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有意讓後妃省親的消息,宛如一陣春風,輕輕拂過永壽宮那雕花鏤空的窗欞,帶來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息。此時,懷孕已八個月的皇貴妃馨瀾,身著一襲織金繡鳳的華服,那隆起的腹部如同初升的太陽,散發著母性的光輝。她斜靠在鑲嵌著珠寶的榻上,眼神中既有期待也有深思,仿佛能洞察出這消息背後的層層迷霧。
“璟清、林黛玉、永瑚,”馨瀾輕輕開口,聲音柔和而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威嚴,“你們幾個,可曾琢磨過皇上讓嬪妃省親這背後的意思?”言罷,她的目光逐一掠過三人,似乎想從他們的反應中捕捉到些什麼。
璟清,那位溫婉如玉的少女,聞言微微蹙眉,眼中閃過一絲疑惑。她輕撫著身旁的繡花錦緞,沉吟片刻後說道:“皇阿瑪此舉,看似是對後宮嬪妃的恩寵,實則卻可能暗藏玄機。或許,皇上想借此機會,考察後宮諸人的心性品德,又或許,是想借此平衡後宮的勢力。”她的言辭中透露出幾分睿智與成熟。
林黛玉,那位才情出眾敏感多愁的女子,此刻卻顯得有些沉默。她低垂眼眸,手指輕輕摩挲著手中的茶杯,仿佛在那光滑的瓷麵上尋找著答案。“娘娘我覺得,皇上此舉或許與朝堂的局勢有關。”她終於開口,聲音細若遊絲,“近年來,邊疆戰事不斷,國庫空虛,皇上或許想借此機會,讓後宮的嬪妃們各自回娘家,籌集些銀兩以充軍資。”她的猜測中透露出幾分對時局的擔憂。
永瑚,作為皇貴妃馨瀾的嫡子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幾分沉穩與睿智。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窗外那棵挺拔的鬆柏,沉聲道:“無論是何種原因,這省親之事都非同小可。它不僅是後宮的一次大變動,更可能牽扯到朝堂的局勢。我們必須要謹慎應對,不可掉以輕心。”他的言辭中透露出幾分對未來的憂慮與警醒。
馨瀾輕笑一聲,那笑聲中既帶著幾分無奈,又藏著幾分對帝王心術的洞悉。“咱們這個皇上帝王心術如火純青,現在大軍征伐漠北,國庫估計都快空了。這個時候讓嬪妃省親,看似是恩寵,實則卻是一石二鳥之計。”
璟清公主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憂慮,她輕聲說道:“母妃,皇上此舉怕是想要借省親之名,從各大家族中籌集軍資,以解國庫之困。隻是這樣一來,後宮怕是要掀起一場風波了。”
林黛玉也點了點頭,神色凝重。“公主所言極是。各大家族為了自身利益,定會爭相表現,甚至可能不惜一切代價來爭取皇上的青睞。這樣一來,後宮的平靜怕是要被打破了。”
馨瀾輕笑一聲,那笑聲中帶著幾分睿智與從容,仿佛已經洞察了一切。“聰明的嬪妃都不會參與省親一事,沒看到我和舒貴妃、昭貴妃都沒有動嗎?”她的話語中透露出了對宮中局勢的深刻理解,以及對自身立場的堅定。
璟清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但很快便明白了母妃的用意。“母妃,您是說,此次省親其實是一個陷阱?”
馨瀾輕輕搖了搖頭,目光中閃爍著深邃的光芒。“陷阱談不上,但確實是一個考驗。皇上此時讓嬪妃省親,看似是恩寵,實則暗藏玄機。國庫空虛,大軍征伐漠北,正是需要用錢之際。皇上此舉,無疑是在試探各家族的態度與實力。”
林黛玉在一旁靜靜地聽著,心中也不禁為皇上的深沉心思所折服,同時也有幾分擔憂。“貴妃娘娘,那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既不參與省親,又要如何向皇上表明我們的立場?”
