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曹魏爆兵,與齊國的殊死一搏_三國:昭烈謀主,三興炎漢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 三國:昭烈謀主,三興炎漢 > 第315章 曹魏爆兵,與齊國的殊死一搏

第315章 曹魏爆兵,與齊國的殊死一搏(1 / 2)

建安十四年夏,鄴城。

李翊立於高台之上,身後“齊”字大纛獵獵作響。

台下,黑壓壓的甲士列陣如林,鐵甲映日,刀戟森寒。

“傳令——”

李翊聲如洪鐘,“各郡兵馬,立刻動員。”

河北的交通運輸,經濟體製,早已被李翊打造成了一台戰爭機器。

一經拍板決定,整個河北戰爭機器便馬力全開,發動運作起來。

河間出兵兩萬,安平出兵一萬,章武出兵一萬,渤海出兵一萬,魏郡出兵一萬。

總即戰力兵馬約六萬人。

幽州境內,十萬民夫推著糧車,蜿蜒如龍。

牛馬嘶鳴,車輪滾滾,塵土飛揚。

幽燕地區雖未直接參戰,但出動了大量騾馬牲畜,與民夫。

尤其這個民夫,因為邊境地區體製相對落後。

奴隸交易非常頻繁,省去了政府征發徭役的功夫。

大多是直接向奴隸主進行借買。

“快!再快!”

督糧官厲聲催促,“前線將士等著吃飯!”

“切不可耽誤了!”

沿途村落,老弱婦孺皆立於道旁,默默遞上乾糧、清水。

一白發老嫗顫巍巍捧出一袋粟米,塞進運糧隊:“

老身雖無力殺敵,但願儘一份力……”

這老嫗隻是河北民情現狀的冰山一角。

李翊一直非常重視河北人的凝聚力。

世人都知道,自提議在北方搞經濟改革以來,使得河北經濟騰飛。

大量的財富湧入北方。

而這些財富李翊並沒有據為己有,充實自己的腰包。

而是主動分享給了民眾,讓河北人人都能有錢。

李翊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

“天下富郡不在少,如我河北諸郡,徐州下邳,淮南壽春,荊州襄陽,豫州潁川,益州成都等地。”

“但這些富郡無一例外,百姓們辛苦勞作,但這些財富永遠不會屬於他們。”

“我將財富分給百姓,因為我堅信‘擁有’的感覺至關重要。”

“隻有當百姓擁有了,他們才會去努力捍衛自己的國家。”

“否則,他們終將明白,他們捍衛的不過是地主豪強的財產。”

正是李翊秉持這樣的執政思想,才加強了河北人的民族凝聚力。

一聽說官府的公文發布,不少百姓都自發捐錢捐糧,為國家出力。

更有不少青壯,雖不願投軍,但仍然是積極響應國家的民夫應征。

為了回饋百姓們對戰爭的熱情,李翊專門大手一揮,宣布給民夫們漲工錢。

每個地區的民夫工錢是不一樣的。

按照河北官方的規定,民夫運一石糧食,走一百裡路的工錢是六十錢。

那麼李翊則宣布將這個工錢漲到八十錢,也就是提了三分之一。

做個不恰當的比喻就是,之前你送一單外賣能夠掙九塊錢。

而李翊則是直接把這個價碼給漲到了十二塊錢。

河北幅員遼闊,所以早早地開始動員。

與此同時,荊州、淮南等地區在接到傳令以後,也開始進行了總動員。

總動員雖然需要很長時間,但這並不妨礙政府高層將具體的數據給提前統計好,並將之上報。

據官方統計,齊國這次動員的正卒約有二十三萬人。

二十萬輔兵,十七萬民夫,總計六十萬大軍!

對外宣稱六百萬人。

出動這麼多兵馬,隻為一戰定中原。

如此聲勢浩大的動員運動,毫無疑問地驚動了魏國。

早有細作將齊國的戰略計劃報到潁川去。

時任曹魏征東將軍的夏侯惇,緊急召開了一場軍事會議。

潁川本是曹魏手上的最富之郡,但由於曹魏失去河北,被齊國三麵夾擊。

曹操也果斷下令——“拆!”

