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州,換俘虜?!”
翌日,當盛知婉在監國早朝上宣布對金國的回應,便掀起軒然大波。
“公主莫不是在做夢!”
“一個將軍、一個將軍的兒子,便想換回三州?六個郡!”
“金國皇帝瘋了才會答應!”
“公主此舉,無異於激化矛盾、繼續引戰!”
朝臣激烈反對。
盛知婉早猜出了眾人的態度:“諸位莫不是忘了,那三州本就是我晟國的,三州百姓在金國過得是豬狗不如的日子,沒有人權、隨意便可買賣!當初我晟國戰敗,將三州割讓出去,如今我們勝了,要回三州,有何不可?”
“可金國不可能同意!”王太尉道。
“那便繼續戰!”盛知婉看向他:“他們不給,我們便自己拿回來。”
“繼續戰?公主真以為韓少將軍戰無不勝,何況,如今我晟國糧草輜重不足,何以支撐著繼續戰下去?”
“公主此舉實在是太急功近利了些!”
方一監國,便想大動乾戈,妄圖做到先帝和陛下花費幾十年都沒能做到的政績。
還是,她以為打仗真就這般簡單?
果然女子就是女子,沒有遠見沒有遠慮,隻能看到眼前的利益!
王太尉隻覺晟國根基搖搖欲墜。
盛知婉倒不惱:“王太尉可知,十萬大軍南征一年所需的糧草輜重和軍餉,共計多少?”
王太尉一頓。
葉尚書站出來道:“如今我西南軍將士輔兵共計十三萬人,一年所需糧草71.775萬石,戰馬一萬,一年所需糧食1.095萬石,另需馬草4500萬餘,合計糧食72.87萬石。”
“若以此時糧價換算,百文一石,共需7287萬文,也就是六萬七百二十五兩白銀。”
“輜重費用,含運輸、兵器、盔甲約2254萬文,也就是一萬八千七百八十三兩白銀。”
“軍餉費用,按此時月餉、軍費計算,共需一萬一千三百五十七萬文,也就是九萬四千六百四十一兩白銀。”
“以上,共計十八萬六百四十九兩白銀。”
葉尚書不愧是戶部尚書,算起這些連個草稿都不需計算。
王太尉看他一眼,甚至懷疑是他提前計算好的。
“十八萬兩包括所需糧草,本宮再加七萬兩作為激勵軍餉,二十五萬兩,本宮全出。王太尉覺得夠不夠?”
“公主哪來這麼多銀子?”王太尉眯眸。
“怎麼,本宮的私產還需向王太尉報備?”
“……公主若有銀子,也該先用在民生和賑災上,往年邑州冀州夏季多發乾旱,饑民啃光樹皮不得不以觀音土充饑,公主怎知今年不會如此?”
“若因為公主獅子大開口,導致兩國開戰,夏季旱災來臨依舊未能平息,外征內亂下,引起嘩變又該如何?”
“相反,公主當實際一些,用戰俘換來兩國和平,再用這筆銀錢挖渠開河,至少能保國內數年安穩!”王太尉繼續道。
“是保國內安穩?還是保某些官員的口袋安穩?”盛知婉笑了:“王太尉說得不錯,不過本宮的銀子用在哪是本宮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