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火門門主黃宗,聽完旎嘯之話,不禁怒火中燒,可心中也信旎嘯之話不虛。他腦海中念頭疾閃,終是按捺住動手之念,未發一語。
旎嘯見狀,複又說道:“黃門主,你天火門名震武林,更有統率江湖之誌。可在我旎嘯眼中,尚顯不足。你可曾憶起那年在陝西嶓塚山,多少人喪命於我布下的奇陣?再者,黃門主自問,可有那神秘客的能耐?”
黃宗聽罷,雖氣得咬牙切齒,恨不能立時發作,卻也隻得生生將那股怒火咽回腹中,蓋因旎嘯沒有說錯。
旎嘯悠然前行數步,雙手負於身後,神色傲然:“南華堡駱家之事,想你黃門主心中自是了然,朝廷雖已草草結案,然真相未明,背後那幕後黑手,至今猶自隱匿未現。
“方才所說那櫻浪,不過其麾下走卒,更有其餘勢力,潛藏於我大明疆土之內,黃門主心中,想必也是有所察覺。隻是駱家之事,牽涉皇室,非同小可,江湖諸派,豈可妄自插手。”
言及於此,旎嘯忽地冷笑一聲,繼續說道:“若我執意指認黃門主之子,或是你天火門,意欲染指駱家之案,且不說你兒子黃會已然遭人毒手,命喪黃泉,單問你黃門主,麵對此等局麵,又當如何自處?莫非真想與朝廷為敵,自取滅亡嗎?!”
黃宗聞言,麵色驟變,一絲慌亂之色,在眼眸中一閃即逝。
少頃,他怒氣漸消,神色恢複平靜,抱拳施禮,淡然說道:“好,公子之話,黃某姑且信了。既如此,你我二人,便暫且聯手,一查我兒的死因,二是揪出我天火門中的內奸,以還我兒一個公道。”
旎嘯亦忙抱拳還禮,朗聲道:“江湖之中,那些刀光劍影、打打殺殺之事,我旎嘯向來不屑為之。若我真想與你天火門過不去,尋你晦氣,何須費那等周折,取你兒子性命?直接率眾攻入你天火門總舵,豈不快哉!
“我今日所說,深知黃門主心中怒火難平,畢竟令郎喪命於我手,權且當作我旎嘯欠下黃門主一個天大人情,他日若有機緣,旎嘯定當厚報。”
言罷,旎嘯身形微動,猶如鬼魅一般,倏忽間已閃至十多丈開外。
黃宗定睛觀瞧,不過幾息間,旎嘯的身影已遠至數十丈外,其身形矯健,於樹梢之上飛躍前行,其速如電,疾若流星。
更令黃宗驚愕不已者,那密林之中,忽又閃出一道身影,緊隨旎嘯之後,如影隨形,一同遁去。
直至此時,黃宗方恍然大悟,原來旎嘯竟還暗中帶了幫手前來。可這梁山分舵內,天火門弟子上百之眾,竟無一人察覺其行蹤。
旎嘯與班遠離了梁山,行至數裡之外,並足而立。抬眼遙望那梁山深處,但見樹影婆娑,重重遮掩,那莊院隱於其間,竟難窺其全貌,唯偶有火光於林葉間明滅閃爍。
二人靜立片刻,班遠拱手問道:“少莊主,黃會遭人下毒,依我之見,定是他身邊親近之人所為。”
旎嘯緩緩轉過頭來,嘴角微勾,露出一抹淺笑:“那毒,卻是我所下。”
班遠不禁一聲驚呼,麵露詫異之色,心中實難相信。
旎嘯見狀,複又開口說道:“此毒確為東瀛之毒,我於蘇州之時,自雷漠身上所得。”
班遠聽得,仍是一頭霧水,不解其意。
旎嘯見此,遂輕聲細語,緩緩解釋道:“若我所料不差,是有人借黃會之手,明為攔阻季瑤,實則意在探我虛實,想知曉我是否將雷漠與房昕昕藏於船中。
