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晚覺得陸國山和林素雲兩人都是開明的家長。
不管她想做什麼,他們都不會掃興,不同意或者指責、貶低等。
這樣的家庭環境,她也很喜歡。
人也是相互相成的,如果林素雲和陸國山兩人凡事都要插一手,或者故意刁難。
宋書晚也不可能跟著他們一起做生意。
關於陸國山的問題,其實她以前就說過了。
不管是在哪裡,都有需要的人群。
學校門口主要是以學生為主,當然也有附近的居民及路過的顧客。
汽車站旁邊的也主要是以旅客及周邊的居民。
宋書晚明白陸國山的顧慮,他們好不容易賺到了錢,當然也不願意讓錢打水漂。
“這個不是問題,人不同,但一樣會肚子餓,一樣也想吃到不同的美食。我們的價格不低,品種也多,一樣也能吸引不少顧客的。”
“你們幾個人肯定忙不過來的,但是我們能請人。以後你們隻要管理店鋪,至於小工、廚房的活兒都可以請人來做。”
“每個店鋪請三個人就夠了。你們也能忙得過來。”
“一個人的工資大概二十五元,我想應該很多人願意來做。”
現在的工資都不高,而且還沒有出現過個體戶請人的。
在國營飯店的小工一個月工資也就才二十元,宋書晚給的工資不算低。
而且現在晚上一般不營業,隻是要早點起來幫忙。
宋書晚又分析了一下開分店的好處。
林素雲和陸國山年紀也大了,總不能讓他們兩人一直做著廚房那些累活。
開飯店並不輕鬆,雜活、臟活太多。
如果開分店,讓其他人來做那些事兒,那麼他們兩人的壓力也會減輕許多。
當然最重要的是,能賺更多錢。
宋書晚提出的意見,沒有人反對。
“那我明兒跟你一起去找店鋪吧?”
王小鳳不發表任何意見,她覺得自己隻要努力乾活就好了。
其實找店鋪的事兒她也不懂,但是她覺得隻要有人陪在宋書晚的身旁,宋書晚就不容易被人欺負。
多一個人多一張嘴,砍價也能砍得更多。
宋書晚發現王小鳳跟著自己出去了一趟,做事似乎變得更主動了,不像以前一樣被動。
這也是一個好跡象。
商量好後,就正式開始啟動。
汽車站旁的店麵不難找,很快就找到滿意的了。
可是還沒談好價格,劉大廚就找到宋書晚了。
原來劉大廚的繁香樓生意並不好,才開了不到半年就即將麵臨倒閉。
這家飯店是他和劉興華兩人一起合股做的,劉大廚的股份多一點,畢竟他還做著廚師。
“書晚,我看你的店麵雖然不大,但生意卻不錯。我剛聽你婆母說,你已經在找第二家分店了?”
劉大廚心裡萬分後悔,當初就不應該故意拿捏宋書晚,最後生意也沒法合作。
宋書晚笑著點點頭:“是呀!你那兒的生意也不錯吧?”
雖說兩人的消費群體不一樣,但是同行就是冤家。
宋書晚卻沒有半點的戒備之心,她的第一單生意就是在劉大廚手上做的。
劉大廚是什麼樣的人,她心裡也非常清楚。
有點小聰明,也有膽識,但因為年紀大,手藝好,所以總是低眼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