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富察氏一族的情況,卻讓皇貴妃眉頭緊鎖。孝賢皇後薨逝後,後宮沒有嬪妃出自富察氏一族,和敬公主也不能經常進宮,這導致他們在宮廷中的消息有些落後。這對於一向敏銳的皇貴妃來說,無疑是一個值得利用的機會。
“錦繡,”皇貴妃沉吟片刻,輕聲吩咐道,“你悄悄派人去和敬公主府通知一聲,告訴富察氏一族,現在該低調行事了。皇室中的風雲變幻莫測,他們若是再不小心行事,恐怕會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錦繡應了一聲,立刻安排人去辦。她知道,皇貴妃的吩咐絕非空穴來風,富察氏一族確實需要小心謹慎,以免卷入無謂的紛爭之中。
“錦繡,悄悄派人去和敬公主府通知一聲,富察氏一族該低調行事了。”皇貴妃輕聲細語,卻字字珠璣,眼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還有,告訴和敬公主,永琮的嫡長子綿煜已然出生,這宮中局勢微妙,皇上對皇子的喜愛,往往與他們的體弱多病有些關聯,永琮若是能懂得這其中的道理,或許能更得皇上歡心。”
錦繡聞言,心中一凜,隨即領命而去。她深知皇貴妃此言背後的深意,富察氏一族在孝賢皇後薨逝後,雖仍有舅舅傅恒撐腰,但後宮中無嬪妃倚靠,前朝亦需謹慎行事,以免招來不必要的禍端。
和敬公主接到傳信後,心中豁然開朗。她明白,皇貴妃此舉實則是在向富察氏一族示好,提醒他們在這風雲變幻的宮廷中,應如何自處。和敬公主深吸一口氣,眼中閃過一絲感激之色。她深知,在這後宮之中,能得皇貴妃如此提點,實屬難得。
和敬公主聽完之後,那雙美麗的眼眸微微眯起,仿佛能洞悉一切。她的心中瞬間明白了皇貴妃此番舉動的深意。
她輕聲歎息一聲,聲音中透露出一絲無奈和感慨:“皇貴妃這是在向我富察氏示好啊。自從皇額娘薨逝之後,我們富察氏一族在後宮之中,確實已經失去了往昔的輝煌。如今,永琮的嫡長子綿煜誕生,這對於我們富察氏來說,無疑是一個重要的時刻。”
和敬公主繼續說道:“皇貴妃特意派人來傳信,提醒我們要低調行事,這其中的含義不言而喻。她不僅是在告誡我們不要過於張揚,更是在暗示我們,皇上對體弱多病的永琮有著特殊的喜愛。這樣一來,我們富察氏與皇貴妃之間的關係,似乎也因此變得微妙起來。”
和敬公主的話語中,透露出對局勢的清晰認識和對皇貴妃意圖的深刻理解。她深知在這深宮內院之中,每一個舉動都可能蘊含著無儘的權謀與算計。而皇貴妃的這一舉動,顯然是想要通過綿煜這個紐帶,拉近與富察氏的距離,以鞏固自己在後宮中的地位。
和敬公主深知,皇室中的權勢與猜忌並存,每一步都需謹慎行走。她明白皇貴妃的示好並非無的放矢,而是有著深層的考量。富察氏一族在孝賢皇後薨逝後,確實需要更加謹慎行事,以免卷入不必要的紛爭之中。
於是,和敬公主當機立斷,毫不猶豫地立刻下達命令,要求富察氏一族務必保持低調,行事謹慎,切不可在這個敏感而關鍵的時刻引起他人的關注和注意。
與此同時,她深知弟弟哲郡王永琮的性格較為直率,容易衝動,因此特意暗中傳遞消息給他,提醒他務必格外留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尤其是要強調他身體一向較為虛弱多病,切不可逞強好勝,以免給皇上留下不好的印象,從而引發皇上的嫌棄和不滿。
皇貴妃很快便收到了和敬公主的回信。她迫不及待地打開信封,取出信紙,仔細閱讀著信中的每一個字。
當她讀完信後,心中的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稍稍感到了一些安慰。她知道,和敬公主是個非常聰明且通情達理的人,她一定能夠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並且給出一個恰當的回應。
“和敬公主果然沒有讓我失望。”皇貴妃輕聲說道,嘴角泛起了一絲微笑,“她明白,在這個關鍵時刻,富察氏一族最需要的就是保持低調,絕不能成為其他勢力的眼中釘。而對於永琮和綿煜的事情,她也能夠以一顆平常心去看待,不會因為這些事情而心生不必要的猜忌和疑慮。”
皇貴妃對和敬公主的表現非常滿意,她覺得和敬公主不僅聰明,而且很有分寸。她深知在這爾虞我詐、波譎雲詭的宮廷之中,稍有不慎便可能會給自己和家族帶來滅頂之災。所以,保持低調、謹言慎行才是生存之道。
就這樣,皇貴妃與和敬公主以及富察氏一族通過這封信,達成了一種默契。她們都清楚地知道,皇室中的權力鬥爭如同風雲變幻一般,難以捉摸。在這樣的環境中,隻有時刻保持警覺,小心翼翼地行事,才能夠在這場激烈的紛爭中保全自身,不至於被卷入漩渦之中,無法自拔。
賢德妃賈氏,本是皇帝的寵妃之一,卻因替賈寶玉求情一事,觸怒了龍顏,被皇帝下令禁足於鳳藻宮中。這一事件在後宮引起軒然大波,不僅嬪妃們議論紛紛,就連朝中的重臣們也都密切關注著事態的發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眾人的目光焦點,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另一個當事人——靖國公庶子銘恒的姑姑永壽宮皇貴妃身上。畢竟,她是銘恒的至親,又在宮中地位尊崇,她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影響到整個事件的走向。
後宮嬪妃們暗自揣測,永壽宮皇貴妃會如何應對這一局麵呢?這些問題縈繞在每個人的心頭,使得原本就充滿明爭暗鬥的後宮更加波譎雲詭。
而朝中的重臣們,則從政治的角度審視著這一事件。他們深知皇帝的決策往往關係到國家的穩定和各方勢力的平衡。永壽宮皇貴妃作為皇帝的寵妃,她的態度和行動無疑會對朝廷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他們也在靜觀其變,等待著永壽宮皇貴妃的表態。
永壽宮裡,氣氛異常凝重,永瑚和璟清麵麵相覷,臉上都寫滿了驚愕。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額娘竟然說出了這樣的話。
永瑚瞪大了眼睛,嘴巴張得大大的,像是能塞下一個雞蛋。他的身體微微顫抖著,似乎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擊中。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回過神來,喃喃自語道:“額娘,你這是怎麼了?你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璟清的反應也不遑多讓,她的臉色變得蒼白,額頭上冒出了一層細汗。他緊緊地握著拳頭,指甲深深地陷入掌心,卻渾然不覺疼痛。
永瑚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麼,他猛地站起身來,走到額娘麵前,雙手扶住她的肩膀,急切地問道:“額娘,你是不是糊塗了?表哥的事情跟你有什麼關係?你為什麼要為他脫簪待罪?”
