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頭、二閘間水流清徹,河麵寬闊,兩岸垂柳舒楊,岸邊是廣闊的農田,村舍三五座點綴其間,風景倒是挺好的。
解放後咱們政府對通惠河也進行多次治理,發揮了它對京東這片農業基地灌溉的作用,也部分恢複了河道航運的功能。
“我們這段河道屬於花閘段,水流平穩,以前都是挑水澆灌農田的,現在打了好多的水井,方便多了,水質也好多了。”
“現在水位也下降了不少,王科長,你看就在這閘口附近能下網不?”老村長指著前方問道。
“河麵倒也挺寬的,我試試看,或許這一帶就有魚兒了。”
於是王向東就在閘口下方的河麵撒了幾網,專門挑紅點聚集的位置下網,每一網上來都有好幾條,多的有十幾條,看得老村長眼皮子直跳,果真是撞大運了,這要是天天都有這麼多魚兒,那得好好盤算一下怎麼處理了。
“村長,這河裡的魚兒挺多的,你們怎麼就不去抓來改善夥食啊?”王向東幫著一起把魚兒往麻袋裡裝,每條都有三五斤,大的能有七八斤重,主要還是鯉魚和鯰魚。
“王科長,不是我們不想吃魚,是吃不起啊。”老村長感歎道。
這年頭的農村真的是十分窮困,生活條件是很差的,缺吃少穿的,農民肚子裡最缺乏的就是油水和肉食,他們從事農業生產,乾的都是體力活,當然想吃肉食了。
人都吃不飽就彆提養豬了,即便有養豬也是很難完成任務豬的指標,再說這一帶地勢低平,沒有多少豬草可打,總不能種菜喂豬吧。
農家養幾隻雞也是為了多存幾個雞蛋拿去換家用的,不會生蛋了也舍不得殺了吃,還是進城賣了換錢,所以一年到頭真就過年時能吃上一頓肉餡餃子,平時要是看到肉真會兩眼冒綠光啊。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魚肉也是肉啊,河裡少不了魚兒,那怎麼就不去抓來改善一下夥食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一個是由於抓魚是個體力活,飯都吃不飽哪有力氣去抓魚啊,平時忙著農活,即便是農閒時也不想把體力浪費到下河抓魚上,抓不到還丟臉呢,而且農村人普遍認為捕魚抓蝦是遊手好閒的人乾的,正經人可不去做這事。
二是因為沒有合適的工具,漁網可貴著呢,農民一年到頭靠工分拿不到幾個錢,都舍不得花錢去買漁網魚線,釣魚?那是城裡吃定量糧的人才有的閒情雅致,農民每天都得為一日三餐奔波著發愁著呢。
三是河魚的土腥味太重,農家除了鹽巴外幾乎沒有啥調味料,食用油更是緊缺,所以就算抓到魚兒也做不出好吃的,而且吃魚既不解饞又不壓餓,感覺太不劃算了。
所以能下河捕魚抓蝦的都是那幫小屁孩,而且也隻有在暑假期間去玩耍時乾的事,抓到魚兒還不敢拿回家,怕被大人打屁股,隻能在河邊烤著充饑解饞了。(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