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令眾人驚愕不已的是,劉墉竟出列跪地,麵露難色道:“陛下,臣實在無法領命。山東王倫叛亂未平,局勢緊張,臣正要趕去處理,實在分身乏術,還望陛下另選賢能。”乾隆一聽,臉色頓時一沉,龍顏大怒:“哼!劉墉,你這是要抗旨不遵?”
劉墉趕忙拚命磕頭,口中連連稱:“臣不敢,臣不敢。”一邊說著,一邊朝著乾隆拚命眨眼,眼神中透著不尋常之意。乾隆見狀,眉頭緊皺,雖滿心疑竇,卻還是強壓怒火,擺了擺手道:“罷了,既然你如此推脫,朕不勉強,退下吧。”
散朝後,乾隆在禦書房中來回踱步,越想越覺得不對勁,便命人宣劉墉前來。待劉墉一到,沉著臉問道:“劉墉,你今日朝堂之上是何意?休要欺瞞朕。”劉墉環顧四周,見無人後,低聲說道:“陛下,此次查案,目標直指兩淮鹽政,而高恒國舅勢力龐大,在朝中耳目眾多。若臣大張旗鼓地領旨南下,消息極易走漏,屆時查清真相便難上加難。所以朝堂之上,臣冒死抗旨,是想懇請微服私訪,暗中探尋線索。”乾隆一聽,神色稍緩,微微點頭道:“原來你是這個意思,倒是朕錯怪你了。”
劉墉接著說道:“陛下,此次南下,臣還想向陛下借一人。”乾隆問道:“哦?你要借誰?”劉墉神色凝重地回答:“臣想借李鐵錚。”
乾隆微微皺眉,問道:“為何是他?”劉墉回應:“陛下,臣借李大人,一是因其武藝高強。此次南下,危機四伏,麵對那些暗中作祟之人的陰謀詭計,難免有防不勝防之時。李大人武藝超群,有他在側,可保臣安全,臣便能全心查案。”
乾隆輕哼一聲:“哼,就隻是因為他武藝高強?”劉墉忙道:“二則李大人機警過人。兩淮之地官商勾結,關係網盤根錯節,猶如一團亂麻。在這其中探尋真相,每一步都需謹慎。李大人聰慧睿智,能在複雜局勢中洞察先機,可為臣出謀劃策,助臣撥開迷霧,早日查清兩淮鹽引和林汝龍大人一案。”
我在朝堂上聽聞劉墉拒絕欽差之命時,心中一驚。但看到劉墉朝皇帝眨眼,便猜到其中定有緣由。後來得知皇帝單獨召見劉墉,便在殿外等候。待劉墉出來,我趕忙上前詢問。劉墉簡單說了幾句,我一聽,心中暗喜。我近日正為皇帝的猜忌而發愁,深知此時若能離京,暫避風頭,或許是個轉機。於是趕忙入內,拜倒在地:“陛下,臣願隨劉大人南下,為查清此案效犬馬之勞,也可借此機會曆練一番。”
乾隆看了看我,意味深長地說:“你倒是機靈,朕知你心中所想,不過此次南下事關重大,你定要小心辦事,不得有誤。”我磕頭道:“陛下放心,臣定當竭儘全力。”乾隆這才點頭同意。
我和劉墉一同回到劉墉府邸,剛一落座,劉墉便神色嚴肅地說:“李大人,此次南下,凶險異常,我們需得好好謀劃一番。”我點頭稱是:“劉大人,兩淮之地,水太深了。官場上的勾結隻是冰山一角,漕幫、鹽幫、紅花會等勢力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各方利益糾葛不清,稍有不慎,我們就可能陷入萬劫不複之地。僅我一人,實難護大人周全。”
劉墉眉頭緊皺,手撫胡須:“嗯,你說得在理。看來此次行動,我們必須萬分小心。你剛說僅你一人難以保我周全,不知你有何想法?還需何人相助?”
我剛要開口,卻有些躊躇,抬眼看向劉墉。劉墉似乎察覺到了我的猶豫,帶著幾分感慨說道:“李大人,你我二人自相識以來,實乃相見恨晚。猶記得你不顧自身安危,救下家嚴,此等大恩,我一直銘記於心。今日你我既然已經坦誠相待,有話直說無妨,無需顧慮。”
聽到劉墉這番話,我心中一暖,不再猶豫,壓低聲音說道:“大人,我所說之人是一位江湖人士,乃天理教教主。”劉墉先是微微一驚,隨後陷入沉思,片刻後,他神色凜然道:“江湖人士?這其中變數頗多,你且說說為何是她?”我說道:“大人,這天理教主武藝高強。而且她與紅花會等江湖門派交情匪淺,這些門派消息網絡遍布各處,能助我們獲取關鍵消息。此次南下凶險萬分,敵人眾多,有她相助,我們的安全更有保障,也能更主動地應對陰謀,這對查清真相大有裨益。”
劉墉微微點頭:“話雖如此,可朝廷與江湖向來關係微妙,她若與我們合作,日後怕是會有麻煩。”我忙道:“大人,當下查清兩淮之案最為要緊,若因這些顧慮而錯失良機,得不償失啊。況且,天理教主俠肝義膽,一心為民,不會給我們帶來麻煩的。”劉墉手撫下巴,思考片刻道:“嗯,你說得有理,隻是不知如何才能讓她答應相助我們?”我回答道:“大人放心,我與她有過一麵之緣,知她為人,我去與她說明利害,她定會相助。”劉墉站起身來:“既如此,事不宜遲,你這就去安排。”
我尋到呂千渝,見她正坐在堂中,似在沉思。我嘴角泛起一絲笑意,上前問道:“教主,你想不想認識一位咱們那個年代的傳奇人物?”她一聽,眼中閃過一絲好奇,忙問:“是誰?”我故意賣了個關子,緩緩吐出兩個字:“劉墉。”呂千渝頓時瞪大了眼睛,滿臉的難以置信:“是那個劉墉?真的嗎?”她的眼神中滿是興奮與期待,顯然對這個名字有著濃厚的興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