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奪之人,霸奪之與。”
荀子目光深邃,神色平和,麵對扶蘇,他的觀點依舊不改。
“王道之君,以禮義治國,關愛百姓,廣施仁德,任用賢能之士,致力於贏得民心。其行事準則為‘行一不義,殺一無罪,而得天下,仁者不為也’。如此,百姓自然心悅誠服,主動歸附,國家方能長治久安,此乃王道之真諦。”
“至於霸道,以實力為基,以信立世。霸者強調以法治國,追求富國強兵,憑借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嚴明的法律製度,使百姓畏懼服從……”
稍作停頓,荀子繼續說道:“就此,秦國的君主一直以來做的都很好。然而,霸道雖能在短期內使國家強大,成就一時霸業,但其本質是以力服人,與王道以德服人的境界相比,稍顯遜色。”
“王道與霸道,雖有區彆,但並非完全對立。”荀子進一步闡釋,“王道以義立,追求的是道德的完善和民心的歸附,是理想的治國之道;霸道以信立,側重於國家實力的增強和秩序的維護。”
“在現實中,若能以王道為根本,兼用霸道之術,在施行仁政的同時,注重國家實力的發展,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治國策略。但需明確,王道為上,霸道次之,切不可本末倒置。”
荀子侃侃而談,對麵的扶蘇看著和旁聽的人一樣,隨著他的話不斷頷首,似在沉思。
可坐在上首的嬴政,隻看著他的背影就知道,這小子在走神。
所以扶蘇的目的不是和荀子論道,那是為了什麼?
“公子以為如何?”
荀子說完,尋求扶蘇的意見。
扶蘇緩緩抬眸,沒有回答,反問道:“先生,天下可是隻有一秦?”
且不說荀子,旁聽的人心中都咯噔了一下,這個問題聽上去有點危險啊,長公子真沒想起來嗎?
眾人忍不住觀察著扶蘇的神情,而扶蘇隻看著荀子。
荀子捋胡子的手一頓,微微頷首回答:“此界隻一秦。”
扶蘇點頭,繼續追問:“秦可為天下?”
聞言,眾人恍然,這才反應過來他在問什麼。
大庭廣眾之下,荀子有種被架住的錯覺,看著對麵年幼的長公子,章台宮論道真的是心大所以沒阻止嗎?
荀子若有所思,忍不住自我反思,哪怕是見過長公子的神異,卻還是不自覺的用看待小孩子的目光看待他。
為此,這一局他被套住的不冤。
荀子並不尷尬,灑脫一笑,當著所有人的麵直接承認:“秦當為天下。”
扶蘇粲然一笑,語氣張揚自信:“那秦國之道即為王道!”
說罷,他一雙墨玉般的瞳孔染上了金色,金光璀璨,眾目睽睽之下,扶蘇盤坐在墊子上,閉上了眼睛,周身繚繞著金光,光芒裡無數文字閃現。
人群忍不住產生騷動,一個接一個站了起來,心潮澎湃的注視著扶蘇。
金色的光芒逐漸擴散,從扶蘇的身上蔓延到章台宮的各個角落,將所有人都包裹在其中,然後飛快的擴散到天空大地。
從秦國到六國,到關外,到草原,金色的光芒像罩子一樣,真的將“天下”都籠罩在內。
然後,所有人的耳邊都響起了那句“秦國之道即為王道”!
待到金光退去,章台宮的眾人還陷在震驚之中時,荀子已經朗聲大笑起來:“哈哈哈有趣有趣,老夫有意為秦王出使六國,秦王意下如何?”
這下,論道眾人震驚的看向荀子了。
“善。”
嬴政與荀子對視了一眼,確定荀子是真心想要助力秦國一統的速度,點頭許可了。
“我能去嗎?”