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那就各自粉墨亮相,看誰的演技驚豔全場_三國:昭烈謀主,三興炎漢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 三國:昭烈謀主,三興炎漢 > 第163章 那就各自粉墨亮相,看誰的演技驚豔全場

第163章 那就各自粉墨亮相,看誰的演技驚豔全場(1 / 2)

河北,冀州,鄴城。

袁紹高居主位,心情大好。

“諸位,前發往陳地的書文,朝廷已經回複了。”

“朝廷不僅封了我為大將軍,更令我假節,督青、冀、並、幽四州人馬。”

“另賜金印紫綬,由此可見,曹劉仍懼我河北聲勢,不敢妄動。”

領了大將軍號後,袁紹氣色都好了許多。

他現在的名位是要比曹操、劉備,乃至天下任意一個諸侯都要高的。

審配言道:

“正因曹劉勢弱,才更應該抓緊時間南下,今若不取,悔之遲矣。”

郭圖與審配都是激進的主戰派,希望速戰速決。

郭圖見此,也當即附和幫腔說道:

“如今袁公路身滅,淮南之地,儘為曹劉所得。”

“曹操據廬江,劉備占九江。”

“剩餘郡縣,皆是傳檄而定。”

“此為河北大患也,明公不可不察,不可不慎。”

顯然,郭圖與審配都在提醒袁紹,曹劉地盤擴張的太快,並且大有聯合之勢以拒河北。

“曹操、劉備擁四州之地,皆乃膏腴之所,若兩家內不生隙,反而聯合。”

“誠為要患,不可不早圖。”

雖然袁紹坐擁河北四州之地,更有烏桓人、南匈奴為盟友。

但河北之地,真正富庶隻有冀州。

一白遮百醜,一富蓋所有。

冀州過於富裕,以至於讓人忘了並州、幽州都是苦寒之地。

而曹劉兩家若單拎出來似乎不富,可要合在一起,潁川、汝南、淮南等膏腴之地一一排出。

就不得不引起重視了。

大堂之內,鴉雀無聲,眾人各藏心思,默不開言。

袁紹目光逡巡一圈,掃過眾人,沉聲問:

“審正南之言,諸位以為如何?”

如今天下局勢愈發明朗,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河南與河北將會有一場勢在必行的大戰。

隻是什麼時候開打的時間問題罷了。

這時,功曹辛毗走進堂內,手裡拿著一封書劄。

環視一眼眾人,快步走至袁紹跟前,躬身道:

“大將軍,易京那邊傳回消息了。”

公孫瓚回信了?

此言一出,立馬引起了眾人的注意。

可以說,公孫瓚的存亡,影響著整個河北的決策。

袁紹趕忙接過書劄來看,快速掃過,旋即勃然大怒。

“公孫小兒,竟敢拒我好意,複與為戰!”

“可恨!可惱也!”

話落,一把將書劄重重地摔在地上。

公孫瓚居然拒絕了和解……

河北諸臣,無不唏噓,感慨這人脾氣未免忒也倔了。

之前袁紹發書送往朝廷,請求冊封為大將軍的同時時,還順帶采納了彆駕沮授的計策。

即發書向公孫瓚講和。

一來慢其心,二來若真能解和,便可直接大軍南下,掃平河南。

可沒想到,都已經落魄到隻剩下易京一座城池了。

公孫瓚仍然不肯向袁紹低頭,誓要和袁紹不死不休。

甚至還秘密聯絡了盤踞在冀州的黑山軍首領張燕等人,邀請他們與自己南北夾擊袁紹。

這一舉動,徹底惹惱了袁紹。

本來就剩下一個易京的公孫瓚,袁紹都打算放他一馬了。

安心讓他在易縣養老就行了。

而公孫瓚這個時候,也確實已經不打算再爭奪天下了。

他是真的打算在易縣養老。

原話叫,“天下非我能定,不如休兵力耕,以救凶年。”

但你養老就養老吧,結果公孫瓚就跟著了魔似的,瘋狂派人騷擾袁紹的北部郡縣。

這讓袁紹恨得牙癢癢。

而公孫瓚之所以這樣做,一方麵是因為他自殺了劉虞以後,性格越來越瘋批腹黑極端。

另一個原因,可能是不甘和嫉妒。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討董結束後,北方最強大的諸侯一開始並不是袁紹,而是公孫瓚。

在初平四年,是公孫瓚最巔峰的時候。

他不僅受封四方將軍,賜爵易侯。

並且還假節,督幽、青、並、冀四州人馬。

同時還養了田楷、劉備為小弟,向河南擴展。

不過也不知公孫瓚是不是飄了。

殺了劉虞全家,不恤百姓,重用小人,記過忘善,睚眥必報。

這一係列的舉動,都令公孫瓚大失人心。

劉備也在這個時候趁機脫離公孫瓚,和他劃清界限。

都說袁術一手好牌打得稀爛,其實北方公孫瓚也隻用了幾年時間,就把家業敗的隻剩下一個易縣。

現在他要跟袁紹死磕,或許也是記恨袁紹搶走了本該屬於他的東西。

還有之前忽悠他出兵,白嫖冀州等一係列事件,都讓公孫瓚感到不爽。

“~哼,公孫瓚,如此傲慢無禮!”