馨瀾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讚賞。“黛玉問得好。我們不參與省親,並非是對皇上的不敬,而是有我們的考量。一來,我們不想在這個時候給皇上添亂,畢竟國庫空虛,我們若是大肆操辦省親之事,無疑會給皇上帶來更大的壓力;二來,我們也不想成為眾矢之的,省親之事必然會引起各家族的暗中較量,我們何必去趟這趟渾水呢?”
說著,馨瀾的目光變得堅定而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一般。“我們雖不直接參與省親之事,但也不能讓皇上覺得我們心懷異誌。靖國公出征在外,他的嫡長子承旭又隨傅恒出征,毓銘留在靖國公府,這正是我們表明立場的好時機。永瑚,你去一趟靖國公府,取三萬銀票來。”
永瑚聰明伶俐,一聽便知他額娘的意思,眼中閃過一絲明悟。“額娘,你是準備讓靖國公府代為捐獻一部分軍資,以此來表明我們對皇上的忠誠與支持,對嗎?”
皇貴妃馨瀾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欣慰也有讚賞。“不僅僅是靖國公府,而是整個佟佳氏一族。包括你,璟清,還有永瑚,我們三個人都要有所表示。永瑚,這個時候不向你皇阿瑪表忠心,豈不是蠢嗎?”
永瑚聞言,心中頓時明悟,仿佛有一扇窗被猛然推開,讓原本朦朧的前路變得清晰起來。他深知,在這宮廷的深處,每一步都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可能跌入萬劫不複的深淵。而此刻,正是他們展示忠誠與立場,穩固家族地位的絕佳時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恭敬地答道,語氣中充滿了堅定與決心:“額娘放心,孩兒知道該怎麼做了。我會親自去靖國公府,將銀票取來,並妥善處置。不過,關於銀票的呈送,孩兒認為不宜在早朝之時當著滿朝文武的麵給皇阿瑪,那樣太過張揚,反而可能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馨瀾皇貴妃聞言,微微頷首,眼中的讚賞之色更濃。她深知永瑚的聰明才智和深思熟慮,也明白他為何會提出這樣的建議。她輕聲細語地說道:“永瑚,你說得對。銀票之事確實不宜張揚,我們得小心行事。你取回銀票後,就與璟清一同前往養心殿,私底下交給你皇阿瑪。那裡商議朝事的都是你皇阿瑪的心腹,他們自然會明白我們的用意,也會替我們保守秘密。”
說到這裡,馨瀾皇貴妃的眼中閃過一絲睿智的光芒,她輕輕拍了拍永瑚的肩膀,語氣中帶著幾分期許:“永瑚,你身為皇上的嫡子,雖然年紀尚幼,但你的每一個舉動,都可能影響到皇上的心意。此次省親之事,正是你展示自己能力,向皇上表忠心的好機會。你聯絡一下永琮,讓他也準備一份心意,與你一同交給皇上。記住,這份心意不僅要體現你的忠誠,更要展示你的智慧與遠見。”
接著,她的目光轉向了璟清,那笑容中充滿了溫柔與信任:“璟清,你與拉旺多爾濟、和敬公主交情深厚,此次便由你出麵,聯係他們二人。讓他們也準備一些銀票、珠寶首飾之類的,向皇上表達他們的忠心。他們身為蒙古親王與公主,此舉能彰顯他們的誠意。
璟清聞言,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她恭敬地答道:“母妃放心,孩兒定不負所托。我會儘快與拉旺多爾濟、和敬公主取得聯係,讓他們也參與到這件大事中來,共同為家族的未來而努力。”
馨瀾皇貴妃看著璟清與永瑚那充滿鬥誌的眼神,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欣慰之情。她輕聲說道:“永瑚啊,你可知這太子之位,並非輕易可得之物。它不僅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責任與擔當的體現。你需得明白,在這紫禁城內,每一步都需走得小心翼翼,每一個決定都可能影響你未來的命運。