皇貴妃馨瀾微微一笑,她的笑容中透露出一種從容和淡定。她緩緩地解釋道:“我進宮已經三十年了,這三十年來,我一直備受帝王的寵愛。然而,這種專寵並非好事,因為專寵於一身意味著將後宮的恩怨都集中在了我一個人身上。”
她輕輕地歎了口氣,仿佛心中壓著千斤重擔一般,然後緩緩地繼續說道:“後宮的嬪妃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思和目的,她們背後的家族更是錯綜複雜。這些人對我心懷不滿,充滿了嫉妒和怨恨。這種情緒就如同暗流湧動的潮水一般,表麵上風平浪靜,但實際上卻隱藏著巨大的危險,隨時都有可能將我淹沒。”
她稍稍停頓了一下,似乎在思考著如何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接著說道:“而你的皇阿瑪,儘管他貴為天子,擁有無上的權力,但在這宮廷的權力鬥爭中,他也並非無所不能。麵對如此強大的反撲力量,他也會感到力不從心。所以,適當的失寵和退讓,對於我們來說,並沒有什麼壞處。”
永瑚與璟清聽聞皇貴妃之言,心中雖是疑雲密布,卻也隱隱察覺到了額娘這番舉動背後的深沉用意。永瑚眉頭微蹙,眼神中閃過一絲不解,卻隨即被堅定所取代。他輕輕咬了咬嘴唇,那動作仿佛是在壓抑心中翻湧的波濤,沉聲道:“額娘,即便如此,脫簪待罪之舉,未免也太過決絕了些。咱們再細細思量,或許還能有其他周全之法。”
璟清站在一旁,目光中亦滿是憂慮,她輕輕拉著皇貴妃的衣袖,那細膩的布料在她指尖滑過,卻帶不起一絲歡愉。她的聲音柔和而堅定,道:“額娘,兄長所言極是,此事關乎家族榮辱,我們怎能輕言放棄,定有轉機。”
馨瀾皇貴妃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輕笑,那笑容中既有對子女聰慧的欣慰,又藏著幾分不為人知的苦澀。她輕輕拍了拍璟清的手,目光溫柔地望向兩人,緩緩道:“其實,為娘這般做,不僅僅是為了眼前之困,更重要的是,你們兩個,即將要有弟弟妹妹了。”
此言一出,永瑚與璟清皆是一愣,眼中閃過驚訝之色。他們相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難以置信與絲絲喜悅。皇貴妃的寢宮內,燭光搖曳,映照著三人各異的神色,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溫馨而又略帶緊張的氣息。
永瑚心中五味雜陳,既有對新生命的期待,又有對額娘此舉背後深意的揣測。他深吸一口氣,拱手道:“額娘,弟弟妹妹的到來,自是喜事一樁。但我們身為兄長姐長,更應替他們撐起一片天,怎能讓額娘獨自承擔如此重擔?”
璟清亦是點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她輕聲道:“額娘,我們一同麵對,定能度過此劫。”
皇貴妃望著眼前這兩個已初具風華的子女,心中湧起一股暖流,眼眸中閃爍著溫柔與慈愛。她淺淺一笑,那笑容中既包含著對過往的感慨,也蘊含著對未來的期許:“永瑚,你的阿瑪是帝王,君臨天下,帝王之心深不可測,這後宮之中,子女眾多,他如今已有了十七個皇子。對於他來說,或許每一個皇子都不過是這龐大皇室家族中的一員,你並不是那特殊的存在。”
永瑚聞言,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感。他明白額娘的話意,也知曉在這皇宮之中,帝王之寵並非牢靠,唯有自己強大,方能在這風雲變幻中站穩腳跟。他緊緊握住額娘的手,堅定地說道:“額娘,您放心,永瑚定不會讓您失望。無論未來如何,我都會努力成為那個能夠保護您和弟弟妹妹的人。”
璟清也湊上前來,依偎在額娘身旁,輕聲細語:“額娘,還有我呢,我也會一直陪在哥哥和額娘身邊,咱們一家人永遠在一起。”
喜歡如懿傳之鳳臨天下請大家收藏:()如懿傳之鳳臨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