。不過,西夏人倒也不氣惱,畢竟你張亢還要回來,既然沒辦法截你的軍餉,那你張亢把自己的小命給留下也行。
就在回府州的路上,張亢的這三千人與數萬西夏人在柏子寨附近遭遇上了。又是麵對十倍於己的敵人,又是一場看似凶多吉少的遭遇戰,宋軍的每一個將士都知道自己正在麵對怎樣的絕境。麵對前方嚴陣以待的西夏人,張亢在開戰之前激勵部眾:“我輩已陷入死地,前鬥則生,不然,為賊所屠無餘也!大家都跟著我衝,我們唯有前進方有一線生還的希望!”
話音落定,老天爺似乎也被張亢這番話給感動了,一股強勁的裹挾著黃沙的大風突然從宋軍的背後刮起直撲對麵的西夏人。張亢一麵感激老天爺的幫忙,一麵下達了衝鋒令,而西夏人還沒等宋軍殺到跟前就已經被這場大風給吹得是東倒西歪。
眼睛都睜不開,這仗還怎麼打?西夏人拔腿就跑,宋軍則是玩了命地在後麵追殺,這一戰宋軍砍下六百多顆西夏人的腦袋,而兩旁的山道上則橫七豎八地躺下了無數具西夏人的屍體,他們要麼是被自己的戰馬給踩死的,要麼就是被自己的同伴給擠下了山崖摔死的。此外,宋軍還有一個更大的收獲,他們繳獲了千餘匹西夏人的戰馬,這幾乎就是白白地送給了宋軍一個整建製的騎兵團。
要說麟府這個地方還真的就是跟西夏人陰陽不和,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已經是西夏人第三次被山穀的懸崖給吞沒了,單是墜崖和自相踩踏而死的人前後相加至少也是兩萬人左右。再加上對麟州的兩次圍城之戰以及攻打府州所造成的戰損,西夏軍隊自七月出兵以來到現在為止,他們的陣亡人數至少也是五萬人。
既然傷口已經潰爛了,那麼作為你的敵人,我是不是應該再給你的傷口上撒把鹽呢?張亢得幸上天的垂青在柏子寨大敗西夏人之後,他順路帶兵直接就把西夏人建在宋朝境內最大的一個據點給拔了——建寧寨。此舉意味著麟府之間的交通就此基本上被打通了,西夏人則徹底成為了飄蕩在麟府地界上的一群無處棲身的野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可就要了西夏人的老命了。我的糧倉被毀且又糧道被斷,如今你張亢竟然又把我唯一的一個小破屋給拆了,這還讓不讓我活了?西夏人這一次可是急紅了眼。為了重奪建寧寨,麟府境內的西夏軍隊幾乎全部集結在了一起誓要把建寧寨給搶回來。
張亢在占據了建寧寨之後就料到了西夏人會孤注一擲地前來奪寨,而此時也到了宋軍和西夏軍隊在麟府境內進行最後決戰的時機了。為此,張亢命令他手下的第一戰將張岊提前率兵埋伏在兔毛川的山穀之中,這裡是西夏人上次遭遇慘敗的地方,但也是他們要來重奪建寧寨的必經之路。
張岊的這支伏兵所帶的兵器都是強弓硬弩,手中所持的武器都是刀斧之類的短兵器,這次的伏擊戰打法也很明確,那就是當西夏人進入伏擊圈後先用弓箭一頓猛射,然後就是衝出來與敵近身肉搏。伏兵有了,那必然還得有誘餌,而這誘餌將由張亢親自來充當。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張亢此時手裡有兩支軍隊,分彆是前段時間剛從京城裡開拔而來且是新近招募的禁軍,名曰“萬勝軍”,另外一支就是府州本地的邊軍以及新近招募的由本地人所組成的廂軍,他們此時也被編入禁軍的戰鬥序列,名曰“虎翼軍”。不用猜也知道這兩支軍隊的戰鬥力孰強孰弱,就連西夏人都知道虎翼軍是不好惹的,看見虎翼軍的軍旗都會讓他們為之而心生幾分怯意。
張亢決定在這方麵做一點文章,他將親自率領戰力強悍的虎翼軍前去誘敵,但這支軍隊所打出的軍旗卻是“萬勝軍”。
當報仇心切的西夏人來到兔毛川的入口時,他們與張亢帶領的“萬勝軍”迎頭相撞。西夏人瞪大眼睛把對麵宋軍的軍旗瞧了個仔細,沒錯,是萬勝軍。好叻!這就好辦了,這群宋朝的新兵蛋子一個個看上去威武雄壯,但其實一點用處沒有,真遺憾,今天你們要給張亢當炮灰了!
西夏人沒頭沒腦地一窩蜂就衝了上去。稍做抵抗之後,張亢帶著這支“萬勝軍”掉頭就跑,目標就是張岊那支伏兵的所在地,後麵的西夏人則是緊追不放。在他們眼裡,前麵跑的可不是什麼宋朝的大兵,而是一枚枚金光閃閃的軍功章。可是,就在西夏人追得氣喘籲籲但又異常興奮的時候,前麵的宋軍突然刹車了,緊接著這些先前跑得比兔子還要快的宋軍突然就轉過頭齜牙咧嘴地舉著刀向他們殺了過來。
怎麼回事?西夏人一時有些懵圈,可打仗本就是要廝殺的,更何況這些人還主動過來送人頭,那就殺吧!
雙方這一接戰西夏人徹底傻眼了!他們麵前的萬勝軍今天像是變了異,這些宋軍不但個個身手不凡且每一刀都是殺招,這幾日不見怎麼對方的戰鬥力就如此強悍?這還是萬勝軍嗎?