凡是潁川值錢的東西全部拆了,打包送到關中,再運往西蜀。

拆不了的,寧可直接燒毀,也絕不給齊人留。

至於潁川地區的一批核心骨乾,早已經舉家搬遷了。

荀氏、鐘氏、韓氏,杜氏等等家族,紛紛搬遷。

這裡也體現了曹操搬遷的一個重要原則。

那就是優先捍衛地主豪強們的利益。

戰爭一來,他們是最先避難的。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曹魏集團的核心利益已經與這些世家們綁定了。

他們本就是相互依存的。

同時,世家豪族本身自帶巨量財富,與大量童仆。

這對於曹操來說太重要了。

至於那些沒有土地,沒有財富的普通農民,那就老老實實留在本土罷。

畢竟戰爭發起,也需要大量的兵源與糧源。

許縣衙署,夏侯惇高坐主位,次位是征南將軍曹仁。

兩人算是宗室將領前二了。

夏侯惇更是當之無愧的宗室第一人。

曹操把這兩人留在中原,就證明了他對戰事仍抱有一絲期望的。

並不說齊軍一打來,魏人真的就抱頭鼠竄,將河南領土拱手相讓。

該拚還是要拚一下的,萬一戰事有所轉機呢?

“據探報,齊人動員了六十萬兵馬,妄圖一戰滅我中原。”

“魏公委我以重任,未聞諸公有何意見?”

夏侯惇麵色凝重,詢問眾人的看法。

他作為東線戰區的總司令,此刻倍感壓力山大。

校尉呂健憤然道: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齊人來勢洶洶,我軍退無可退。”

“為今之計,隻有死戰一拚!”

然而呂健的慷慨激昂,並未引得眾將的共鳴。

因為大家都從軍數年,非常清楚自己麵對的是怎樣一個敵人。

曹仁此刻保持了一名軍中宿將的冷靜,他沉著分析道:

“如今汝南可動員兵馬約兩萬人,兗、豫可動員兵馬亦兩萬人。”

“四萬正卒,隻恐不夠。”

“我意讓魏公從關中地區再征調兩萬正卒過來。”

按照曹仁的構想,齊人的正卒大概在十萬到二十萬之間。

他們絕對不能在這個數目上落後,否則就真的沒得打了。

“即便從關中征調,也不過六萬正卒,六萬如何敵得六十萬?”

主簿蔣濟一臉悲觀地說道。

當然,這裡蔣濟忘記算上輔兵與民夫了,隻是被齊國將要動員六十萬大軍的數目給嚇著了。

“我有一計,或可為用。”

人群之中傳來一道聲音,眾視之,乃都督護軍趙儼也。

趙儼同樣是潁川名士,大族出身。

也是少數沒有離開潁川去關中的,因為曹操必須留下一幫人輔佐夏侯惇作戰。

這是一項相當危險的工作。

畢竟戰端一開,刀劍無眼,不是你想走就能走得掉的了。

“趙督護有何妙計,快快說來?”夏侯惇忙問道。

趙儼乃命人取出一迭圖冊,還有輿圖。

鋪開在案上,眾人視之。

原來上麵記載的是兗、豫地區,各地的人口所在,糧草儲備。

以及換算成軍隊後,可以實際支撐的具體時日。

上麵都清清楚楚的記載詳細。

眾人目光快速掃過,紛紛明白了趙儼的意思——爆兵!

為今之計,隻有爆兵,才有機會與齊人一戰。

這種是不計成本,不計後果的。

贏了,有可能很難將其轉化為勝利果實,因為得防範兵變反噬的後果。

輸了,那河南地區真的就有可能一戰全吐出去。

畢竟這種“爆兵”手法,是非常失民心,得罪底層民眾的。

到時候,真有可能會出現“喜迎王師”的現象。

然而,就是如此冒險的一場軍事行動,居然得到了曹魏一眾高層的支持。

大家都覺得除了爆兵,沒有更好的方法了。

但這畢竟是一場冒險的軍事決定,夏侯惇必須將此項計劃報給曹操。

於是寫下諫兵事疏,發往成都。

其書略曰:

“惇等頓首再拜魏公麾下:”

“臣等集東線諸將,晝夜推演,得破齊一策。”

