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機關,大作為,這樣的典型經驗數不勝數。
可人浮於事的人太多了,混日子熬資曆等提拔的也太多了。
躺平的越來越多,擔當進取的越來越少。
“那麼更有甚者,勇於作為的得不到提拔,躺平混日子的一路青雲,是不是很諷刺?”顧桐說著看向何濤。
之前了解過,這個何濤很有能力,剛參加工作時,是時任副書記的秘書。
寫得一手好材料,人也精明會來事,正在提拔他當科長的關頭。
一個領導的親戚安排進二科,剛進去就占了科長的職務。
這下讓他心如死灰,適逢那位副書記調離安州。
他也就選擇了躺平。
“可這不是我們碌碌無為的借口,成事在人謀事在天,想要和得到之間還有一個詞,叫做到!”
“團委接下來要扭轉這種被動局麵,小打小鬨肯定不行,我們要乾就要乾票大的!”顧桐說完這一句,會議桌上的九人看著他,就像看著沙灘上的一隻雕。
“不信嗎?拭目以待,這是一份項目實施方案,靜怡,你把這個印成九份,發到每位同誌手裡,一下午時間,六點前,每人必須提一條建議,辦不到的,自己走人!”
顧桐起身離開了會議室。
這下眾人的注意力全部轉移到那份方案上了。
十分鐘後,陸靜怡將方案發到每個人手裡。
大家都在會議室,就連何濤也第一時間翻開第一頁,仔細地看著。
所有人鴉雀無聲,除了翻動紙張的聲音,偶爾的咳嗽聲,寫字聲。
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三小時
何濤起身抽了根煙,看著窗外來來往往的人群,似乎在想著什麼。
良久,搖了搖頭,長歎一聲,坐在桌前,拿起筆,奮筆疾書。
陸靜怡一個字一個字看著方案,第一遍看完,滿眼震撼。
想了半天,開始看第二遍。
然後將自己的一些想法寫在上麵。
其他人或思考,或書寫,不知疲倦,甚至有一位大姐眼裡竟然轉出了淚花。
顧桐在團市委的辦公室在最東側北邊,是一個單間。
陸靜怡剛剛將那份遺書交給了他,顧桐坐在辦公桌上,看著這份泣血的遺書。
“我走了很遠的路來到這裡,我想尋找善良,可尋找的路上滿是惡意!”
“人生的苦,我吃了很多,三歲的時候,父親去世;母親一個人撫養我和妹妹,受儘了人間的苦楚,七歲那年,母親熬不過那個寒冷的冬天,撒手人寰。”
“幸好鄰居的婆婆收留了我倆,但是在我十一歲那年,婆婆也撐不下去,永遠閉上了雙眼。”
“我靠著村裡的接濟和政府的關懷,終於進了高中的門,可那六百多塊錢一個學期的學費讓我始終無法抬起頭來,考試成績次次第一的我,差點因為交不起學費離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