“傳我令,明年開春,起大軍,征伐易京。”

“吾要親征公孫瓚,將之覆滅。”

袁紹對公孫瓚傲慢的態度大為惱怒,決定明年開春親征易京。

很多人好奇袁神家大業大,為什麼卻了那麼長時間才滅了公孫瓚。

因為公孫瓚家業同樣很大,袁神的家業都是慢慢啃下來的。

並且,公孫瓚起於邊陲。

之前說過,漢末戰力最強的軍團就是北方幽州、並州,以及西邊的涼州軍團。

他們常年與異族作戰,戰力不是內地軍團可以比的。

袁紹在跟公孫瓚的交手中,也吃了大虧。

不過袁紹雖然在正麵被擊敗好幾次,但好在對手不當人,得罪的人太多。

袁紹輕輕鬆鬆,就拉到了鮮卑、烏桓,閻柔、劉虞舊部、本地漢民、本地士人豪族等盟友。

光看這個盟友清單,

你都會佩服公孫瓚,是怎麼做到把以上這些人全部得罪的。

所以公孫瓚與袁術真的是北方、南方各自的臥龍鳳雛。

公孫瓚再是能打,也乾不贏這個配置的盟軍。

被盟軍暴揍一頓後,斬首兩萬餘級,龜縮回了易京。

雖然隻剩下一座易京了,卻依然能引起袁紹及河北陣營的重視。

無他,公孫瓚家底兒太厚了。

或者說他這些年太不當人,收刮了太多民脂民膏了。

光易京城裡,公孫瓚就足足囤積了三百萬斛糧食在裡麵。

並且他的部下,家家都蓋高樓,多達上千座。

然後公孫瓚的親信,俱是擁財“巨億”。

你便知道公孫瓚這些年到底刮了多少油水。

“大將軍,若是明年攻伐公孫瓚,曹劉趁勢前來襲取鄴城,該當如何?”

功曹辛毗在旁側諫言道。

辛毗出身於潁川辛家,是袁營汝穎派士人。

袁紹道:

“我在河內、黎陽屯有重兵,曹劉必不敢輕易來。”

“待我明年親征公孫瓚,將其首級梟下,齎往河南。”

“叫曹操、劉備自視忽然。”

辛毗卻道:

“此前大將軍默許劉備接領徐州,本意是為挾製曹操。”

“不想兩家聯合,反於河北掣肘。”

袁紹眼眸一蹙,辛毗這話算是說到點子上了。

之前袁譚擅自出兵徐州,還被他狠狠地批評了。

隨後劉備舉袁譚為茂才,袁紹還十分感激劉備。

還稱讚其,“弘雅有信義,今徐州樂戴之,誠副所望也。”

等於是默許劉備接領徐州。

袁紹此舉,就是為了讓劉備限製西邊曹操的發展,畢竟這個小弟近幾年不太安分。

何況兗、徐二州毗鄰,難免邊境摩擦,兼之兩州人民又有舊怨。

所以曹、劉家爆發矛盾,甚至戰爭應該是板上釘釘的事才對。

隻要兩家內鬥,河南就沒辦法統一。

袁紹就能夠騰出手來,安心治理河北。

等河北事務完成之後,再南下,拉攏曹劉當中更加弱勢的一方,來對付另一方。

這麼偉大的戰略構想,居然失敗了。

這令袁紹百思不得其解。

因為曆史上的袁紹就是這樣操作的,最後也確實成功了。

曹操攻打劉備,劉備投靠袁紹,幫袁紹牽製曹操東邊部曲。

而這一次,袁紹卻失敗了。

曹劉之間不僅沒有爆發戰爭,反而聯合起來,化乾戈為玉帛,開展了多項合作。

中間,袁紹還試圖離間二人,引誘兩家相鬥。

結果卻以失敗告終。

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呢?

“河南有高士啊……”

袁紹撫掌一歎,暗想究竟是誰促成了曹劉同盟,打破了他苦心孤詣營造的局麵。

郭圖進言道:

“此必是李子玉之謀。”

他之前在青州輔佐袁譚,可是親眼見識過李翊的謀略。

或許也隻有他,才能讓曹操、劉備放下此前恩怨,聯手對抗河北。

“李子玉麼?”

袁紹眉頭微蹙,看向人群中的許攸,問道:

“此前子遠出使徐州時,應當見過李翊。”

“你觀此人如何?”