“然乾係甚重,不敢專決。”

“今齊國舉兵六十萬,分五路來犯,聲勢浩大。”

“我軍縱儘發西川、關中戍卒,亦不過二十萬眾。”

“若不取非常之策,恐難當其鋒。”

“故臣等議定策略,令各郡‘五丁抽三’,強征壯卒。”

“儘起府庫錢帛,購胡馬、募死士。”

“預征三年賦稅,以充軍實。”

“然此策亦有隱憂之患,強征易生民變,漢中前鑒猶在。”

“糧儘恐釀兵禍,官渡舊事可證。”

“縱勝亦難善後,恐如項籍巨鹿故事。”

“此存亡之決,若行此策:”

“勝,則元氣大傷,十年難複。”

“敗,則河南儘失,社稷傾危。”

“臣等智短,瀝血以請,唯明公聖裁。”

“惇臨書手顫,墨漬滿絹,伏惟鈞鑒。”

“建安十四年五月,征東將軍夏侯惇頓首。”

……

曹操得夏侯惇書,立馬回手諭批複道:

“卿議甚善,可速行之!”

“齊虜挾眾六十萬來犯,若不行非常之策,何以擋其鋒?”

“勝,則雖傷民力,猶勝養寇。”

“敗,則棄河南而守關中、西川,未為絕路。”

“縱使兵敗,亦當焚倉廩、毀城垣、徙百姓,使河南千裡無雞鳴!”

“齊人縱得之,不過空土,必為放血之槽,耗其國力!”

“大業存亡之際,何惜小民?速辦勿疑!”

“魏公操手書。”

……

不得不說,曹操還是相當狠辣的。

僅從戰略上講,曹操此次做出的判斷,是非常符合他自身利益的。

在曹操看來,通過這種爆兵戰略。

如果我們贏了,當然最好。

就算是傷民傷財,那也比壯大齊國這個對手強。

如果我們輸了,那麼失去的也隻是河南。

我們還有關中,還有西川,並非沒有退路。

況且即便打輸,那也要把河南變成一片狼藉。

給齊國種下放血槽,以削弱他們的實力。

夏侯惇得曹操手諭,末端還看見曹操批複了這樣一句話——

“另著摸金校尉儘啟漢陵,發丘中郎將搜掠塚祠。”

“金玉充軍實,銅鐵鑄箭鏃,絲帛賞死士。”

“凡齊兵將至處——”

“掘地三尺,片瓦不留!”

盜墓算是曹魏的傳統藝能了。

早在曹操發跡之初,曹操就在軍中首創了“盜墓辦公室”。

最著名的當屬曹操掘梁孝王的墓,這讓曹操發了筆橫財。

但其實早在曹操伐徐州時,就曾沿路掘人丘墓。

使得先人屍骨散於道路,招致天怒人怨。

不過這些行為,確實實打實給曹軍帶來了海量財富。

如今曹操想著河南之地反正都不一定保得住了,就讓夏侯惇重新組建發丘中朗將與摸金校尉。

指標是什麼呢?

就是曹操說的,“凡齊兵將至處,掘地三尺,片瓦不留!”

沒錯,曹操的意思就是把能挖的都挖了,不要給齊人留任何東西。

夏侯惇望見那“片瓦不留”的四字後,立刻開始執行命令。

率虎豹騎親族催督將領們,加快行動的步伐。

他們僅在河南地區動員,效率理論上是要比齊國高的。

所以即便他們是後發,應該能夠趕上齊國的動員速度。

濮陽城門下,黃發垂髫皆被驅至廣場。

縣吏持簿唱名,聲如裂帛:

“五丁抽三!殘戶亦出二丁!”

一名老農趙五跪地叩首,磕頭如搗:

“將軍,老漢三子已戰死兩子……”

“僅存幼子耕田,懇請將軍開恩。”

話未畢,督軍鞭已呼嘯而下,脊背頓時皮開肉綻。

其幼子趙阿蠻被鐵鏈鎖走時,老農撞死在了征兵柱上,血濺魏字軍旗。

汝南村落,曹卒挨戶搜人。

就連老嫗也不能幸免,被帶去軍中。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