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倫敦奧運會(八)_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 > 第239章 倫敦奧運會(八)

第239章 倫敦奧運會(八)(1 / 1)

華盛頓國務院的橡木會議室裡,窗簾拉得嚴嚴實實,隻有穹頂吊燈的光線落在鋪著綠呢桌布的長桌上。國務卿伊萊休·羅脫捏著剛打印好的聲明稿,指節因用力而發白——稿紙右上角的時鐘顯示上午10點整,距離紐約州的競選集會開始還有3小時,共和黨候選人威廉·塔夫脫的專列已經在車站待命。

“諸位記者,還有各國使節,”羅脫的聲音透過黃銅麥克風傳遍房間,他特意放緩語速,讓每個詞都清晰可辨,“關於我國選手揚·科紮克在倫敦奧運會雕塑比賽中的作品,美國政府在此聲明:這完全是個人行為,與美國政府無關。”他舉起聲明稿,上麵的“美國國務院”印章鮮紅刺眼,“科紮克先生作為波蘭裔移民,其創作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反映美國的外交政策——我們尊重各國皇室與政府,始終致力於維護國際友好關係。”

坐在前排的奧匈駐美大使利奧波德·馮·貝希托爾德“嗤”地笑出了聲,手裡的咖啡勺在骨瓷杯裡攪出漩渦:“羅脫先生,這話騙得了誰?科紮克的雕像把弗朗茨·約瑟夫陛下的權杖雕成缺角的,難道不是你們報紙上天天說的‘奧匈帝國在波斯尼亞不得人心’?”他掏出一份《紐約時報》,上麵刊登著波斯尼亞人抗議的照片,“你們的媒體天天報道這些,現在說‘與政府無關’?”

羅脫沒接話,隻是朝身後的助理點頭。助理立刻展開一份文件,上麵是科紮克的移民檔案:“科紮克先生1880年從俄屬波蘭移民美國,現居芝加哥,職業是石雕工匠,從未接受過政府任何資助。”他指著檔案裡的納稅記錄,“他的工作室靠承接教堂雕塑維生,這次參加奧運會是自費——美國是自由國家,公民有權表達個人看法,但這絕不等於政府立場。”

俄國駐美大使羅曼·羅森突然拍了桌子,軍靴在地板上蹭出刺耳的聲響:“自由?把我國沙皇的佩劍刻上勒拿河河道,是對俄國陸軍的侮辱!”他上個月剛向國內發報,說美國鋼鐵公司正和聯合帝國北方黨談合作,要給勒拿河沿岸修鐵路,“你們要是真尊重友好關係,就該禁止這種作品展出!否則,俄國將考慮限製美國小麥進口——去年你們賣給我們的小麥,占了芝加哥糧商30的生意吧?”

這話戳中了美國的軟肋。農業部的密報顯示,中西部的小麥庫存已經堆到了倉庫門口,若俄國加征關稅,至少20家糧商要破產。羅脫的臉色微微變化,卻還是保持鎮定:“羅森大使,美國憲法保障言論自由,政府無權乾涉藝術創作。”他話鋒一轉,“但我們已要求美國奧委會對科紮克進行訓誡,確保類似事件不再發生。另外,美國鋼鐵公司願意給俄國的西伯利亞鐵路項目打折5,用實際行動證明友好。”

德國駐美大使海因裡希·馮·斯特恩堡冷笑一聲,手裡把玩著克虜伯公司的鋼鐵樣本:“打折?科紮克把威廉二世陛下的雕像雕出翅膀裂痕,這是在暗示德意誌帝國會分裂!”他掏出柏林發來的電報,上麵寫著“若美國不處理,將限製美國機械進口”,“你們的福特汽車剛打進德國市場,難道想因為一個石雕匠丟了生意?”

“斯特恩堡大使,”羅脫從抽屜裡拿出福特汽車的出口報表,“去年美國對德出口機械總額1200萬美元,我們當然重視這份生意。”他指著報表上的增長曲線,“但科紮克的作品在德國也有支持者——漢堡的猶太商人昨天還發電報,說這雕像‘反映了歐洲的真實矛盾’。”他頓了頓,語氣軟了下來,“我們可以讓科紮克發表個人道歉,強調‘僅為藝術創作’,這樣大家都有台階下。”

會議室後排,聯合帝國北方黨駐華盛頓代表譚傑明和駐華盛頓大使高明軍南方黨人)低聲嘀咕。譚傑明手裡捏著北方黨總部的電報,上麵說鞍山鋼鐵廠想趁機搶占美國對俄出口份額:“美國人這是怕影響大選。塔夫脫要是丟了俄德移民的選票,肯定贏不了。”高明軍哼了一聲,他剛收到周伯宜的指示,要趁美國分心時,把江南絲綢的對美出口價提高兩成:“最好他們吵得再凶點,南洋黨在呂宋的橡膠就搶不走我們的美國訂單了。”