許攸被突然點名,問及對李翊的看法。

暗想自己可千萬不能說漏了嘴,自己受過李翊的好處。

於是整了整心神,眨巴眼睛說道:

“稟大將軍,李子玉此人確實青雲高士。”

“若論天下智計,當並歸李氏也。”

聽完許攸對李翊的評價,袁紹撫須沉吟。

他聯想起近幾年自己聽到的關於李翊的一些評價,對其的才能當下也不疑。

遂又轉而問許攸道:

“以我袁氏四世三公的名頭,許之以高官厚祿,可命李翊來鄴仕官否?”

許攸搖了搖頭,歎氣道:

“李子玉心如鐵石,非富貴所能動搖。”

微微一頓,忽又聯想到什麼,忙補充說道:

“可大將軍名聲在外,門生故吏遍天下。”

“若當真送些錢財過去交好,也未嘗不可一試。”

袁紹暗想,李翊乃河南肱股之臣。

無論如何,都應該嘗試拉攏一下。

最後不管他來不來,先許以其恩惠總是好的。

“……善,可命人備下金銀千斤,錦緞百匹,明珠十顆。”

“至於……”

至於出使的人選,袁紹目光掃一眼,最終還是落在許攸身上。

“子遠既然與李子玉有舊,不妨仍由你出使徐州,暗訪李翊。”

“將我之心意傳達過去。”

許攸聞言大喜,連連拱手說道:

“請大將軍放心,攸一定不辱使命。”

“待見到李翊後,定會將大將軍的美意儘數傳達。”

嗯……

袁紹一頷首,扶著美髯,又補充說道:

“汝此次暗訪李翊,務必使他收下這些禮品。”

“告訴他,不必非要來鄴城為官,叫他為難。”

“紹隻是愛慕其才,想與之交好,僅此而已。”

許攸當即頷首,喏喏退下。

“……那麼,諸位若是無有他事,戰事便這麼定了。”

“各部將校,各回各營,點齊人馬,好生操練。”

“待明年開春之時,即發兵北上,征討公孫瓚!”

袁紹拍案定下戰略。

辛毗卻連忙說道:

“大將軍且慢!”

袁紹一凝,又問,“辛功曹還有何事?”

辛毗笑道:

“稟大將軍,既然曹操、劉備可以聯盟,我們同樣可以拉攏到盟友。”

“若使遠交近攻,以威脅河南後翼,未嘗不失為一良策。”

袁紹一挑眉,“辛功曹的意思是?”

辛毗彎唇道:

“近聞劉景升納張繡,屯兵於南陽。”

“其人以驍武起涼州,能征慣戰,前於淯水大敗曹操。”

“並且劉景升斷無舍近求遠之理,亦宜當拉攏。”

“若能結張繡之戰力,用劉表之錢糧,足能壓製曹劉同盟。”

辛毗提出遠交近攻,拉攏張繡、劉表的建議。

並且理由也很充分。

張繡與曹操有仇,且受到曹操的威脅,肯定願意向河北結盟。

至於劉表,此人自比西伯,有稱雄天下的野心。

他先後乾涉過益州、揚州的事務,不可能不覬覦豫州這樣的膏腴之地。

而張繡的戰力,此前已有表現。

劉表坐鎮荊州,又富有錢糧。

可以說是又有錢,又有人,是袁紹能拉攏到的最好的盟友。

辛毗的話還在繼續。

“大將軍何不遣使去往南陽,招募張繡,順道再南下襄陽。”

“交好劉表,備言盟意,相約將來起兵,共分河南。”

“若曹劉果真為大將軍所滅,則河南歸屬,決於大將軍。”

“否劉表、張繡之輩所能定也。”

哈哈哈……

袁紹合掌大喜,辛毗這個遠交近攻的規劃,完美符合河北的利益。

要用魔法打敗魔法。

既然曹劉兩家結盟對抗河北,那袁紹為什麼不能與劉表結盟,瓜分河南呢?

“誰可為我出使荊州?”

袁紹再出身問。

辛毗毛遂自薦道:

“既是鄙人所獻結盟之才,便由鄙人親自出使荊州吧。”

辛毗本就是河南士人,若要去往荊州,順道也能回去看看家鄉。

這事兒對他來說,不算是苦差事。

袁紹欣然應允,即命辛毗出訪荊州,備言結盟之意。

順帶痛陳曹劉同盟的危害。

畢竟曹操的治所潁川可是直接毗鄰著荊州。

劉景升也不想袁紹打輸,讓曹劉坐大,威脅他的荊州吧?

眾人齊齊拜倒:

“謹遵大將軍之令!”

……

……

揚州,豫章。

此時的豫章太守,乃是平原名士華歆華子魚。由於前任豫章太守周術病逝,華歆便接領了他的位置。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