“而此人,想必便是碧落守望殿的苗門主。隻是他萬萬未料到,我竟會以毒取黃會的性命。”
班遠聽至此處,方才恍然大悟。
他撫掌歎道:“少莊主此計,妙!如此一來,非但打亂了那苗門主的如意算盤,更可借此打草驚蛇,讓那潛伏於天火門中的奸細,自行現出蹤跡。”
旎嘯微微頷首,輕發一聲歎息:“然依我對那碧落守望殿此等勢力的了解,其人豈會輕易上鉤?故而我殺那黃會,今夜又對黃宗一番威嚇。
“哼,想他黃門主,為兒子之死,他不但不暗查,徑直把他兒子之死全算到我頭上。
“還有潛伏於天火門的那碧落守望殿之人,會愈發小心謹慎起來,但我殺黃會之舉,已擾其布局。那姓苗的也好,潛伏之徒也罷,必急於傳信。”
班遠見說,忙拱手道:“少莊主,屬下已知該如何行事了。”
旎嘯點頭,叮囑道:“切記,不可再上梁山。在此處隱匿須有耐心,近日對方必無動作,其必料我會遣人在山下盯梢窺探。故而,近日你且將附近村鎮之人摸個清楚,尤須留意那上梁山往來之人。”
班遠聽罷,便領命而去。
旎嘯舉目望向那山上,嘴角微勾,輕笑一聲:“想必那黃門主,此刻正於山中細細盤問眾人了。”
旎嘯所言不虛。自他與班遠離去之後,黃宗便再次喚來昨日那些逃回的天火門弟子,其中也包括那宣固。
不過黃宗倒也心思縝密,並未喚眾人一同盤問,反是一個個地細細查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番問詢下來,黃宗證實了些許事情,對旎嘯所說之話,已然信了七八分。故而,黃宗對旎嘯的怒恨,也是消減了大半。
黃宗心中明了,兒子黃會,昨日無論如何皆難逃一死。
或許死於旎嘯之手,尚算好些。若其死於那季瑤之手,隻怕天火門與碧龍幫之間,又免不得一番廝殺血鬥,不知要死傷多少無辜性命。
安平鎮,坐落會通河與大清河交彙處,昔時曾喚作張秋口、景德鎮,終複定名安平鎮。
張秋之名,溯其源流,最早見於五代之時,《舊史》有載:“周顯德初,河決楊柳,遣宰相李穀治堤,自陽穀以抵張秋口,以遏其勢。”
至金代,一度更名景德鎮,後複舊稱。迨至弘治年間,劉大夏奉旨至張秋治河,工竣之後,上賜其名叫安平鎮。
此鎮乃人文薈萃之地,文廟巍峨,安平書院聳立,過往達官顯貴、文人雅士,多於此駐足,或會友談心,或題詩作畫,以留佳話。
一日,有兩船停泊於此,船中一行人,下得船來,徑往鎮中行去。遙見那鎮上,人煙稠密,屋舍連綿,知是一處繁華市鎮。
及至入鎮,但見人聲鼎沸,熙熙攘攘,九門九關廂,七十二條街巷,實乃南北交通之樞紐,百貨彙聚之所。米市街、糖市街、柴市街、果市街、竹竿巷,名目繁多,不可勝數。
眾人擇一酒樓而入,旎嘯與眾女環坐一桌,韓文慶兄妹則另設一席,季石、季明傑,並袁宏昌,三人亦共坐一桌。
時值桃李爭春,爛漫如錦,酒樓之中,雖有三教九流之輩,然文人墨客、書生士子居多。或三五成群,或四六圍坐,闊論高談,或吟詩品詞,或細語呢喃,一派風雅之象。
喜歡大明天下梅花豔豔開請大家收藏:()大明天下梅花豔豔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