南洋黨駐華盛頓代表劉本忠也在,他的珊瑚手鐲在記事本上敲出輕響:“羅脫提到猶太商人支持雕像?大衛·陳的海外黨怕是又在背後搞事。”他想起悉尼總部的密報,說海外黨正聯合美國猶太資本,想在澳大利亞聯邦開新銀行,“不管怎樣,美國撇清關係對我們有利——奧匈、俄國、德國忙著跟美國扯皮,就沒人盯著我們在波斯尼亞的橡膠生意了。”

這時,門外傳來喧嘩聲。共和黨候選人塔夫脫的競選經理衝了進來,手裡揮舞著芝加哥的電報:“國務卿先生,不好了!民主黨候選人布萊恩在波蘭裔社區演講,說‘科紮克的雕像說出了被壓迫者的心聲’,現在波蘭裔選民都在喊要支持民主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羅脫的臉瞬間白了。他知道,美國的波蘭裔選民有200多萬,集中在賓夕法尼亞、伊利諾伊等關鍵搖擺州,誰爭取到他們的選票,誰就能拿下大選。“立刻讓科紮克發聲明,”他對助理吼道,“就說‘創作靈感來自曆史資料,無任何政治意圖’!再讓塔夫脫先生去芝加哥的波蘭教堂做禮拜,捐1萬美元修祭壇——快!”

奧匈大使馮·貝希托爾德看著這慌亂的一幕,突然笑了:“原來如此。你們不是怕得罪我們,是怕丟了選票。”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禮服外套,“既然美國政府表了態,奧匈帝國可以‘暫不深究’,但科紮克的雕像必須從展廳撤下。另外,我國在波斯尼亞的紡織廠需要美國的棉花,價格得按去年的標準。”

俄國的羅森大使也跟著站起來,軍靴在地上踩出妥協的節奏:“俄國可以不限製小麥進口,但美國得保證,不再允許媒體報道勒拿河的邊界糾紛。還有,聯合帝國北方黨要是再從你們這兒買鋼鐵,得讓我們過目合同——我們不能讓他們偷偷擴軍。”

德國的斯特恩堡大使最後表態,他把克虜伯的鋼鐵樣本塞進公文包:“德國接受道歉。但美國的機械出口商得明白,以後想跟克虜伯合作,就得離那些‘搞政治雕塑’的人遠點。”他走到門口時,突然回頭,“對了,告訴科紮克,要是他去德國,我可以介紹他給柏林大教堂雕天使——隻要彆雕皇帝就行。”

記者會結束後,羅脫癱坐在椅子上,看著助理擬好的科紮克道歉聲明,上麵寫著“本人創作純屬藝術表達,無意冒犯任何國家與個人”。窗外,民主黨候選人布萊恩的競選海報貼滿了街頭,上麵印著“支持言論自由”的大字,背景是科紮克雕像的模糊剪影。

譚傑明走出國務院時,給北方黨總部發了封電報:“美國為大選妥協,可趁機與俄國談鋼鐵出口,價格比美國高3。”高明軍則給魔都發報:“南方黨可聯合美國猶太商人,繞過德國中間商,直接把絲綢賣到漢堡。”劉本忠的電報更簡單:“南洋聯邦橡膠對波斯尼亞出口,提價5,就說是‘美國事件導致運輸成本上漲’。”

倫敦白城體育場的雕塑展廳裡,工人正給科紮克的三座雕像套上厚帆布。揚·科紮克站在一旁,看著帆布上被雕像輪廓撐起的形狀,突然笑了——他剛收到美國的電報,說民主黨候選人布萊恩要給他捐錢建工作室。“他們說這是個人行為,”他對身邊的塞爾維亞記者說,“可他們的總統候選人,卻把這當成了拉選票的工具。”

記者遞給了他一張美國報紙,頭版是塔夫脫在波蘭教堂做禮拜的照片,副標題寫著“尊重移民文化,維護國際友誼”。科紮克摸了摸雕像底座上自己刻的“真相”二字,低聲說:“不管是誰的行為,這些雕像說的事,總有人要聽。”

大西洋彼岸的美國,競選集會的歡呼聲正此起彼伏。塔夫脫在賓州許諾給波蘭裔社區修學校,布萊恩在芝加哥喊著“反對帝國壓迫”,而國務院的外交官們還在忙著給各國使館發解釋電報。沒人注意到,紐約港的貨輪上,聯合帝國北方黨的鋼鐵、南方黨的絲綢、南洋黨的橡膠正混裝在一起,朝著不同的方向駛去——就像這場由雕像引發的風波,最終都成了各國算計時的籌碼,而那個波蘭裔石雕匠的名字,很快就會被淹沒在大選的喧囂裡。

喜歡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請大家收藏:()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收徒係統,徒弟不太正常咋辦? 華娛:從2009到影視寒冬 從小旗做起,馬踏天下 笑死,他們都說我認錯男友了 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種 文武悍卒 當社恐穿成豪門假少爺 邪門嫡女歸家啦,諫臣老父不諫了 軍旅:我!將門虎子,鎮守邊疆 偽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