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烽煙起,尋愛似浪淘沙_三國:昭烈謀主,三興炎漢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 三國:昭烈謀主,三興炎漢 > 第132章 烽煙起,尋愛似浪淘沙

第132章 烽煙起,尋愛似浪淘沙(2 / 2)

拜見完了就回去,耽誤不了多久。

所以他的糧草在外麵支撐不了多長時間,這才婉拒了李翊留在豫州的請求。

“若是軍糧不足,主公可有想過在豫州籌集一些?”

李翊牽唇問道。

“哦?軍師這話是何意啊?”

劉備嘴角微微翹起,他的軍師思想向來天馬行空,總是能時不時帶給他驚喜。

李翊將自己內心想法說出來:

“豫州之所以不似其他州郡統一,四分五裂,乃是因為此地多有黃巾賊寇。”

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無一錯版本!

“尤其以潁川、汝南為盛。”

“曹操前不久兵進潁川,已將此地的黃巾賊剿滅乾淨了。”

“汝南倒還有不少,主公有想過征討嗎?”

黃巾賊搶了大量糧食,但是他們沒有脫售渠道,隻能大量堆積儲存在倉庫裡麵。

曹操在滅了潁川黃巾賊後,不僅得到了大量的糧食,還有農具、耕牛。

至於戰馬、皮甲、羽箭、弓弩、騾畜等,不少黃巾賊都儲備著有。

所以黃巾賊經常被調侃成是經驗寶寶,新手打它等於練級刷怪,獎勵還很豐富。

簡直不要太爽。

更重要的是,黃巾賊大多出身於貧苦百姓,是充足的勞動力。

這人口在古代就是兵源與糧源。

曆史上,曹操僅僅就掃蕩了一個潁川。

就直接拉出了幾十萬人來屯田,供養他的軍隊。

一年時間收獲了百萬斛糧食。

所以打黃巾,能致富的說法,是靠譜的。

“陳縣往南不遠,就是汝南地界,要不了太長時間。”

陳地本身毗鄰汝南,而陳國治所陳縣則幾乎是挨著汝南邊境的。

就汝南那遍地跑的黃巾賊,不難遇上。

若是能夠滅幾家黃巾賊,除了將他們搶奪來的糧食財物納為己用之外。

還能把他們遷到沛國東部,陳珪的地界去。

畢竟這也都是戰爭潛力。

曹操在潁川時,就曾從汝南遷了不少人口過去。

那咱們自然也可以把汝南北邊的人口遷到沛國去。

反正受傷的隻有骷髏王一家。

關羽也在一旁發表自己的看法:

“兄長,天子王駕就在陳地,若是左近盜匪侵擾,也恐天子受害。”

“若能清繳黃巾賊,也是於國有功。”

“是以愚弟以為軍師所言甚是有理。”

劉備頷首,道:

“既然如此,我們先向南往汝南去,若能遇著黃巾賊,便出兵征剿。”

“若遇不著,便繞至沛國,回下邳去。”

商量既定,大軍準備向南出發,前往汝南征剿黃巾。

行無一箭之地,忽有探馬來報。

一隊人馬正向陳縣逼近!

劉備驚道:

“前來勤王的眾諸侯大多已經離去,王駕方至陳國尚未安定。”

“此時卻是誰來?”

即命人前去探查。

少時,探馬回報說,似是白波軍的人馬。

白波帥楊奉、韓暹皆有護駕之功,天子也承諾過隻要還都,就給他們高官厚祿。

但是楊奉等人見來勤王的諸侯太多,唯恐不能相容,故而沒有護駕至陳地。

不想眾路諸侯方走,此二人便率兵過來。

莫不是想劫駕回澠池?