如今,省親之事便是一個絕佳的契機,一個能讓你在皇上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機會。你務必要把握住,用你的智慧與行動,去證明你比任何人都更適合那個位置。”
永瑚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堅定與決心,他緊緊握住拳頭,仿佛要將所有的力量都凝聚在這一刻。“母妃,孩兒明白。我一定會竭儘全力,不讓您失望。我會讓皇上看到,我永瑚,才是那個能夠承擔起大清未來重擔的人。”
馨瀾皇貴妃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滿意的微笑,那笑容中既有欣慰也有期待。她輕輕拍了拍永瑚的肩膀,仿佛是在給予他無儘的力量與勇氣。“好孩子,去吧。記住,無論何時何地,都要保持冷靜與理智,用你的頭腦去思考問題,用你的行動去證明自己。”
隨後,永瑚便匆匆離去,前往靖國公府取銀票,而璟清則開始忙碌地聯係拉旺多爾濟與和敬公主。林黛玉在一旁默默地看著這一切,心中不禁暗自感歎皇貴妃的深謀遠慮與睿智決斷。
幾日後,當永瑚與璟清帶著各方準備好的財物走進養心殿時,皇上的眼中閃過一絲訝異與滿意。他接過那些沉甸甸的銀票與珠寶,仔細端詳著,嘴角不禁勾起一抹笑意:“好,好!你們二人此次做得很好,不僅體現了你們的忠誠之心,更展示了你們的能力與智慧。朕很欣慰。”
永瑚和璟清跪在皇上麵前,接受著皇上的誇讚,心中也充滿了激動與喜悅。他們明白,這次的成功不僅僅是對他們個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對整個佟佳氏一族的榮耀。
“永瑚,你做得很好。”皇上看著永瑚,眼中閃爍著讚賞的光芒,“你不僅聰明伶俐,更有著一顆忠誠的心。朕很欣慰。”
永琮也按照永瑚的吩咐,獻上了自己精心準備的財物。皇上看著這個嫡子如此懂事,心中更是歡喜不已,龍顏大悅之下,對永琮也多了幾分賞識與期待。
永琮聞言,心中一暖,連忙磕頭謝恩:“謝皇阿瑪誇讚,兒臣隻是儘了自己的一份力。”
說著,皇上的目光溫柔地轉向了站在一旁的永琮,那眼神中滿是慈愛與期許,仿佛在看著自己親手栽種的一株幼苗,正茁壯成長,心中充滿了欣慰與驕傲。
“永琮,你也來了。”皇上的聲音溫和而充滿威嚴,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千鈞之力,砸在永琮的心頭,讓他不禁有些激動。“朕很高興看到你這麼懂事,能夠主動為朕分憂。你年紀雖小,但心智卻頗為成熟,頗有朕當年之風範。”
永琮聞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眼眶也有些微微濕潤。他深知,皇上的誇讚不僅是對他個人的肯定,更是對他整個家族的榮耀。他恭敬地跪在地上,磕頭謝恩:“兒臣多謝皇阿瑪誇讚,定不負皇阿瑪期望,努力學習,為朝廷效力。”
皇上看著永琮那堅定的眼神與誠懇的態度,心中更是滿意。他沉吟片刻,然後緩緩開口:“傳旨,哲郡王永琮入戶部學習。戶部乃朝廷之錢袋子,責任重大。你此去定要虛心向學,勤勉做事,為朕管好這個錢袋子。”
永琮聞言,心中一震。他知道,入戶部學習不僅是對他能力的一次考驗,更是他未來能否在朝廷中站穩腳跟的關鍵一步。他再次磕頭謝恩,聲音中帶著幾分堅定與決心:“兒臣遵旨,定當竭儘全力,不負皇阿瑪重托。”
而拉旺多爾濟與和敬公主的心意,也讓皇上感受到了蒙古方麵的支持與友好。他深知,佟佳氏一族此次不僅是在向自己表忠心,更是在為朝廷的穩定與繁榮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因此,他對佟佳氏一族也更加信任與倚重。
就這樣,佟佳氏一族通過這次表忠心之舉,在皇上心中的地位更加穩固了。而永瑚與璟清也在這場風波中,逐漸成長為了能夠獨當一麵的棟梁之才。
喜歡如懿傳之鳳臨天下請大家收藏:()如懿傳之鳳臨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