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科學驗證的思想,做完一步就要驗證一步,防止和後麵的步驟混淆。
林白按照呼喚陣法的方式,與這塊板子進行溝通……
黑色版麵上的淺色陣紋驟然泛光,如同生命的呼吸一般忽明忽暗。
成了!
第一步就能成功,這給了林白極大的信心。
第二步,就要開始變化。
書上原本的內容是,直接將飛行物體的飛行路線、真氣承載量等信息通過陣紋記錄到實驗載體上。
而且飛行路線沒有任何坐標或者憑依,僅僅隻是依靠真氣釋放的體量和釋放的初始位置而定。
相當簡陋和粗鄙。
林白則需要另起爐灶。
計劃:將上升的功能陣紋提煉出來,重新刻畫一個陣紋,不再單獨設定必須釋放多少真氣,而是隻專注於這一個功能,命名為“上升陣法模塊”。
隻要命令你上升,你就上升,上升多少,你不要管。
再將“核心陣法模塊”與之相連,增加一道紋路,綁定命令,最後進行測試,即可完成第二步。
首先,先是刻畫出一個點,刻畫出一條紋路……
第二條……第三條……
最後,將關鍵的點位連接起來。
這一步也沒什麼難的,隻是林白不確定自己提煉的“上升陣法模塊”本身是否有效。
和第一步一樣,進行測試。
林白將板子放到實驗室中間的空地上,開始溝通核心模塊。
核心模塊泛光,正常。
下達命令上升……
“倏!!!!!!”
隻見板子瘋狂的朝著下方湧動,不停的在地上滾來滾去,邊邊角角磕碰一個個淺痕。
就是不漂浮。
“停!停!”
“壞了,忘記設置關閉命令。”
沒辦法,林白隻好眼睜睜看著板子翻滾,不得已將其踩住,防止碰壞其他的物品。
等到真氣耗竭,才重新拾起這塊板子,查找問題。
“原來是觸點接反了。”
林白哭笑不得,他將核心陣法模塊與上升陣法模塊的兩個觸點正好接反,原本的上升變成了下降。
壞了一塊板子,隻能再用一塊。
這一次,林白格外小心仔細,即便是已經成功的核心陣法模塊,也是刻畫的小心翼翼。
畢竟現在手裡隻有四塊板子,用一塊少一塊。
完成第二步後,繼續進行測試。
這一次很順利的控製板子飛起來了。
緊接著,依照相同的工序,依次加入“左翼陣法模塊”,“右翼陣法模塊”,“前進模塊”,“後退模塊”等等……
凡是能想到的操作,統統加了進去。
好在許多模塊隻是換了個方向,大體的紋路走勢相同,這讓林白節省了不少研究陣紋的時間。
期間,因為刻錄陣紋重複導致術法衝突,以及板子麵積太小導致陣紋無處可畫,林白不得不推倒重來。
直到最後一塊板子,林白相當小心的刻畫完最後一條紋路,終於大功告成!
“快快快,我得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