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二十五年,九月十五。
辰時一刻。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九聲鐘鳴響徹整個應天府,清脆的鐘鳴之聲預示著大明將迎來新的君王,預示著大明將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應天府百姓早早便在皇宮外等待了起來,隻為親眼看一眼新君的容顏。
在距離皇城不遠處的臨街二樓之上。
一張小桌,朱元璋三人相對而坐,目光透過窗戶看向下方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緩緩開啟的宮門。
“二牛,蔣瓛還沒有消息傳出來嗎?”
本是高興的日子,經過這段時間對朱允熥的考察朱元璋其實已經對朱允熥有了不少信心,可如今朱元璋臉上卻是看不到半點喜色。
反而是滿臉的愁容和擔憂之色。
無他,隻因為昨日朝廷要加重商稅的消息也傳到了朱元璋的耳中,同時陳二牛出去探聽消息也知道了有人在故意聯係國子監的學子和那些大商賈。
朱元璋很清楚國子監代表著什麼,也更加知道若是國子監的學子集體出麵反對一項政策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當年胡惟庸還在的時候,就有一次國子監學生集體罷課的情況,最後也是以朱元璋妥協才罷休。
更何況今天的日子還如此特殊,朱元璋自然更是不想看到有人破壞自己乖孫的登基大典。
“回陛下,指揮使大人從昨夜開始就沒有任何消息傳出來了。”陳二牛如實說道。
“唉!若是叫咱知道到底是誰敢破壞乖孫的登基大典,咱定要誅他九族。”朱元璋深深歎了一口氣,語氣中竟然有幾分落寞的感覺。
享受過無上權力之人,突然身邊竟然無人可用,那種無力感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湯和見狀趕緊出言勸道:“上位,或許殿下已經想到了應對之策,有藍玉他們和錦衣衛的存在,相信那些家夥也鬨不起來的。”
“是啊!上位,臣覺得以三殿下的智慧,肯定是早就知道了他們的計劃,之所以沒有發作肯定是還有彆的什麼謀算。”傅友德說得就更加直接了。
幾句話之後,朱元璋稍作沉吟臉上愁容倒是少了許多,但依舊是滿眼擔憂看向宮門。
咚咚咚~
鐘聲再次傳遍應天,天子儀仗恰好在此時從宮門之中緩緩而出。
朱元璋一眼就看到了端坐於龍輦之上的朱允熥。
頭戴九旒冕,身穿正紅色團龍袍,麵若冠玉、眸若星辰,好一個意氣風發少年郎。
饒是向來無比自信的朱元璋見了都是忍不住歎道:“好!咱乖孫果然不愧是大明新君,就這幅儀容、氣度就不是尋常人能比擬的。”
傅友德和湯和也是跟著誇讚,當然他們也是真心覺得朱允熥氣度容貌乃是天下第一等。
天子儀仗出宮並不是單純為了展示威儀,而是新皇登基需要進行祭天儀式。
而大明祭天的位置恰好就選在城外的鐘山之巔,故而儀仗隊雖然走得很慢,但還是緩緩出了應天。
就在龍輦駛出應天城門的時候。
東宮之中。
許久未現身的呂氏正披頭散發地坐在地上,雙眼空洞無神好似徹底失去了精氣神一般。
在她的對麵是同樣披頭散發的朱允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