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時空一轉,以此種形象,出現在金鑾殿上。
和一群之乎者也討論天下大事的文武百官,共商大事。
離譜至極,做夢都能被嚇醒的那種。
更離譜的是,這不是夢,她跑不了,也醒不來,更接受不能,卻不得不接受。
次日,路禾會在文家過一個簡單的及笄禮。
這個簡單,是指沒有外客,該走的流程一樣不少。
這頭路禾乖乖坐著,任由文老夫人幫她梳發,插上發簪。
這簪子據說是文琮景頭半個月就選好的,上好的羊脂白玉,精細打磨雕刻。
觸手溫潤,圓滑細膩。
簪子上頭後,路禾立刻感覺腦袋重千斤。
不是生理上的重,是心理上的重。
文老夫人一聲‘禮成’剛出口,皇後身邊的掌事宮女便來了。
互相見禮後,掌事宮女便道:“路小姐今日及笄,娘娘特讓女婢送來些許賀禮,祝路小姐笑常在,心自在,歲歲安樂。”
笄禮並不是都要在十五歲生成時舉行,如果身上未有婚約,也可以拖延至十八歲。
路禾的婚事來的突然,笄禮也算是臨時加上的。
剛好放在農曆四月初一,生辰這天。
所以這賀詞,賀的是生辰。
路禾趕緊福禮道謝:“謝皇後娘娘,謝姐姐,請姐姐代請皇後娘娘安。”
掌事宮女含笑點頭,側身介紹身旁一位同來的年長婦人:“這是張嬤嬤,是宮裡的老人,入宮的新人,都要從張嬤嬤這裡走一遭,禮儀規矩是從不出錯的。”
“路小姐,我這趟來,也是來送張嬤嬤的,以後張嬤嬤,便是小姐您身邊的體貼人。”
路禾嘴角抽了抽,這話說的委實山路十八彎。
明明一句送來教她規矩的就行,偏偏要說的雲遮霧蓋。
這種說法,是為了讓她麵子上好看些。
京中閨女嫁入皇家前,其實也有這一步,隻是不會這麼早。
通常都是在婚期定下後,前半個月左右才會開始教導。
貴女們都是自幼學著禮儀長大的,對宮禮基本都會個八成,剩下兩成,不過是不夠標準而已。
路禾則不同,出身鄉野,壓根就沒學過些東西,一切都得從頭開始。
所以婚期尚未定下,就送來管教嬤嬤,怎麼都有點兒貶低的意思,於是便說的十分委婉。
送過人,掌事宮女便告辭了。
文琮景讓管家帶張嬤嬤去安置,路禾開始清點皇後送來的東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