劉備正色道:

“今天子方定,此二人率兵前來,必不懷好意。”

“不可使其驚擾天子。”

遂下令,暫時停止向南進軍,調頭回去截住白波軍。

維護天子的安危,這也符合劉備集團的立場。

畢竟是劉備集團一手主導的天子東歸,幸駕陳國一事。

如今陳國有難,劉備當然要像當初承諾好的一樣,不能袖手旁觀。

行不到數程,忽聞喊聲大舉。

楊奉、韓暹領兵趕到,正撞上劉備攔路。

劉備躍馬當先,大叫:

“爾等來此作何?”

楊奉出馬回道:

“聞天子幸駕陳地,特來保駕。”

劉備冷聲叱道:

“天子王駕已定,爾等未得召見,怎敢擅自帶兵入侵陳土?”

“速速退去,否則將爾等一並問罪。”

楊奉大怒:

“織席小兒,何得大言?”

話落,回頭衝身後大喊一聲:

“公明何在?”

一言蔽,徐晃躍馬而出。

劉備駐馬觀之,見徐晃威風凜凜,暗暗稱奇。

回首衝李翊說道:

“白波賊中,亦有如此良將耶?”

李翊現場聽得真切,楊奉喊得名字是分明是徐晃徐公明。

此人此時確實是在楊奉麾下。

今日遇著,真乃天意。

“主公可暫令鳴金收兵,我自有計破賊。”

李翊出聲說道。

劉備從其言,下令鳴金收兵。

楊奉見劉備撤兵,即揮師掩殺過去。

劉備軍且戰且退,楊奉追殺許久,未討得便宜,暫時收了兵將。

是夜,回到大營。

劉備仍對白日見到的徐晃念念不忘,找來李翊等人。

衝李翊說道:

“軍師白日說有計破敵,備願聞之。”

李翊笑道:

“今日楊奉軍中戰將,威風凜凜,我觀主公甚愛之。”

“故不忍加兵傷他。”

劉備背著手,點了點頭:

“是也,我觀徐晃形貌,儀表不俗,可惜失身於賊。”

李翊忙道:

“若要收之,倒也不難。”

“我們軍中正有人與徐晃熟識。”

劉備忙問是誰。

關羽看一眼李翊,李翊亦迎上關羽的目光,

關羽明白,看來李翊說的確實是自己,不想他竟連這也知道。

便出列向劉備拱手道:

“兄長,徐晃乃愚弟故友。”

“其人少有大誌,早年間曾為河東郡吏,今屈身事賊。”

“絕非其本意,關某願前往說之,管教他棄暗投明,傾心來降。”

關羽是河東解良人,徐晃是河東楊縣人。

關羽早年間亡命江湖,與徐晃熟識,以兄弟相稱。

關羽非常清楚徐晃屈身於楊奉麾下,實在是無奈之舉。

人家早年間是妥妥的大漢公務員,是被迫投到楊奉麾下當賊的。

彆看楊奉現在是車騎將軍,徐晃也跟著當了騎都尉。

但楊奉領兵寇略河東時,還是白波賊。

當時董卓亂政,朝廷根本無力救河東。

河東被白波賊和匈奴人兩家侵吞。

二者選其一,徐晃隻能選擇投靠楊奉。

但他肯定清楚楊奉、韓暹這種賊寇出身,絕不是成事之輩,一定會找機會脫身的。

劉備欣喜地說道:

“若能使公明來降,則賢弟大功也。”

當晚,

徐晃在營中秉燭披甲而坐,忽有人來報,有故人求見。

徐晃詫怪,即命人請見。

關羽突至近前,拱手揖道:

“大兄彆來無恙乎?”

徐晃驚訝起身,借著火光,熟視許久,乃道:

“子非解良關長生乎?”

關羽撫須笑道:

“今已改字雲長矣。”

徐晃再見故人,又驚又喜,又有幾分窘迫無奈。

“雲長何以至此?”

關羽正色答:

“關某今已投效劉將軍矣。”

“今日於陣前見得故人,心中實是想念大兄。”

“故特冒死前來。”

徐晃心念一動,即請關羽入座。

……

 本章完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