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灣海麵,聯合帝國“鎮海”號戰列艦的探照燈掃過英國“皇家橡樹”號巡洋艦的甲板。兩艦相距不足500米,炮口黑洞洞地互指對方。聯合帝國海軍少將王遠在指揮室裡攥著電報,上麵是李光的命令:“如英艦阻攔運油船,立即開火。”
“報告!英艦發來信號,要求我們退出波斯灣海域。”通訊官話音未落,王遠拍著桌子吼道:“回複他們,聯合帝國轄地事務輪不到英國人插手!把三號、四號炮塔轉向英艦!”
與此同時,德裡紅堡的作戰室裡,威廉二世盯著地圖上不斷移動的艦隊標識。“埃利姆伯爵的艦隊到哪了?”他問。
“已經抵達霍爾木茲海峽,陛下。”喬治亞公爵回答,“不過英國外交部發來急電,警告我們不要刺激聯合帝國。”
“英國人就會說漂亮話!”威廉二世一拳砸在桌上,“告訴埃利姆,見到聯合帝國商船就扣下,就說是‘協助波斯平亂’。”
聖彼得堡冬宮,拉姆斯多夫拿著密電匆匆走進書房:“陛下,庫羅帕特金報告,聯合帝國和英國艦隊對峙,我們是否要介入?”
尼古拉二世合上《波斯鐵路建設報告》:“讓庫羅帕特金按兵不動。通知他,把武器悄悄賣給波斯義勇軍,最好是能打到英印軍和聯合帝國軍隊的重武器。”
德黑蘭北部山區的營地,禮薩·汗展開從俄軍那裡搞到的地圖。“英國人控製著東部港口,聯合帝國守住西部油田,俄國人卡住北方鐵路。”他對副官阿裡說,“但他們的補給線都要經過中部平原。”
阿裡指著地圖上的幾個紅點:“我們的人已經聯絡了當地部落,隻要炸毀這幾座橋梁,三國軍隊的後勤都會出問題。”
“乾得好。”禮薩·汗點頭,“另外派人去見三國司令,就說我願意談判,但前提是他們各自後撤30公裡。”
帝都首相府,李光召開緊急內閣會議。“南方黨在議會提出議案,要求通過和平談判解決波斯問題。”陳宏斌彙報,“周伯宜公開指責我們‘濫用武力,損害帝國國際形象’。”
“哼,他們倒是會撿現成的。”李光把雪茄按滅在煙灰缸裡,“通知王遠,艦隊繼續施壓,但不要先開火。讓張彪放出消息,說隻要英國和俄國撤軍,聯合帝國願意減免波斯的石油債務。”
倫敦唐寧街10號,英國首相亞瑟·貝爾福看著波斯局勢報告,眉頭緊鎖。“印度帝國把事情鬨大了。”他對海軍大臣約翰·費舍爾說,“威廉二世根本不聽招呼,現在聯合帝國艦隊壓境,我們不能輕易開戰。”
費舍爾翻著文件:“首相,海軍部建議讓印度帝國艦隊後撤,避免直接衝突。但波斯的利益......”
“讓喬治亞公爵來倫敦一趟。”貝爾福打斷他,“得讓威廉二世明白,英國才是話事人。”
波斯中部,一座被炸斷的橋梁旁,三國軍隊對峙著。張彪、威爾遜和庫羅帕特金站在臨時搭建的帳篷裡。
“禮薩·汗要求我們後撤,簡直是笑話!”威爾遜說道。
張彪冷笑:“不如我們先解決暴徒,再談勢力範圍?我從帝都調來兩個炮兵團,足夠把他們的營地轟平。”
庫羅帕特金搖頭:“我的情報顯示,他們得到了新式火炮,很可能是俄國提供的。”他故意頓了頓,觀察另外兩人的反應。
“夠了!”張彪拍桌子,“這樣耗下去對誰都沒好處。我提議,各自讓出一部分地盤,給波斯人一個‘自治政府’,實際控製權還在我們手裡。”
威爾遜和庫羅帕特金對視一眼,都在盤算其中利弊。就在這時,一名士兵衝進帳篷:“報告!波斯義勇軍襲擊了我們的補給車隊!”
禮薩·汗的營地內,阿裡興奮地報告:“炸掉了12輛運糧車,繳獲了不少武器!三國軍隊已經開始互相指責對方故意放水。”
“繼續襲擾他們的補給線。”禮薩·汗說,“同時派人去見三國的外交官,就說隻要他們願意和談,波斯可以保證他們現有的經濟利益。”
德裡紅堡,威廉二世暴跳如雷:“英國內閣居然要求我們撤軍?喬治亞公爵,立刻給貝爾福發電報,就說印度帝國絕不退讓!”
“陛下,我們的補給也出現問題。”喬治亞提醒,“福爾摩斯侯爵說,繼續對峙下去,財政部撐不了三個月。”
“那就讓埃利姆伯爵在海上搞點小動作,劫持聯合帝國的商船!”威廉二世咆哮著,“我倒要看看,李光敢不敢先動手!”
喜歡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請大家收藏:()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