當宋軍將虎翼軍的軍旗打出來後,西夏人這才發現自己上當了!中計了!這是虎翼軍!一切都來不及了,虎翼軍已經死死地與他們纏在了一起,一場激戰就此在兔毛川的山穀之中爆發!
按照傳統的伏擊戰打法,當對方被引入伏擊圈後基本上就是伏兵四起然後大殺四方,可張亢沒有按照這個套路來。當虎翼軍與敵激烈交鋒時,藏身於草叢中的張岊所部明明能夠親眼看到山下正在發生的廝殺,明明能夠聽到震天動地的喊殺聲和慘叫聲,可他們就是不能出戰。他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等,等張亢的令旗揮動之時才是他們大開殺戒之時。
張亢這樣的部署比起傳統的伏擊戰其實要更為狠毒,他用戰力最強的虎翼軍去消耗和抵消西夏人的銳氣和戰力,而等到西夏人筋疲力儘之時,張岊的那支被壓抑得快要發瘋的伏兵便會傾巢而出,試想在這樣的情況下久戰的西夏人豈有不敗之理?
這一天,虎翼軍在山腳下與西夏人全力搏殺,整個兔毛川的山穀之中刀兵四起兵戈連天。這些世代居住於此的邊民後裔幾乎與西夏人都是世仇,這一次西夏的再度入侵無疑又為這筆世仇添上了更為濃重的一筆,隻要說起是要跟西夏作戰,這些人幾乎不用做任何的戰前動員。在這國仇家恨麵前,虎翼軍儘管在人數上處於劣勢但他們絕不會後退。好水川之戰兩萬宋軍幾乎全軍戰死,他們當中就有好多人都是當地的邊民子弟,相比於這些已經英勇戰死的先烈,虎翼軍的將士們在軍心鬥誌和精神意誌上毫不遜色,哪怕隻剩下最後一個人他們也會繼續戰鬥。
正所謂慈不掌兵義不掌財,張亢先是對自己人狠,虎翼軍個個都是寶貝他豈能不知,但他隻有這樣才能儘可能地對西夏人造成更大的殺傷,然後才是對敵人更狠。眼看雙方都廝殺得血流成河且筋疲力竭,張亢明白時機已然成熟了,他隨即命人向張岊發出了出擊的信號!
張岊這邊早就憋瘋了,但見令旗揮動,刹那間,山上突然箭如雨下全部射向了西夏人,一大片的西夏人隨即在一陣慘叫聲中應聲倒地!
不好!有伏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當西夏人明白過來並開始紛紛找地兒躲避時,已經忍到快要爆炸的張岊帶領手持大刀和利斧的宋軍衝了下來。這一招李元昊曾經在任福身上用過,而現在張亢又還給了西夏人。已經被虎翼軍殺得鬼哭狼嚎的西夏人哪裡還能禁受得住這種驚嚇和衝擊,在此關頭他們再次祭出了驚天地泣鬼神的絕招——拔腿就跑。
戰場的形勢就此在陡然間發生巨變,西夏人被張岊砍倒一片後開始集體大舉潰逃,宋軍則開始全麵反攻。要說這西夏人也還算是有點智商的種族,俗話說事不過三,這一次他們牢牢地記住了之前數次在山崖下死傷無數的教訓,所以他們的這次潰逃就像是經過無數次練習似的顯得很有組織性和條理性,總之這一次他們沒有讓兔毛川再次成為他們的集體墳場。
兔毛川之戰,宋軍斬首敵軍兩千餘人,餘者皆大潰而逃,宋軍俘獲兵器鎧甲無數,但就是沒得到什麼牛羊牲口。為什麼呢?畢竟這時候西夏人正缺著口糧,他們自己都不富裕哪還有能力送禮。
此戰過後,宋夏在麟府之地的形勢徹底逆轉。張亢趁熱打鐵,宋軍在短時間內相繼在麟州和府州的交通要道上修築或加固了清塞、百勝、中候、建寧、鎮川五座軍寨並派兵駐守,麟府二州的交通運輸線由此被全麵打通,而李元昊得知西夏軍隊在兔毛川再次大敗之後隨即命令所有西夏軍隊全部撤回了西夏境內。
在經曆了前後近四個月的艱苦奮戰之後,宋朝的河東路終於是全麵解除了戰爭警報!
這就是張亢!強者如斯,康德輿焉能比之?元朝人在後來修史書的時候對張亢給予了高度的讚譽:張亢起儒生,曉韜略,琉璃堡、兔毛川之捷,良快人意。區區書生,功名如此,何其壯麗哉!
說到最後,我想解釋一下為什麼我要把這一次宋夏在麟府境內所發生的戰事講得如此詳細。因為某些不可說的原因,宋夏之間的戰爭並不如宋遼以及後來的宋金戰爭那樣為我們所熟知,甚至宋夏戰爭裡湧現出來的那些傑出的戰鬥英雄我們都不怎麼聽說過。但是,我們絕不應就此忘記他們或是讓他們淹沒在曆史的塵埃裡。
我這裡不是想要宣揚民族對立和仇恨,隻是想讓我們當中的更多人能夠銘記那些為了我們這個種族而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和英烈。郭遵、任福、王珪、王凱、王吉、張岊,這些在宋夏戰爭裡為國捐軀以及揮灑熱血的勇士們值得我們去永恒懷念,他們的功績不應被遺忘,他們的名字永垂不朽!
喜歡北宋帝國興亡史請大家收藏:()北宋帝國興亡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