旎嘯話完,卻不想那季瑤與袁英,佯裝嗔怒,小嘴一呶:“反正你就是不願帶我們同往。”
言罷,二人轉而笑盈盈地問百裡雲歌與駱風雁:“雲歌姐姐,還有風雁姐姐,你們且說說,公子這是何意呀?
“聽聞公子往昔行俠仗義,路遇陌生人,尚且出手相援。怎到了我二人這兒,卻事事推諉,百般拒卻,這究竟是何道理?”
雲歌二人對季瑤和袁英這番做派,心如明鏡,卻也不言語,隻是笑嘻嘻地望著旎嘯。
一旁侍女三人中,華妙琴嫣然一笑,對旎嘯說道:“少爺,既然季小姐與袁小姐欲與我們結伴同行,那便應下就是了。我們這麼多人同行,多她們兩個也不打緊。”
袁英趕忙點頭附和:“是呀是呀,妙琴姐姐所言極是。如此一來,我們前往京城路上,也不至於無聊寂寞,還能有個伴兒呢。”
季瑤也是笑道:“對極,對極,若是我與袁英單獨前往京城,萬一遇上歹人,又人生地不熟的,那可如何是好……唉……”
話完,她一臉笑意盈盈地望著旎嘯。
旎嘯瞧著眼前二人這副架勢,心中已然明了,這季瑤和袁英怕是鐵了心要隨他去京城了,無奈之下,隻得應允下來。
當日,季瑤吩咐護衛季明傑,令其速去尋來兩船。
須知那碧龍幫總舵,便在應天廬州府。其勢力盤根錯節,縱橫江南數省幾十州府,商鋪貨貿如繁星般遍布各處,更兼為武林黑道魁首,聲勢煊赫。
隻是近數年來,天火門異軍突起,聲勢愈發浩大,碧龍幫竟暫且隱忍,避其鋒芒。然於應天、江浙及山東諸境,碧龍幫仍威名遠揚,勢力強盛,無人敢小覷。
那季明傑領命後,雷厲風行,非但尋得合適船隻,更精心調遣幫中數十名好手,命其扮作船工下人,隨行侍奉。
此番北上進京,船上所需資財器物,季明傑皆安排得妥妥當當,自是不在話下。
次日清晨,但見一行人整裝登船。那韓文慶兄妹徑往後舫而去,同船者尚有玄天六合。
旎嘯則引數女子登上前船,季瑤攜老仆季石隨行。
不想那袁英也不言語,隻帶著老仆袁弘昌,徑自登了此船。
此船長近十丈,分作兩層,莫說十來人,便是添上船夫侍衛二三十眾,也不覺擁擠。
旎嘯見狀,自不便多言;季瑤則輕哼一聲,麵露不悅之色;倒是那季石與袁弘昌本是舊識,二人相視一笑,拱手為禮。
待眾人安頓停當,未幾,兩船揚帆,乘風北上。雖未懸掛碧龍幫旗號,可江湖中人但見此二船,便知定是碧龍幫之屬。
那兩老仆季石與袁弘昌,徑往船尾擺開茶具,烹泉煮茶,談笑間說起江湖舊事,時而撫掌大笑,時而唏噓長歎。
旎嘯念及季瑤相助之誼,欲攜百裡雲歌、駱風雁並三侍女前去致謝。然轉念思之,若獨遺下袁英一人,恐失禮數,亦顯薄情,便索性叫上一起。
眾人圍坐一桌,烹茶敘話,抬眼但見那兩岸,春色正濃:三四月間,舊綠成蔭,新翠抽芽,清風拂麵,柳絮紛揚,端的是一派江南盛景。
季瑤與袁英雖貴為碧龍幫、萬風山莊千金,自幼養尊處優如公主,然耳濡目染儘是江湖恩怨,刀光劍影聽得倦了,早覺乏味。
此刻聽旎嘯講述萬裡雪山奇遇,漠北風物,又言及與韃子胡僧激戰之事,她二人隻覺新奇刺激,時而拍手叫好,時而緊張屏息,十三四歲年紀,豆蔻芳華,一雙妙目,竟似黏在旎嘯身上,移不開分毫。
百裡雲歌與駱風雁見狀,相視抿嘴一笑,偶以眼色示意三侍女。幾人會意,悄然退去,隻留旎嘯與季瑤、袁英三人。
如此每日烹茶論道,賞景談天,不知不覺數日已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